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保加利亞】〜岩洞教堂

2024 【保加利亞】〜岩洞教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離開「保加利亞」準備進入「羅馬尼亞」前,我們先轉到相當偏僻的「魯塞」鄉下,去探訪「保加利亞」最後一處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登錄為文化遺產的【伊凡諾沃岩洞教堂群; Ивановски скални църкви; Ivanovski skalni tsarkvi, Rock-Hewn Churches of Ivanovo】

raw-image

「伊凡諾沃岩洞教堂群」位於「保加利亞」魯塞以南16公里的伊凡諾沃村附近「洛姆河」河岸上的一群在岩壁上修築的教堂、禮拜堂和修道院。

raw-image
raw-image

根據歷史記載,西元1220年代起,就有僧侶在這一帶的岩壁洞內居住和隱修。到了13世紀,保加利亞的Joachim在岩壁上建立了教堂和禮拜堂。

raw-image
raw-image

當時,保加利亞第二帝國的統治者「伊凡·阿森二世」和「伊凡·亞歷山大」經常向這群岩洞教堂的僧侶提供捐助。

raw-image
raw-image

尤其在「伊凡·阿森二世」在位期間,曾在「伊凡諾沃」附近隱修的僧侶「吉奧齊諾」還擔任第二帝國的大祭司,更藉此制定及擴建「保加利亞教堂」的計劃,當然也就極力促成「伊凡諾沃岩洞教堂」的建設。

因此岩洞壁畫也被認為是「巴列奧略王朝」的典型藝術作品。

raw-image
raw-image

到了14世紀時,「伊凡諾沃岩洞教堂」已成為保加利亞地區最清靜、隱修的中心;一直到了「保加利亞」被「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統治後,岩洞教堂群才逐漸衰落。

raw-image

「伊凡諾沃岩洞教堂群」在最巔峰時期曾達到40處,大大小小的岩洞教堂可藉由長廊和木拱廊連結在一起。

raw-image
raw-image

據說由這40處岩洞教堂向外延伸的周邊建築甚至還高達300座;不過後來由於山體滑坡和坍塌,連結的長廊和拱廊遭到損壞,周邊建築也就不存在了。

raw-image
raw-image

現在保存較好的岩洞教堂有【聖米迦勒教堂; (被掩埋的教堂)】【洗禮堂】【the Gospodev Dol Chapel】【聖西奧多教堂; (被摧毀的教堂)】【主教堂】

目前,「伊凡諾沃岩洞教堂群」中只有【Church of the Virgin Mary; 石教堂】(Holy Mother Church)開放給遊客參觀。

raw-image
raw-image

「石教堂」的高度約有30多公尺高,從停車場仰頭即可看到,循著山腳下的樓梯就可直上教堂門口。

raw-image
raw-image

我們則沿著販售紀念品店旁的小路前行約500公尺,再右轉分岔路緩緩上山。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這條路徑會先經Panoramic Rock觀景台位置,從高處能盡情地欣賞到整個「洛姆河; Letters」河谷全景。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石教堂】原本是Saint Archangel Mihail (Michael)修院的一部分。教堂入口原本須倚靠架高在石室外的木橋(目前的露台)才能進入。

raw-image
raw-image

露臺舊入口左方畫有出資興建的沙皇Ivan Alexander和皇后Theordora的畫像。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室內面積不大,牆壁和天花板上的壁畫很多是從13世紀就保留下來的,尤其是天花板上那幅「最後的晚餐」(The Last Supper),據說作畫的時間比「達文西」所畫的著名畫作還要早。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石室的另一端牆面則繪有Saint Guerassim 這位聖人治好一頭獅子的爪,而成為他的座騎陪同一起前往耶路撒冷。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整體而言,「石教堂」壁畫中的人物多為現實主義風格,有橢圓形的臉和肉感的嘴唇,衣服的顏色也較淺。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內容則偏向為描寫基督教盛典和對基督熱愛的場景,表現的手法與拜占庭帝國的正統宗教壁畫不同,偏向於希臘壁畫的風格。

raw-image

最後,就以現場雕刻家販售的一尊俏皮手工藝術品,作為離開「保加利亞」前的完美結束!

