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晚了好幾天,但還是要碎念一下,完成「人類圖和精油御守」後的感受與想法。

每次開課,我都會對自己在活動中的狀態,有一些覺察與發現,這次也不例外。經過這次的工作坊,算是深刻感受到作為「顯示生產者」,做有回應的事與做自己主動發起的事之間,究竟有怎樣的差別。
生產者不適合主動發起的類型,只不過我真的很常做主動發起這件事。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原因一,不信邪。世界上哪有這種事,一定要做自己有回應的事,才不會讓自己感到挫折連連;原因二,太心急,太害怕。萬一都沒有人來問我,那那那我不就永遠都沒有機會出頭天了嗎?運氣靠自己創造,機會要自己爭取,主動一點應該不會有錯吧!於是,我不斷努力發起,每次的發起,一開始都滿懷著希望,希望事情順利圓滿,但是一次又一次的嘗試,最後的結果卻是無力繼續為多,心想事成為少,真的會好傷心!
最後終於臣服,作為一個顯示生產者,就別再發起了吧!

經過這麼多次的事件後,算是知道了,生產者的挫敗感原來是這樣的感受。我並沒有一開始就相信,只是有了多到不能再多的體驗之後,才開始學乖。就如同人類圖祖師爺拉所說的一句話:「不要相信我所說,你要親身嘗試。」
唉~書上的知識頂多只能算是資訊,看了再多的書,也只是知道了很多的資訊,只不過這些資訊真的沒啥用處,頂多就是和別人聊天的時候,多一點話題罷了。只有身心也感受到了,這些資訊才慢慢轉成為知識,而且是有溫度的知識,不再只是冷冰冰的資訊了。
於是經過這次工作坊,我終於願意放下發起的衝動。當天有學員問我,如果生產者只能等待回應,萬一都沒有人問的話,那該怎麼辦才好呢?
這個問題問得真好,我自己就是也有相同的疑問,所以才會不斷地發起,不是嗎?現在我用兩個朋友的真實例子來回答。
首先,作為生產者,磨好自己能力是有必要的,所以請培養好自己的專業;其次讓別人看到自己的能力也是必要的,因此請與人保持連結,別把自己關起來,這樣人家是看不到我們的能力,就不會來問我們,也就沒有是否回應的機會了。
就像,當天的另一個講師Dorpha老師說,通常是別人跟她邀課,這樣課就能開成,如果是她自己主動開課,無法開成的機會比較大。
Dorpha老師是一個生產者,她對精油、能量、瑜伽等身心靈相關的主題都有研究,而且她上課時的口條清晰,深入淺出,又有實際的活動體驗配合,她的課程整體來說就是主打一個含金量高,豐富有趣的風格。雖然在人類圖的領域中,她算是一個小白,卻依然可以明顯地感受到,當生產者主動發起時,結果很難盡如人意的挫折。
另一個例子是當天的一個學員。她喜歡自己手作飾品,一開始只是她個人喜歡,做出樂趣後,被朋友看到了她的作品,於是就開口問她是否有開課意願,剛好她也對這個邀請有回應,一堂「水晶礦石編織工作坊」就出現了。
一直以來,我對於「教學相長」一直都很認同。如果沒有學的過程,我不會有各種不同的累積,但是如果沒有教的經驗,我也不知道所學的一切是如何影響著我,就像我學人類圖一樣。

剛開始入門時,我似懂非懂,好像明白些什麼,但是又離真正的領悟有很大的距離。但是經過很多次滿足的經驗,還有更多次挫折的經驗之後,才算是真的搞清楚什麼是非自己。很幸運,在這麼多的經驗過程中,有很多同伴陪著我,讓我被挫折打到不要不要時,還有人會秀秀我、拍拍我,安慰我,要我別哭。
這就是完成這次工作坊後,我對人類圖得到一些新的發現。為什麼沒有打鐵趁熱趕緊分享呢?
一方面是因為最近的行程頗多,南來北往,沒有時間靜下心來回想;另一方面是因爲一開始自己也沒有什麼想法,因此也不知道要跟分享什麼。所以才會在沉澱了這麼多天後,跟大家説説自己的想法。
很高興,完成了這次工作坊,每一次的開課對我來說都是很寶貴的經驗,我也從一次又一次的經驗中,臣服於自己的設計,學會如何依循著自己的設計行事,再次印證了人類圖祖師爺拉的這句話:「不要相信我所說,你要親身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