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美國總統大選直送 - 民主黨內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實時選情

[最快速最準確2024美國總統大選中文資訊。]

佩洛西與前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代理主席爭吵的場面

佩洛西與前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代理主席爭吵的場面


2024一役,❙特朗普❙ 帶領一眾嚴格意義上的 ❙共和黨❙人 —— 即非 RINO (Republ;icans in Name Only: 名義上的 ❙共和黨❙人) —— 入主 ❙白宮❙﹑❙參議院❙﹑❙眾議院❙﹑州政府。

❙民主黨❙ 高層內部一片凌亂,進入內訌的局面。

選舉翌日,即今日 (美東時間11月6日),❙卡瑪拉•哈里斯❙ 於 ❙霍華德大學❙ (Howard Uuniversity,位於首都 ❙華盛頓❙,❙哈里斯❙ 的母校) 舉行12分鐘不到的敗選演講時,據說台下的前眾議院議長 ❙南茜•佩洛西❙ 情緒失控,更與前 ❙民主黨全國委員會❙ 代理主席Donna Brazile (唐娜•巴西爾) 激烈爭吵。[這裡]

另一方面,被以 ❙佩洛西❙ 為為首迫宮退選的 ❙拜登❙ 及其幕僚則將敗選的責任歸咎於 ❙佩洛西❙。昨晚,一些 ❙白宮❙ 高級記者透露,❙拜登❙ 的親信稱,他們認為前 ❙眾議院議長❙ 應對 ❙拜登❙ 退出競選負責。[這裡]

但在 ❙佩洛西❙ 背後策劃一切的是 ❙奧巴馬❙﹔由於在今日的 ❙民主黨❙ 內當權掌舵的是 ❙奧巴馬❙,因此無人敢對他口出怨言。

❙拜登❙ 則心懷舊恨,認為 ❙佩洛西❙ 迫他退選等同當年 ❙奧巴馬❙ 要求 ❙拜登❙ 不要在 2016 年與 ❙希拉莉•克林頓❙ 競逐出線成為 ❙民主黨❙ 候選人。

