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說一句話:愛情是人類最大的認知偏誤。自由戀愛只是讓人覺得有很多選擇,但結果帶來許多不幸的婚姻、高離婚率、以及無愛家庭。然後也有許多年輕人,看到前人的經歷,覺得不要走入婚姻好像比較好。
之前有些研究發現,人們對未來的對象往往有許多憧憬,提出一些要求,而這些要求以當事人的個人條件來說是合理的。但,一旦開始相親、上約會網站、或安排聯誼活動,常常是沒有兩三下就對某人動心、定下來,然後完全不符合最初設定的種種要求。還有許多研究發現,「外表好看」的人,在真實世界裡擁有許多好處,容易得到信任,被認為比較有能力。而最近的研究發現,一開始當人們在約會網站選擇對象時,長得好看的人就擁有絕對優勢。當越來越多人透過約會網站認識未來伴侶時,努力寫自我介紹,努力展現自己的智慧,影響力都不如讓自己的外表更吸引人。
這研究使用 「聯合分析」(conjoint analysis) 研究方法,這種技術常用於市場調查,幫助研究者了解當多種變數同時存在時,人們如何做選擇。受試者有男生 221 人,女生 224 人,年齡18 到 35 歲,都在德國。
研究人員操控了五個關鍵變數:外貌吸引力、智力、職業、身高、自我介紹的吸引力,還考察了「同類相吸」現象。結果發現:外貌壓倒一切。當照片吸引力提高一個標準差,被選擇的機率可 25% 提升至 43%。相比之下,自我介紹的吸引力增加一個標準差時,配對機率僅上升 2%。其他屬性的影響力與「同類相吸」都沒「外表」大,改善其他能力也不會增加太多被選擇的機會。
傳統思維認為,男生比較重視外表,女生比較重視智慧、職業,但研究發現,男生、女生同樣重視外表,也會比較重視身高。
研究者認為,約會網站偏向短期關係,所以選擇對象時會偏向外表。但如果再考慮到有些人是看了兩、三個對象後就「懶了」,不再尋覓、不堅持一開始的要求,看得順眼就在一起吧,因為長得好看而交往的人,有時就這樣步入禮堂,然後承受家庭經濟與育兒的壓力後,才開始後悔。
研究者推測,人們在條列自己的擇偶條件時,會受到社會文化影響,說了許多「理想」。但真要選擇對象時,還是容易遇到好看的人就「暈了」,種種價值觀就都拋在腦後。
所以啦,也就不奇怪,做醫美手術或打雷射的人還是很多,減重、健身、追求窈窕體態的人,也不曾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