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男人與初戀重逢?青春期的初戀為何特別?

別讓男人與初戀重逢?青春期的初戀為何特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美國的社群網站上,出現一波對「男人難忘初戀」的討論,短影音訴說著男友對初戀一直念念不忘,會不斷去找舊情人的訊息。

raw-image

我搜尋一些文章,發現國外有不少專業人士在討論「初戀」的特殊性。也有不少女性一直把初戀掛在心上。如果兩人都是彼此初戀,二、三十年後重逢,不是沒有可能瞬間乾柴烈火,迅速點燃。

現代人的初戀,往往是在15歲左右出現。古早人類在這年紀正要邁向成人,是往外探索新世界的開始,對新穎的外在環境充滿好奇,對新鮮人事物容易留下鮮明的記憶。

有學者認為:初戀的特殊性,不只是因為「銘刻」(imprinting)效應,而且銘刻效應通常出現在幼體剛出生時,挪用來解釋初戀不見得適合。

對動物來說,「愛」是很晚期才演化出來的產物。母親保護子女的化石證據,大概出現在兩億年前。雄性對雌性演化出強烈、堅貞的愛情,往往是為了能一起照顧子代。

現代人可以從15歲一直談戀愛到45歲或更老,可以選擇有許多戀人但不婚或不斷結婚,可以網戀也可以試圖建立多重關係,所以現在我們會訝異,為什麼有些人對初戀會這麼執著不忘?

但若回顧到數萬年前的部落時代,人類在15歲適婚年齡時能選擇的對象有限,選擇對象後就要不斷生養小孩。平均壽命只有三、四十歲的年代,「對初戀感受深刻難忘」的基因,讓男性更能守在妻子身邊,一起照顧小孩長大。

但在現代社會,這種難忘初戀的基因,就會造成日後交往對象的困擾。

當然,在數萬年前的部落時代,有人對初戀念念不忘,也會有人對人沒有深刻感情,只追求感情歡愉與散播基因。前者更能專注撫養小孩長大,後者有機會產生更多小孩、但讓別人來幫忙照顧。歧異的感情模式,在不一樣的生活環境擁有不同的競爭優勢。

心理學者洛夫戴:「我們會經歷許多愛情,但通常我們從第一段愛情中學到最多。」人類學家費雪表示:「初戀的影響無法只用『新鮮感』來解釋」。她一生研究愛情,在與初戀分開幾十年後再次相見,並共同度過了一夜。「初戀中有一些極具戲劇性的元素,」她說,「這不僅僅是新奇的感受。」

人類大腦有個小小的區域VTA (ventral tegmental area),可稱為「腹側背蓋區」,決定與驅使我們的愛情行為。而這些原始動力的來源,是為了基因的流傳與演化。「腹側背蓋區」也驅動我們應對飢餓、口渴和對庇護的需求,這些跟「愛情」一樣,都是人類生存的必需。

有學者認為,初戀時遭遇的創傷也常會特別嚴重,影響這位男生/女生日後數十年的感情模式。而初戀時的特殊記憶效應,常讓當事人多年後重逢時,腦袋裡浮現的是年輕時的青春樣貌,也會讓自己覺得好像回到清純的年少時代。

所以,如果有人會激烈阻止她/他的戀人、伴侶跟初戀情人碰面(如參加同學會、老朋友的聚會),封鎖戀人、伴侶在網路上搜尋初戀情人的蹤跡或恢復聯絡,可不要說她/他歇斯底裡或不理性。這種擔憂得到許多專家支持,而人們在多年後重新見到初戀情人後會做出什麼事情,也常會讓身邊親友大吃一驚呢。


avatar-img
陳豐偉的沙龍
1.5K會員
535內容數
【陳豐偉編譯社】的內容會幫助你瞭解自己、瞭解你的伴侶、家人、親友、同事,讓你更能分析為什麼某些人就是會有這樣的行為模式。無論是人際關係、職場用人或危機處理,以及給予你的親友好的建議,從這裡得到的知識,或許有一天會派上用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陳豐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常說一句話:愛情就是人類最大的認知偏誤。自由戀愛只是讓人覺得有很多選擇,但結果就是許多不幸的婚姻、高離婚率、以及無愛婚姻。然後也有許多年輕人,看到前人的經歷,覺得不要走入婚姻好像比較好。
你可能吸引到了誰,你可能比你想像的還有吸引力,只是你常常誤解成友善或好意。 這是最近國外網站的熱門話題,我因此又蒐集一些心理學文章。人們常缺乏自信、低估自己的吸引力。比如說,有些女生常覺得自己不夠瘦,沒辦法吸引男生注意,但各種研究顯示並非如此。 2010年的研究,針對26個國家女性調查,發現女性
最近有個研究,探討「當原本所愛的人,突然感覺噁心、厭惡的那一刻」,引起國外許多媒體迴響。
我常說一句話:愛情就是人類最大的認知偏誤。自由戀愛只是讓人覺得有很多選擇,但結果就是許多不幸的婚姻、高離婚率、以及無愛婚姻。然後也有許多年輕人,看到前人的經歷,覺得不要走入婚姻好像比較好。
你可能吸引到了誰,你可能比你想像的還有吸引力,只是你常常誤解成友善或好意。 這是最近國外網站的熱門話題,我因此又蒐集一些心理學文章。人們常缺乏自信、低估自己的吸引力。比如說,有些女生常覺得自己不夠瘦,沒辦法吸引男生注意,但各種研究顯示並非如此。 2010年的研究,針對26個國家女性調查,發現女性
最近有個研究,探討「當原本所愛的人,突然感覺噁心、厭惡的那一刻」,引起國外許多媒體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