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人最需要消遣?

什麼人最需要消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兩種人最需要消遣,可偏偏他們最不得消遣。

一種是吃牢飯的人。他們每天苦等出獄的時間,而牢房裡卻又缺乏可以用來消遣的東西,於是時間變得很難熬。關監獄的情況好些,偶爾可以放放風,運動運動,還可參加獄方舉辦的文康活動與生產經營工作。蹲看守所就比較麻煩了,所方既不提供消遣設施,卻又不知道判決何時確定,更不知判決結果,會被關多久。這種日子,苦不堪言。也難怪有人在看守所裡,頭髮會一夕變白,太焦慮了啊!

卡繆小說《異鄉人》故事的主角說,在牢房外過一天,可以在牢房內過一年。他可以用一年的時間,想這一天之中所見所聞的所有細節,想都想不完。卡繆描述的並不誇張,曾經有過關在看守所的人,要求親友送來百貨公司的商品型錄。在看守所裡每天看著不同類型的商品,就好像自己在逛百貨公司的各個樓層一樣,很好打發時間。

另一種最需要消遣的是生病住院的人。沒有人喜歡住醫院,即使住再高級的頭等病房,也不會是愉快的事,因為有病。病人躺在病床上,通常不太能做什麼事。意識不清的也就罷了;意識清楚的,成天望著天花板,實在太無聊了!現在的大醫院多會提供電視,病人也多會攜帶手機,可供打發時間;但如果病況不佳,連看電視、滑手機都無法,又哪來的消遣呢?

犯人等出獄,病人等出院。等待是消遣的敵人,當消遣潰敗,追趕著他們的是無盡的漫漫長日……

2024.11.05

avatar-img
現象.社會.學
1會員
40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現象.社會.學 的其他內容
前面提到,消遣活動要能引人注意,才有殺時間的效果。然而,是哪一類活動容易吸引人們的注意?自然是自己有興趣(interest)的活動,但是有興趣的活動卻又不見得是消遣活動,這又怎麼說? 興趣有兩種,一種是主動發掘的興趣,另一種為被挑起的興趣。前者縱有殺時間的效果,也比較屬於「閒暇」一類的活動,而非「
既然被消遣的是時間,那麼,什麼事都不用做,讓時間過去就好,何必要有消遣活動?關鍵在於人們對時間的感受。 時間有兩種,一種是客觀的、外部的、可以被鐘錶準確計量的物理時間,另一種為主觀的、內隱的、無法用鐘錶計量的內在時間意識。前者比較好理解,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二十四小時、一小時六十分、一分鐘六十
通常是有錢了以後才會有閒。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門面之事,在缺錢的時候是顧不得的。 然而,有錢不一定有閒。白手起家,刻苦出來的人,在發了財之後,大多省吃儉用,沒有時間消遣。反而是他們的子孫,所謂含金湯匙、銀湯匙出來的富二代或富三代,沒能像上一輩那樣克勤克儉,揮霍度日的不在少數。
為什麼這個時代需要消遣的人變多了?很大的一個原因是人口老化。高齡化社會也會是消遣社會。 從前,人的平均壽命只有四、五十歲,還沒退休就去世了,根本來不及消遣。後來,平均壽命來到六、七十歲,退休沒幾年也就去世了,需要消遣的歲月也沒那麼長久。當人均壽命來到八、九十歲,六十多歲退休後,還有二、三十年的餘命
在PTT電子佈告欄看到一篇熱門文章,標題為「請問大家太閒都在幹嘛?」(2024)文章一開始作者先介紹自己目前的狀況:年屆三十一,單身獨居,薪水夠養活自己。三十歲以前忙於工作,缺乏個人閒暇時間。今年換了一個輕鬆的工作後,時間多出以往的二至三倍,「突然整個人閒到很焦慮(非炫耀),發現自己真的沒什麼可以持
這是一個消遣社會。 首先必須界定什麼是消遣。消遣(past time)不同於閒暇(leisure),閒暇為工作之餘可以用來從事休閒娛樂的時間;消遣則是認為時間太多,太無聊了!需要消磨時間,加以排遣。就中文字義來說,「消」和「遣」都有「殺時間」、「排解或打發時間」的意思。英文的past time 更
前面提到,消遣活動要能引人注意,才有殺時間的效果。然而,是哪一類活動容易吸引人們的注意?自然是自己有興趣(interest)的活動,但是有興趣的活動卻又不見得是消遣活動,這又怎麼說? 興趣有兩種,一種是主動發掘的興趣,另一種為被挑起的興趣。前者縱有殺時間的效果,也比較屬於「閒暇」一類的活動,而非「
既然被消遣的是時間,那麼,什麼事都不用做,讓時間過去就好,何必要有消遣活動?關鍵在於人們對時間的感受。 時間有兩種,一種是客觀的、外部的、可以被鐘錶準確計量的物理時間,另一種為主觀的、內隱的、無法用鐘錶計量的內在時間意識。前者比較好理解,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二十四小時、一小時六十分、一分鐘六十
通常是有錢了以後才會有閒。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門面之事,在缺錢的時候是顧不得的。 然而,有錢不一定有閒。白手起家,刻苦出來的人,在發了財之後,大多省吃儉用,沒有時間消遣。反而是他們的子孫,所謂含金湯匙、銀湯匙出來的富二代或富三代,沒能像上一輩那樣克勤克儉,揮霍度日的不在少數。
為什麼這個時代需要消遣的人變多了?很大的一個原因是人口老化。高齡化社會也會是消遣社會。 從前,人的平均壽命只有四、五十歲,還沒退休就去世了,根本來不及消遣。後來,平均壽命來到六、七十歲,退休沒幾年也就去世了,需要消遣的歲月也沒那麼長久。當人均壽命來到八、九十歲,六十多歲退休後,還有二、三十年的餘命
在PTT電子佈告欄看到一篇熱門文章,標題為「請問大家太閒都在幹嘛?」(2024)文章一開始作者先介紹自己目前的狀況:年屆三十一,單身獨居,薪水夠養活自己。三十歲以前忙於工作,缺乏個人閒暇時間。今年換了一個輕鬆的工作後,時間多出以往的二至三倍,「突然整個人閒到很焦慮(非炫耀),發現自己真的沒什麼可以持
這是一個消遣社會。 首先必須界定什麼是消遣。消遣(past time)不同於閒暇(leisure),閒暇為工作之餘可以用來從事休閒娛樂的時間;消遣則是認為時間太多,太無聊了!需要消磨時間,加以排遣。就中文字義來說,「消」和「遣」都有「殺時間」、「排解或打發時間」的意思。英文的past time 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