raw-image
raw-image


avatar-img
龍情秘語
7會員
243內容數
喜歡隨性單純的旅遊 讓自己遠離喧鬧的城市 享受一下孤獨並與心靈深入溝通 總以為.... 旅遊...也是一種"動態的靈修"~~~!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龍情秘語 的其他內容
「大特爾諾沃」依山而建,湍急的多瑙河支流「揚特拉河」(Yantra River)蜿蜒並流貫整座城市。 大部分的房子就依傍著「揚特拉河」,在兩岸的山坡上用巨石砌牆、松木舖地而建;從高處往下望,屋瓦鮮豔、層次分明。
「艾特爾」(Etar)小鎮位於橫貫保加利亞東西走向的「巴爾幹山脈」北部一處山溝凹地,必須從南邊的「色雷斯低地」先翻越「巴爾幹山脈」的「希普卡隘口」才能抵達這個小鎮! 而這個小小的「希普卡隘口」在保加利亞的歷史戰役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趁著翻越這座隘口的機會,順便來了解一下保加利亞的戰爭史詩!
保加利亞的歷史文化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登錄的文化遺產就有七處。包括「42博雅納教堂」、「216里拉修道院」、「217內塞伯爾古城」、「44卡贊勒克的色雷斯古墓」、「359斯韋什塔里的色雷斯古墓」、「45伊凡諾沃岩洞教堂」,以及「43馬達拉騎士浮雕」。
【黑海】是世界最深的內海之一,也是連接東歐內陸和中亞、高加索地區出「地中海」的主要海路,也是古代絲綢之路前往「羅馬帝國」的必經之路,戰略地位非常重要。
《普羅夫迪夫老城區》:18至19世紀,遊歷歐洲各地的有錢富商回到「普羅夫迪夫」後,透過興建美輪美奐、富麗堂皇的宅第來炫耀他們的財富。 從早期小而實用的簡單房舍轉為強調細節與對稱,有豪華的大廳與四角的房間,還在上層再增建窗台和八卦房,並以多彩的外觀、時尚的圖案、沉重的大門、有趣的窗型為主題。
在《聖經·啟示錄》第17章中,有《羅馬七丘》的故事,認為「羅馬城」能成為宗教與政治中心的原因就是被「七丘環繞」所庇蔭的,也就是所謂的「風水寶地」! 我們這次踏足的「七丘之城」卻是位於保加利亞「色雷斯省」的首府「普羅夫迪夫」。
「大特爾諾沃」依山而建,湍急的多瑙河支流「揚特拉河」(Yantra River)蜿蜒並流貫整座城市。 大部分的房子就依傍著「揚特拉河」,在兩岸的山坡上用巨石砌牆、松木舖地而建;從高處往下望,屋瓦鮮豔、層次分明。
「艾特爾」(Etar)小鎮位於橫貫保加利亞東西走向的「巴爾幹山脈」北部一處山溝凹地,必須從南邊的「色雷斯低地」先翻越「巴爾幹山脈」的「希普卡隘口」才能抵達這個小鎮! 而這個小小的「希普卡隘口」在保加利亞的歷史戰役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趁著翻越這座隘口的機會,順便來了解一下保加利亞的戰爭史詩!
保加利亞的歷史文化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登錄的文化遺產就有七處。包括「42博雅納教堂」、「216里拉修道院」、「217內塞伯爾古城」、「44卡贊勒克的色雷斯古墓」、「359斯韋什塔里的色雷斯古墓」、「45伊凡諾沃岩洞教堂」,以及「43馬達拉騎士浮雕」。
【黑海】是世界最深的內海之一,也是連接東歐內陸和中亞、高加索地區出「地中海」的主要海路,也是古代絲綢之路前往「羅馬帝國」的必經之路,戰略地位非常重要。
《普羅夫迪夫老城區》:18至19世紀,遊歷歐洲各地的有錢富商回到「普羅夫迪夫」後,透過興建美輪美奐、富麗堂皇的宅第來炫耀他們的財富。 從早期小而實用的簡單房舍轉為強調細節與對稱,有豪華的大廳與四角的房間,還在上層再增建窗台和八卦房,並以多彩的外觀、時尚的圖案、沉重的大門、有趣的窗型為主題。
在《聖經·啟示錄》第17章中,有《羅馬七丘》的故事,認為「羅馬城」能成為宗教與政治中心的原因就是被「七丘環繞」所庇蔭的,也就是所謂的「風水寶地」! 我們這次踏足的「七丘之城」卻是位於保加利亞「色雷斯省」的首府「普羅夫迪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