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堡山】(Castle Hill):
「城堡山」海拔約170公尺,有許多「布達佩斯」中世紀的建築群,主要分為皇宮和舊城兩大部分。






【布達皇宮】:
「布達皇宮」是歷代匈牙利國王的居住地,最早在13世紀時由貝拉四世下令興建,15世紀馬提亞斯國王統治期間,皇宮的建築藝術文化發展至巔峰;並在哈布斯堡王朝增建至203個房間,惟隨著哈布斯堡王朝的沒落,布達皇宮被人遺忘。



1950年代重新展開修復,改設置了「國立繪畫館」、「布達佩斯歷史博物館」及「國家圖書館」;進入皇宮除了欣賞花園和馬提亞斯噴泉外,還可從觀景台上眺望美麗的多瑙河和布達佩斯市全景。



【馬提亞斯教堂】:(Mátyás Templom)
「馬提亞斯教堂」由匈牙利國王的史蒂芬於11世紀初期建造,但後來毀於十三世紀蒙古人入侵。今日的教堂建築是在13世紀後期興建,並於19世紀修復的。


「馬提亞斯教堂」外觀屬新哥德式的教堂,蘊含了匈牙利民俗、新藝術風格和土耳其設計等多種色彩,



其中(1)、貼滿馬賽克磁磚的貝拉高塔、(2)、聖母聖嬰像,以及(3)、被喻為匈牙利最佳哥德典範的聖母升天石雕大門和(4)、貝拉三世與安娜皇后的陵墓是參觀的重點。



尤其是「貝拉高塔」的白色尖塔和彩色馬賽克磁磚屋頂,為整個教堂增加了些許趣味和生動。


【漁夫堡】(Fisherman's Bastion):
「漁夫堡」鄰近馬提亞斯教堂,是城堡山上另一個具有新哥德色彩和新羅曼風格的建築。


傳說這裡本來是中古世紀時的魚產買賣地,在19世紀獨立戰爭時,「漁民行會」負責守衛這一段城牆,為了紀念昔日防禦此地的多瑙河漁夫,因此將這座城堡要塞命名為「漁夫堡」。



「漁夫堡」修建於1895年到1902年之間,由弗里傑•舒勒克(Frigyes Schulek)所設計。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漁人堡近乎毀滅,1947年至1948年之間,再由弗里傑•舒勒克的兒子亞諾什•舒勒克負責修復,七座尖塔代表七個馬扎爾人(Magyarok)部落。




「漁夫堡」也是欣賞「布達佩斯」和「多瑙河」的最佳地點,如對岸的「匈牙利國會大廈」,和多瑙河上的點點船隻與細長的橋影。


據說夜晚的「漁夫堡」更是迷人:在燈光的照射襯托下,散發出銀白的皎潔光芒,彷彿浪漫童話中的砂糖城堡或是沙灘沙堡。


【中央市場】:
是布達佩斯最大也最古老的室內市場,於西元1897年落成,就位在美麗的【自由橋】橋頭。


中央市場的外觀帶有點新歌德樣式,彩色磁磚屋頂是它的特色。中央市場內部則是十九世紀公共常見的鋼柱結構,並帶有一些新古典樣式。


中央市場的一樓主要是販賣農產品、香料、肉製品等,二樓則有熟食攤。中央市場佔地頗廣,古典的建築搭配色彩鮮豔的當地食材相當適合拍照。(我在清晨路過,無緣進入拍照)
【鐵鏈橋】:
「塞切尼鏈橋」位於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是一座跨越多瑙河的橋梁,簡稱為「鐵鍊橋」。



「鐵鍊橋」全長375公尺,1849年完工啟用,是九座連結布達(西岸)和佩斯(東岸)的橋梁中最古老的一座。


2024_東巴爾幹半島遊記終於寫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