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化的消遣社會

更新於 2024/10/31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為什麼這個時代需要消遣的人變多了?很大的一個原因是人口老化。高齡化社會也會是消遣社會。

從前,人的平均壽命只有四、五十歲,還沒退休就去世了,根本來不及消遣。後來,平均壽命來到六、七十歲,退休沒幾年也就去世了,需要消遣的歲月也沒那麼長久。當人均壽命來到八、九十歲,六十多歲退休後,還有二、三十年的餘命可活,如何度過這段無需工作的漫長時光,成了一大問題。

這一代的老人家年輕時大多忙於工作,較少培養個人興趣,以致於退休後往往難以適應。以往有不少老人要幫忙已成家的兒女帶孩子,退休後忙於含飴弄孫,並不無聊。隨著少子化社會的來臨,子女成家後不生小孩,老人家沒孫子可帶,非常需要消遣。

工作了大半輩子,不少老人退休後以出外旅遊的方式犒賞自己。但總不能成天旅遊,行程結束回到家裡,還是要面對閒閒沒事的問題。身體狀況好些的老人會參加社團,歡唱卡拉OK;身體不好的待在家裡,就只能看電視、滑手機。手機原本不是老年人的玩藝兒,隨著操作的簡單化、社群軟體等的普及化,日益成為老人打發時間的重要工具。

人老了,生命越來越短,距離死亡的時間越來越近,原本應該更加珍惜所剩不多的人生歲月,卻只能成天消遣度日,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

