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念週記—新世界的體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週大家的目光關注在山陀兒身上不少。這孩子在徒步環島,一天走不了幾公里,走累了還要休息喘口大氣,所以光在南部,他走了好幾天。

      今年從夏天到現在,拿觀光簽證來台灣旅遊的颱風也就兩個,七月底的凱米,還有現在的山陀兒,他們兩個都讓南部放了幾天的颱風假。一點都不像他們的前輩,走快閃路線,放假一天之後,隔天要不就是雨過天晴,最多也是下點小雨,點到為止。

raw-image

      不知道大家放颱風假都作些什麼呢?

      所長最近正在做個新體驗,這個新體驗超乎於過去所有的經驗值。最近到一個康復之家帶領課程。這個康復之家收容的多數是有精神疾患的住民,他們在那裡接受訓練,準備回到社會。「康復之家」像是太空站,太空人先在那裡準備,等到各方條件允許,他們再從外太空回到地球。

      這個族群可不是所長平常會接觸到的族群。這週的第一次接觸,也只是和他們建立關係,透過一些互動性的活動,讓他們認識我,也讓我適應一下他們。

      經過這次的接觸後,所長有些觸動,跟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在沒有真實的經驗之前,所有冠冕堂皇的宣告,都是一種完美的想像。真的,所長也會想說,要保持平等的態度對待他們,但是等到活動結束離開後,自己靜下心來回想整個過程,所長必須說,要不帶偏見地與他們互動,對自己而言真的很難做到。

      在活動的過程中,總有各種偏見出現,自己必須保持專注,甚至連臉部肌肉、眼神的對視,都要很有覺察力。深怕一個不小心,會讓對方感到自己在內心對他們的偏見。不過,也有可能他們其實已經發現了也說不定。

      其次,即便已經有過接觸,自己還是不知道該如何拿捏與他們的界線。人與人之間保持適當的界線,是對彼此的尊重,但是面對住民們,只覺得該與他們保持著遠遠的距離,別讓他們過於靠近自己。於是,上完課一離開教室,立刻脫下老師的面具,內心完全不想與他們有更多的接觸或互動。這樣的狀態與在據點上課,或上工作坊的課有相當大的不同。

raw-image

      所以現在的所長還做不到平等地看待住民,觀察他們的行為時,自己是帶著有色眼鏡,腦中會不斷出現批判他們的想法,而且互動一階數,忍不住想快一點離開現場,不想再有更多互動或者接觸。

      除了反應之外,想法也有不同。以前會很主觀地認為,如果一個人的生命會在轉彎時翻車,一定是他遇到什麼問題,因此只要解決問題,一切都可以改變,這個人也可以再度回到原本的道路中。

      但是現在的自己不會再那麼主觀了,至少明白這些人有太多自己不知道的生命故事,因此不必要下任何判斷,只要專注當下與他們的互動即可,至於是否給予更多的什麼,就不是所長的能力範圍內。所長似乎放下了想要解救眾人的聖母情節。

raw-image

      這次的體驗,不是跳離同溫層而已,而是去到另一個世界,在那個世界裡,所長就是外來客,沒什麼資格去下任何的評價,只能說他們與自己有很大的不同。

      這個體驗還會再持續幾週吧!所長其實不知道這中間自己會有哪些轉變,只能在每一次的互動之後慢慢覺察。

      千萬別以為所長很大愛,不是這樣喔!

      所長其實是有私心的,這只是在拓展不同的經驗,發掘不同的故事,雖然他們的故事所長不會寫出來,但是這是增加生命厚度的好機會。而且所長也不認為自己對他們到底能有什麼幫助,甚至認為不該用「給予幫助」這種說法,因為這樣的說法,表示自己是高高在上,他們是低低在下。沒有,所長不知道自己的應對方式是否適當,也有很多地方必須學習。總之,在還沒進入之前,所有原本高大上的想法,都是理想完美的想像,進入之後,才真實地發現自己無法做到的部分,實在是太多了。

      本週在颱風假之前,所長做完了這件事之後,就回到家躲颱風了。山陀兒的到訪,對大家的生活不知道有什麼影響?這幾天南部下的雨挺多,氣溫降低許多,感覺涼爽不少,掃掉了燠熱的天氣所帶來的不適。總之希望颱風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祝福大家週末放假愉快。

*****

#人類圖 #親子溝通 #書寫療癒

「搞懂孩子的人生設計圖,搞定孩子的等一下!為什麼?我不要」
課程聚焦:從「人類圖」認識孩子的獨特設計,透過自由書寫的釋放教養孩子的壓力。歡迎報名:👉https://forms.gle/krTXWnMAahgkrCbK7 

「我們與壓力的距離」
課程聚焦:「人類圖」壓力中心的認識,自由書寫的療癒。

台中場
歡迎報名:👉https://forms.gle/WfhKGuVDJmW1fnEe6

台北場
歡迎報名:👉https://forms.gle/RygACxaBwXeQk8bY6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寧閱療癒工作坊
23會員
334內容數
生活中的故事,故事中的發現
寧閱療癒工作坊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完成「人類圖和精油御守」工作坊後,再次體認到,作為顯示生產者,不該主動發起,而是要等待有回應的行動。過去我總因為不信邪或太心急而不斷主動出擊,結果總是滿懷希望開始、最後疲憊收場。這次,臣服於自己的設計,理解了生產者的挫敗感是什麼樣的滋味,不是書上說的算,親身經歷過,才懂得「回應」的真正力量。
Thumbnail
2025/04/25
完成「人類圖和精油御守」工作坊後,再次體認到,作為顯示生產者,不該主動發起,而是要等待有回應的行動。過去我總因為不信邪或太心急而不斷主動出擊,結果總是滿懷希望開始、最後疲憊收場。這次,臣服於自己的設計,理解了生產者的挫敗感是什麼樣的滋味,不是書上說的算,親身經歷過,才懂得「回應」的真正力量。
Thumbnail
2025/04/18
 受到《走路的人,河正宇》一書的啟發,展開一場徒步環島的初步嘗試。從隨興漫步到實地測試體力,過程充滿趣味與挑戰,並以應對突發情況(如規劃路線與生理需求)為主軸。最終,三小時的徒步經歷讓作者認識到環島夢想的可行性,但也意識到體力與準備的不足,立志在未來加強訓練,期待天涼時的正式啟程。
Thumbnail
2025/04/18
 受到《走路的人,河正宇》一書的啟發,展開一場徒步環島的初步嘗試。從隨興漫步到實地測試體力,過程充滿趣味與挑戰,並以應對突發情況(如規劃路線與生理需求)為主軸。最終,三小時的徒步經歷讓作者認識到環島夢想的可行性,但也意識到體力與準備的不足,立志在未來加強訓練,期待天涼時的正式啟程。
Thumbnail
2025/04/11
今年冬天難得吃到小蕃茄,才意識到過去長輩每年固定分享的豐收其實是種珍貴的情分。這份曾被視為理所當然的好意,在缺席後才讓人深刻體會到自己過往的疏忽與不知感恩。藉此提醒自己,:再平凡的付出都值得感謝,尤其是來自熟悉的人,更應好好珍惜,不將情分視為理所當然。
Thumbnail
2025/04/11
今年冬天難得吃到小蕃茄,才意識到過去長輩每年固定分享的豐收其實是種珍貴的情分。這份曾被視為理所當然的好意,在缺席後才讓人深刻體會到自己過往的疏忽與不知感恩。藉此提醒自己,:再平凡的付出都值得感謝,尤其是來自熟悉的人,更應好好珍惜,不將情分視為理所當然。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