其他的 ❙民主黨❙ 內部人士則將責任歸咎於選作副手的 ❙蒂姆•沃爾茲❙ (Tim Walz) ,因為 ❙沃爾茲❙ 太過左翼、與 ❙中國共產黨❙ 過從甚密。

我私下認為,在憤憤不平之餘,❙喬‧拜登❙ 和權力慾頗大的 ❙吉兒‧拜登❙ 肯定竊竊自喜,樂在其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春日陽一的沙龍
25會員
254內容數
國際 + 政治, 還有文化論述。 政治沒有巧合; 不作預測的政治評論都是廢話。
春日陽一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7
❙法國❙ 政府關閉了 ❙法國❙ 數位地面電視(Digital Terrestrial Television; 即無線數碼電視)收視率在領先的 C8 電視頻道。 監管機構 ARCOM (視聽和數碼通訊規管局) 指控該頻道「未能遵守廣播法規」。 C8 電視頻道如何「未能遵守廣播法規」? 原因據
Thumbnail
2025/02/27
❙法國❙ 政府關閉了 ❙法國❙ 數位地面電視(Digital Terrestrial Television; 即無線數碼電視)收視率在領先的 C8 電視頻道。 監管機構 ARCOM (視聽和數碼通訊規管局) 指控該頻道「未能遵守廣播法規」。 C8 電視頻道如何「未能遵守廣播法規」? 原因據
Thumbnail
2025/02/23
❙德國❙ 將於 2025 年 2 月 23 日星期日舉行聯邦選舉,選出第 21 屆 ❙聯邦議院❙ (Bundestag) 的 630 名議員。這是 ❙二戰❙ 後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歷史上第四次的應機選舉 (snap election)。 所謂 snap election,坊間譯作提前選舉,
Thumbnail
2025/02/23
❙德國❙ 將於 2025 年 2 月 23 日星期日舉行聯邦選舉,選出第 21 屆 ❙聯邦議院❙ (Bundestag) 的 630 名議員。這是 ❙二戰❙ 後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歷史上第四次的應機選舉 (snap election)。 所謂 snap election,坊間譯作提前選舉,
Thumbnail
2025/02/19
上週,❙美國眾議院監督與政府改革委員會❙ (United States House Committee on Oversight and Government Reform) 聽證會上,❙委員會❙ 主席 —— ❙亞利桑那州❙ ❙共和黨❙ 眾議員 —— ❙伊萊·克萊恩❙ (Eli Crane) 取
Thumbnail
2025/02/19
上週,❙美國眾議院監督與政府改革委員會❙ (United States House Committee on Oversight and Government Reform) 聽證會上,❙委員會❙ 主席 —— ❙亞利桑那州❙ ❙共和黨❙ 眾議員 —— ❙伊萊·克萊恩❙ (Eli Crane) 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實時選情 [最快速最準確2024美國總統大選中文資訊。] 2024一役,❙特朗普❙ 帶領一眾嚴格意義上的 ❙共和黨❙人 —— 即非 RINO (Republ;icans in Name Only: 名義上的 ❙共和黨❙人) —— 入主 ❙白宮❙﹑❙參議院❙﹑❙眾議院❙﹑州政府。 ❙民主黨❙
Thumbnail
實時選情 [最快速最準確2024美國總統大選中文資訊。] 2024一役,❙特朗普❙ 帶領一眾嚴格意義上的 ❙共和黨❙人 —— 即非 RINO (Republ;icans in Name Only: 名義上的 ❙共和黨❙人) —— 入主 ❙白宮❙﹑❙參議院❙﹑❙眾議院❙﹑州政府。 ❙民主黨❙
Thumbnail
隨著2024年總統選舉的臨近,民主黨面臨一個關鍵的決定:誰將接替喬·拜登成為黨的代表?雖然拜登尚未確認是否會競選連任,但有很多猜測他可能會選擇不再參選,為新候選人鋪平道路。在這種情況下,現任副總統賀錦麗被廣泛認為是最顯而易見的選擇。但為什麼呢?
Thumbnail
隨著2024年總統選舉的臨近,民主黨面臨一個關鍵的決定:誰將接替喬·拜登成為黨的代表?雖然拜登尚未確認是否會競選連任,但有很多猜測他可能會選擇不再參選,為新候選人鋪平道路。在這種情況下,現任副總統賀錦麗被廣泛認為是最顯而易見的選擇。但為什麼呢?
Thumbnail
拜登退選對民主黨的選戰有何影響,以及Kamala Harris被提名作為總統候選人原因分析。
Thumbnail
拜登退選對民主黨的選戰有何影響,以及Kamala Harris被提名作為總統候選人原因分析。
Thumbnail
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在民主黨內部引發了一場關於拜登是否繼續參選的討論。民主黨面臨著拜登退選、更換副總統人選和維持拜登與賀錦麗組合三個選擇。本文分析了這三種策略的優缺點,並指出最終決策將取決於民主黨內部的協商和選民情緒。
Thumbnail
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在民主黨內部引發了一場關於拜登是否繼續參選的討論。民主黨面臨著拜登退選、更換副總統人選和維持拜登與賀錦麗組合三個選擇。本文分析了這三種策略的優缺點,並指出最終決策將取決於民主黨內部的協商和選民情緒。
Thumbnail
❙ 特朗普❙於2024年大選必須面對的最大難題是選舉舞弊。  一﹕背景 ❙美國❙ 的2020總統大選有沒有舞弊,彷彿眾說紛云。記得 ❙臺灣❙ 曾經有一位很紅的反共YouTuber 也認為沒有。  ❙民主黨❙人及其喉舌建制傳媒均聲稱有關2020總統大選舞弊的指控及各種證據已經徹底調查,亦進行了訴
Thumbnail
❙ 特朗普❙於2024年大選必須面對的最大難題是選舉舞弊。  一﹕背景 ❙美國❙ 的2020總統大選有沒有舞弊,彷彿眾說紛云。記得 ❙臺灣❙ 曾經有一位很紅的反共YouTuber 也認為沒有。  ❙民主黨❙人及其喉舌建制傳媒均聲稱有關2020總統大選舞弊的指控及各種證據已經徹底調查,亦進行了訴
Thumbnail
一﹕議長之戰 |美國2022中期選舉| 後最重要的事件是 |共和黨| 取得 |眾議院| 的大多數議席,而 |共和黨| 取得 |眾議院| 的大多數議席之後最重要的事件是 Kevin McCarthy (|凱文•麥卡錫|) 當選 |眾議院議長|。 |麥卡錫| 過去一直是 |特朗普| 的支持者,並且在20
Thumbnail
一﹕議長之戰 |美國2022中期選舉| 後最重要的事件是 |共和黨| 取得 |眾議院| 的大多數議席,而 |共和黨| 取得 |眾議院| 的大多數議席之後最重要的事件是 Kevin McCarthy (|凱文•麥卡錫|) 當選 |眾議院議長|。 |麥卡錫| 過去一直是 |特朗普| 的支持者,並且在20
Thumbnail
這星期發生的事比較多,我們做一系列的短評。 (1) 剛在上週的〈美國中期選舉2022: 紅潮不現〉[這裡] 的結語中做了兩個小預測,其一是在 |共和黨| 高層分裂的情況下,|特朗普| 的2024並不看好,言猶在耳,|特朗普| 在11月15日星期二宣佈將競逐2024 |美國| 總統之位。在沒有解決|共
Thumbnail
這星期發生的事比較多,我們做一系列的短評。 (1) 剛在上週的〈美國中期選舉2022: 紅潮不現〉[這裡] 的結語中做了兩個小預測,其一是在 |共和黨| 高層分裂的情況下,|特朗普| 的2024並不看好,言猶在耳,|特朗普| 在11月15日星期二宣佈將競逐2024 |美國| 總統之位。在沒有解決|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