串串心

更新於 2024/09/2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些人把家當作道場,有的人把職場當作道場,有的人把身體的病痛當作道場,總之,煩惱在哪裡道場就在哪裡。然而,說穿了,不管任何道場,要修的總歸都是這一顆心,是心的作祟,是心在不安穩,我們的心總是可以杜撰很多場景跟自己過不去。一個人的初發心是善,爾後所有的連結也都是善,善感應善。


從前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個清廉的縣太爺治理一縣數十年,勤政愛民、清廉有餘,直到年老返鄉養老,人民都依依不捨。縣老爺帶著妻女返鄉不久即病倒了,然而,家境清寒,沒有多餘的錢延請大夫,女兒憂心忡忡,天天貼身照顧父親寸步不離。有一天清晨,女兒到郊外一處寺廟為父親祈福,她跟住持這樣說,「我父親生病了,我必須照顧他,所以無法天天來禮佛,我要如何才能祈求菩薩加持我的父親呢?」住持跟少女說,在家門口擺香案,誠心祈求一樣能上達天聽。從此,少女每天清晨在門口擺香案祈求菩薩加持不間斷,漸漸的,縣老爺的身體慢慢好了起來。


隔年,鄉裡出了新狀元,狀元母親認為是菩薩加持,於是要他去寺裡燒第一柱香感謝菩薩。狀元一大早到寺裡要燒第一柱香,卻發現已經有人搶先燒香了,他不死心,隔天更早到,一樣有人燒香了,狀元決定夜宿寺裡想要一探究竟。隔日天剛亮,他就看見一位少女虔誠燒香,他便去尋問住持女孩的來歷。住持聽了狀元對女孩長相的描述才恍然大悟,並將女孩為父親祈福的來龍去脈說了一遍。狀元覺得極不可思議,虔誠的心竟然可以穿越時空。深受女孩感動的狀元於是請母親作主,迎娶女孩為妻,退休的縣老爺有一個新科狀元女婿,在鄉里傳為佳話。


這個故事在告訴我們,心走到哪裡,意念就來到哪裡,誠意走到哪裡,願力就飛到哪裡,心誠則靈,心不誠則諸佛不靈。這個故事也在提點我們,一個人若是從一而終都奉行善道,子孫也會依「道」奉行,這個善就會一直延續下去,吸引更多助緣成就我們的善緣。如果縣老爺是個貪官污吏,子孫有樣學樣,有一天縣老爺生病了,子孫漠不關心,只當隨順因緣,更別寄望誰來相助。一顆一顆善良的心串起來就是一串善,願我們都能秉持善良正直的心念做人做事,逆境來時自有天助。