2024.11.01

    avatar-img
    1會員
    3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現象.社會.學 的其他內容
    在PTT電子佈告欄看到一篇熱門文章,標題為「請問大家太閒都在幹嘛?」(2024)文章一開始作者先介紹自己目前的狀況:年屆三十一,單身獨居,薪水夠養活自己。三十歲以前忙於工作,缺乏個人閒暇時間。今年換了一個輕鬆的工作後,時間多出以往的二至三倍,「突然整個人閒到很焦慮(非炫耀),發現自己真的沒什麼可以持
    這是一個消遣社會。 首先必須界定什麼是消遣。消遣(past time)不同於閒暇(leisure),閒暇為工作之餘可以用來從事休閒娛樂的時間;消遣則是認為時間太多,太無聊了!需要消磨時間,加以排遣。就中文字義來說,「消」和「遣」都有「殺時間」、「排解或打發時間」的意思。英文的past time 更
    在PTT電子佈告欄看到一篇熱門文章,標題為「請問大家太閒都在幹嘛?」(2024)文章一開始作者先介紹自己目前的狀況:年屆三十一,單身獨居,薪水夠養活自己。三十歲以前忙於工作,缺乏個人閒暇時間。今年換了一個輕鬆的工作後,時間多出以往的二至三倍,「突然整個人閒到很焦慮(非炫耀),發現自己真的沒什麼可以持
    這是一個消遣社會。 首先必須界定什麼是消遣。消遣(past time)不同於閒暇(leisure),閒暇為工作之餘可以用來從事休閒娛樂的時間;消遣則是認為時間太多,太無聊了!需要消磨時間,加以排遣。就中文字義來說,「消」和「遣」都有「殺時間」、「排解或打發時間」的意思。英文的past time 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重啟人生》一開始就點出一個讓我當頭棒喝的真相,當然這個真相理論上每個人都知道,只是我們大多在逃避,而這本書就是要當面告訴你,每一個人的衰退都來得比你預期的早。 「不論從事哪一種高技能職業,幾乎都會在快40 歲到50 歲出頭時,開始走向衰退。」 好啦,誰都知道人老了就會開始衰退,只是我一直以為衰
    你是否有注意到近幾十年整體大環境的變化呢?是否有留心過人口變遷的議題呢? 這十幾、二十年來,台灣早已步入了高齡社會。 身邊的長輩、長者人數變多了,而生育率逐年下滑,幼稚園、大學因少子化而面臨的倒閉潮;不只是人口上的轉變,不知不覺中也連帶地改變了我們的日常生活。
    Thumbnail
    今天無意識刷到這部影片,想跟大家分享,近年來,中國社會中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躺平」或「擺爛」,這種現象反映了當前年輕人面臨的種種挑戰與壓力。這些挑戰與壓力源於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社會階層固化、競爭激烈的職場環境、以及財務自由的困難。對於許多人來說,35歲這個年齡似乎成為
    Thumbnail
    人活得究竟要有多長?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引發許多討論。有人認為,人生苦短,應當盡情享受活著的每一天;也有人認為,人應當活得長壽,見證更多世界的精彩。 . 我認為,人活到60-70歲就足夠了。 . 一、活得太老只會造成負擔 . 我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經歷了照顧父母親臥病多年的
    Thumbnail
    隨著年紀增長,旅行帶來的體驗也隨之改變。身體的耐力和心態都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有所不同。這篇文章將分享一些年紀大去旅行的心得和觀念轉變。
    Thumbnail
    關於一個人從青年步入老年的生理心理變化,統整的報導和文藝作品卻很少。我們都不知道,一個人要如何變老?應該說,我們要如何面對變老的事實?
    Thumbnail
    「人生下半場」這一詞大概在2000年左右盛行,因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們對健康和生活品質的重視程度提高,當時許多書籍和媒體報導聚焦於「人生下半場」一些人物故事,中年以後繼續追求健康、幸福和個人成長。這個風潮促使「人生下半場」這一概念逐漸深入人心。   大概在8年前左右,我打算離開待了12年多的公司
    Thumbnail
    這個園地的理念是無論幾歲,都可以是你的黃金時代。即便迎來40、50、60、70、80、90、100歲!在這裡,你可以瞭解到面對老化的過程與變化,適應高齡化生活,延緩老化、臥床的時間,以及超實用有效的樂活小技巧!讓我們無論幾歲都能好好生活、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外出遊玩趴趴走!
    Thumbnail
    近年受到少子化趨勢的影響,未來退休年齡很有可能往後延,人的平均壽命越來越長,一間企業的平均存續時間也遠低於我們能工作的時間,想在一間公司待到退休十分困難,除非,這間公司是你自己擁有的公司,或是用經營公司的態度看待你的工作。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重啟人生》一開始就點出一個讓我當頭棒喝的真相,當然這個真相理論上每個人都知道,只是我們大多在逃避,而這本書就是要當面告訴你,每一個人的衰退都來得比你預期的早。 「不論從事哪一種高技能職業,幾乎都會在快40 歲到50 歲出頭時,開始走向衰退。」 好啦,誰都知道人老了就會開始衰退,只是我一直以為衰
    你是否有注意到近幾十年整體大環境的變化呢?是否有留心過人口變遷的議題呢? 這十幾、二十年來,台灣早已步入了高齡社會。 身邊的長輩、長者人數變多了,而生育率逐年下滑,幼稚園、大學因少子化而面臨的倒閉潮;不只是人口上的轉變,不知不覺中也連帶地改變了我們的日常生活。
    Thumbnail
    今天無意識刷到這部影片,想跟大家分享,近年來,中國社會中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躺平」或「擺爛」,這種現象反映了當前年輕人面臨的種種挑戰與壓力。這些挑戰與壓力源於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社會階層固化、競爭激烈的職場環境、以及財務自由的困難。對於許多人來說,35歲這個年齡似乎成為
    Thumbnail
    人活得究竟要有多長?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引發許多討論。有人認為,人生苦短,應當盡情享受活著的每一天;也有人認為,人應當活得長壽,見證更多世界的精彩。 . 我認為,人活到60-70歲就足夠了。 . 一、活得太老只會造成負擔 . 我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經歷了照顧父母親臥病多年的
    Thumbnail
    隨著年紀增長,旅行帶來的體驗也隨之改變。身體的耐力和心態都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有所不同。這篇文章將分享一些年紀大去旅行的心得和觀念轉變。
    Thumbnail
    關於一個人從青年步入老年的生理心理變化,統整的報導和文藝作品卻很少。我們都不知道,一個人要如何變老?應該說,我們要如何面對變老的事實?
    Thumbnail
    「人生下半場」這一詞大概在2000年左右盛行,因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們對健康和生活品質的重視程度提高,當時許多書籍和媒體報導聚焦於「人生下半場」一些人物故事,中年以後繼續追求健康、幸福和個人成長。這個風潮促使「人生下半場」這一概念逐漸深入人心。   大概在8年前左右,我打算離開待了12年多的公司
    Thumbnail
    這個園地的理念是無論幾歲,都可以是你的黃金時代。即便迎來40、50、60、70、80、90、100歲!在這裡,你可以瞭解到面對老化的過程與變化,適應高齡化生活,延緩老化、臥床的時間,以及超實用有效的樂活小技巧!讓我們無論幾歲都能好好生活、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外出遊玩趴趴走!
    Thumbnail
    近年受到少子化趨勢的影響,未來退休年齡很有可能往後延,人的平均壽命越來越長,一間企業的平均存續時間也遠低於我們能工作的時間,想在一間公司待到退休十分困難,除非,這間公司是你自己擁有的公司,或是用經營公司的態度看待你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