#善良

#真誠

#自助天助

    avatar-img
    50會員
    1.1K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柳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阿珠的先生做鷹架,常常要爬高,有一天臨時受邀做一個小工程,一隻腳沒有踩穩,從高處落地,當場離苦得樂。那一年阿珠才三十七歲。先生走了,阿珠扛起責任養家,一樣在工地做粗工,用身體磨生活賺新台幣。 阿珠每天早出晚歸,有一天,工地缺材料休息一天,她便上市場買菜,看見一群人在市場進進出出,阿珠天性愛熱鬧
    身而為人,每個人都有很多不得不承擔的責任,很多不得已的苦衷,很多無解的答案,以及無解的緣份,如果我們能夠反求諸己,善解一切違緣,也許就能找到生命的方向,為不如意的生命歷程求得解答。 有一位老太太,大兒子不小心接觸毒品,從此吸毒吸到頭腦當機,要不到錢買毒就生氣砸傢俱砸門窗,甚至有一次毒癮發作痛苦
    六十六歲的阿元老當益壯,平時喜歡騎運動腳踏車上山下海,自從有了孫子,他不再上山下海了,只在城市的周邊空地快樂的騎,因為他的身後永遠跟著兩個孫子,一個十五歲、一個十二歲,亦步亦趨。 阿元四十歲那一年就投入公益了,他跟著志工去訪貧或賑災,負責拍照攝影和記錄,阿元原本也不懂拍攝技巧,為了志業,只好硬
    老智者說,福的表現方式有很多種,不一定都以金錢或是有形物質呈現,更多時候是無形的知識或頓悟,或是遇到一個足以扭轉我們執念的善知識,進而改變習氣,替自己的晚年積累福德。 有一個女人,一個錢打二十四個結,賺一元花兩角的那種省法,她的心願就是早日存錢買店面,老了以後出租,晚年生活就不用愁了。女人為了
    所謂的快樂,其實都是轉念來的,真實的人生,苦總比甜多。物質的快樂很短暫,欣喜一天、兩天,第三天快樂就遞減了,一個星期後就覺得沒有那麼開心了。有的人遭遇悲苦,比如失去打拼一生的家產或是失去至親,轉念之後輕輕放下,化悲憤為力量,就能產生快樂的能量,繼續與生活搏鬥,繼續對生活盼望。與其寄望追求物質的滿足,
    阿珠的先生做鷹架,常常要爬高,有一天臨時受邀做一個小工程,一隻腳沒有踩穩,從高處落地,當場離苦得樂。那一年阿珠才三十七歲。先生走了,阿珠扛起責任養家,一樣在工地做粗工,用身體磨生活賺新台幣。 阿珠每天早出晚歸,有一天,工地缺材料休息一天,她便上市場買菜,看見一群人在市場進進出出,阿珠天性愛熱鬧
    身而為人,每個人都有很多不得不承擔的責任,很多不得已的苦衷,很多無解的答案,以及無解的緣份,如果我們能夠反求諸己,善解一切違緣,也許就能找到生命的方向,為不如意的生命歷程求得解答。 有一位老太太,大兒子不小心接觸毒品,從此吸毒吸到頭腦當機,要不到錢買毒就生氣砸傢俱砸門窗,甚至有一次毒癮發作痛苦
    六十六歲的阿元老當益壯,平時喜歡騎運動腳踏車上山下海,自從有了孫子,他不再上山下海了,只在城市的周邊空地快樂的騎,因為他的身後永遠跟著兩個孫子,一個十五歲、一個十二歲,亦步亦趨。 阿元四十歲那一年就投入公益了,他跟著志工去訪貧或賑災,負責拍照攝影和記錄,阿元原本也不懂拍攝技巧,為了志業,只好硬
    老智者說,福的表現方式有很多種,不一定都以金錢或是有形物質呈現,更多時候是無形的知識或頓悟,或是遇到一個足以扭轉我們執念的善知識,進而改變習氣,替自己的晚年積累福德。 有一個女人,一個錢打二十四個結,賺一元花兩角的那種省法,她的心願就是早日存錢買店面,老了以後出租,晚年生活就不用愁了。女人為了
    所謂的快樂,其實都是轉念來的,真實的人生,苦總比甜多。物質的快樂很短暫,欣喜一天、兩天,第三天快樂就遞減了,一個星期後就覺得沒有那麼開心了。有的人遭遇悲苦,比如失去打拼一生的家產或是失去至親,轉念之後輕輕放下,化悲憤為力量,就能產生快樂的能量,繼續與生活搏鬥,繼續對生活盼望。與其寄望追求物質的滿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貴在和樂相處, 人與人之間病在獨行獨斷。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喜》
    Thumbnail
    明白因緣的來龍去脈,就知道如何善解一切不好的緣份。一個人只要能善解就不會瞋怒、不會埋怨,也不會怪東怪西怪別人怪命運。「善解」是生命的良藥,苦口婆心,能解救溺水邊緣的人,也能讓春光無限的人更懂得誠懇與謙卑。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從前有一個書生叫屈師,閒來無事到河邊散步,有一天,屈師走到大海銜接的
    Thumbnail
    世間上沒有小人物,只要發大心,就是大人物; 世間上沒有大問題,只要虛其心,就沒大不了。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願》
    Thumbnail
    每個人的心量不一,有的人深似海,有的人如一口井,有的人只盛得起一個碗,有的人則以盤子計,心量越深廣,福緣就越深不可測,老一輩人都說,做人但憑良心,這個良心指的是道德,越純良就越往佛性的方向,越純惡就越往魔性的方向。好壞都在我們自己的一念心,厚德、薄福也掐在我們的指縫間。 有一個中年男子,童孩時
    今生許或是緣淺,無法跟許多人同處一室,一壼茶、一杯酒、一根煙,𣈱談彼此的所見、所聞、所思。然而可以在文筆間相逢,已是百年修得同船渡的機緣。所以對於如何宣傳自己?真的有一點淡。千年古渡頭,總有同時泊岸的時刻! 寫作,抒發的是心頭角落的塵埃,寫完了心就靜了。誰看到?誰有著相同的感觸?弘一法師說的好:
    Thumbnail
    邊有一些朋友,一心嚮往清淨,縱然有心修行,礙於白天要工作,只能利用下班時間或是假日在家誦經念咒。枯竭的心靈要用經典來澆灌,使心靈恢復生機、悟無常開智慧。不過更重要的是走出去,用雙手雙腳行一段經典裡的義理,佛法不是坐在椅子上光讀不練,先熟記於心,然後活用於日常。 有一位太太,聽老師父說要多做善事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貴在和樂相處, 人與人之間病在獨行獨斷。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喜》
    Thumbnail
    明白因緣的來龍去脈,就知道如何善解一切不好的緣份。一個人只要能善解就不會瞋怒、不會埋怨,也不會怪東怪西怪別人怪命運。「善解」是生命的良藥,苦口婆心,能解救溺水邊緣的人,也能讓春光無限的人更懂得誠懇與謙卑。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從前有一個書生叫屈師,閒來無事到河邊散步,有一天,屈師走到大海銜接的
    Thumbnail
    世間上沒有小人物,只要發大心,就是大人物; 世間上沒有大問題,只要虛其心,就沒大不了。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願》
    Thumbnail
    每個人的心量不一,有的人深似海,有的人如一口井,有的人只盛得起一個碗,有的人則以盤子計,心量越深廣,福緣就越深不可測,老一輩人都說,做人但憑良心,這個良心指的是道德,越純良就越往佛性的方向,越純惡就越往魔性的方向。好壞都在我們自己的一念心,厚德、薄福也掐在我們的指縫間。 有一個中年男子,童孩時
    今生許或是緣淺,無法跟許多人同處一室,一壼茶、一杯酒、一根煙,𣈱談彼此的所見、所聞、所思。然而可以在文筆間相逢,已是百年修得同船渡的機緣。所以對於如何宣傳自己?真的有一點淡。千年古渡頭,總有同時泊岸的時刻! 寫作,抒發的是心頭角落的塵埃,寫完了心就靜了。誰看到?誰有著相同的感觸?弘一法師說的好:
    Thumbnail
    邊有一些朋友,一心嚮往清淨,縱然有心修行,礙於白天要工作,只能利用下班時間或是假日在家誦經念咒。枯竭的心靈要用經典來澆灌,使心靈恢復生機、悟無常開智慧。不過更重要的是走出去,用雙手雙腳行一段經典裡的義理,佛法不是坐在椅子上光讀不練,先熟記於心,然後活用於日常。 有一位太太,聽老師父說要多做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