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日常生活的互助.對遊客衷心款待的療癒之島~沖縄県伊是名村

重視日常生活的互助.對遊客衷心款待的療癒之島~沖縄県伊是名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伊是名村位於沖繩本島北部,漂浮在東海的伊是名島曾被中國人稱為「葉壁山」,傳說中的山脈從東南向西北斜跨,山腳下展開一片寧靜的田園風光,村落裡琉球松樹交織,伊是名島是一座美麗的島嶼,被譽為松樹之鄉,離那霸市西北95.4公里,今歸仁雲天港以北27.8公里,總面積 15.42 平方公里,除主島伊是名島外,還有3個無人島,伊是名島週長16.7km,呈近似圓形,島內由東南到西北依序為白山(97m)、赤神山(119m)、阿賀山(82m)、天城(108 m)和大野山(120 m)山脈,以這些山為分水嶺,農田和村莊沿著東西海岸線坡度平緩蔓延開來,村莊的自然環境特別優良,為了妥善保護自然環境,伊是名山被指定為自然環境保護地區,總人口1,235人。 

https://vill.izena.okinawa.jp/

圖片來源:伊是名村官網

圖片來源:伊是名村官網


【第5次伊是名村綜合計畫/第2期伊是名村綜合戰略】

[關於“綜合計畫”和“綜合戰略”]

(1) 什麼是「第5次伊是名村綜合計畫」?

《綜合計畫》是地方政府行政管理的最高層級規劃,也是全體村民、經營者和行政部門共同分享和行動地方政府未來目標和措施的基本指南。本村於2012年(平成24年)制定了第4次伊是名村綜合計劃(基本概念/基本計劃),並根據未來願景進行了社區發展。由於第4次綜合計劃將於2021年(令和3年)結束,因此有必要製定下一個計劃,作為2022年(令和4年)及以後的指導方針。此外,與10年前相比,本村的環境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包括社會需求和技術創新的變化。

因此,我們將全面、有系統地呈現未來10年社區發展的方向以及實現村莊未來形象的舉措,制定《第5次是名村綜合計畫》,作為村民、企業經營者和政府共同的指導方針。


(2)什麼是「第2期伊是名村綜合戰略」?

另一方面,「綜合戰略」是根據國家《城鎮、居民和就業創生法(2014年第136號法)》需要製定的計劃,主要內容是旨在解決地區問題和在地居民的倡議。本村於2015年(平成27年)制定了《伊是名村人口願景和綜合戰略》,目標年度是2019年(令和1年),目前正在製定下一個綜合戰略,即第二階段。


第二節 計劃定位

「綜合計劃」與「綜合戰略」雖然目的和角色不同,但所涉及的內容卻有一些共同點。因此,第5次伊是名村綜合計畫和第2期伊是名村綜合戰略將統一制定。

在製定計劃時,我們力求與國家、地市政府的上級及相關計劃相銜接,此外,在社區發展的各個領域,都根據每個問題制定了單獨的計劃。


[計劃關係]

國家、地區的頂層及相關計劃~第5次伊是名村綜合計劃+第2期伊是名村綜合戰略

每個領域的單獨計劃:

 •教育文化相關計劃

 •生活環境及基礎建設相關計劃

 •福祉相關計劃

 •產業相關計劃

 •土地利用相關計劃

圖片來源:伊是名村官網

圖片來源:伊是名村官網


[計劃結構和期間]

第一節 計劃的結構和期間

本計劃分為【基本構想】、【基本計劃】、【實施計劃】三個階段。

此外,本計劃的基準年是2022年(令和4年),目標年是10年後的2031年(令和13年)。


【基本構想】

我們將向您展示城市發展的未來形象,以及實現這一目標的基本目標和政策。

計劃期間為10年。

■基本構想計劃期間:2022年(令和4年)~2031年(令和13年)


【基本計劃】

為了實現基本構想中所提出的未來願景,我們將在各個領域中具體提出要採取的措施和手段。

此外,本計劃將「第2期伊是名村綜合戰略」納入基本計劃,計劃期限與基本計劃相同。

計劃期間上半年5年,下半年5年。

■前期基本計畫的計畫期間:2022年度(令和4年)~2026年(令和8年度)

■後期基本計畫的計畫期間:2027年(令和9年)~2031年(令和13年)


【實施計劃】

基本計劃中提出的措施和手段將與財務計劃掛鉤,並考慮優先順序制定業務計劃具體實施。

實施計劃每三年制定一次。

圖片來源:伊是名村官網

圖片來源:伊是名村官網


avatar-img
喬以思的沙龍
42會員
645內容數
地方創生的重點在於創活, 活得下去才能生生不息! 在微微時代,讓自已活得自在! 每個人只做自己專精的一件事, 只要串聯,越在地越國際,因為小所以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喬以思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伊江村位於沖繩本島北部本部半島西北方約9公里處,是一島一村的農漁村,從本部港搭乘汽車渡輪約30分鐘即可抵達,因此作為「當天往返的離島」受到關注。本島東西長8.4公里,南北長3公里,總面積 22.75 平方公里,週長22.4公里,北海岸全是高約60公尺的懸崖,南海岸多為沙地。海拔172m的古生代燧石城
石垣市位於沖繩縣.日本列島最南端的城市,擁有廣闊的海洋和多樣化的自然環境,陸地和海洋珍稀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距離那霸市約 410 公里,距離東京約 1,960 公里,由11個有人居住的島嶼組成的八重山群島的中心城市,是一座邊境城市,包括台灣和東南亞國家在內的亞太地區廣泛開放的位置,面積229 平方公
今歸仁村位於沖繩本島北端本部半島東北邊,距那霸市以北約85公里,北臨東海,跟古宇利島相隔1.5公里。村莊的南側,以乙羽岳(海拔約275公尺)為中心,呈東西向延伸的山脈,從山腳開始,地形向北、向東緩坡,地形更加平坦,村莊周圍耕地不斷擴大。 村內河流有流經村中心注入東海的大井川(二級河流)和流經今歸仁
渡名喜村位於那霸市西北方58公里處,面積3.87平方公里,由兩個島嶼組成,渡名喜島和無人島入砂島,渡名喜島是一座新月形小島,週長12.5公里,是沖繩縣最小以及日本第二小的自治市,島內朝東,北部是起伏的丘陵,南部是石灰岩裸露的山區,東南部是懸崖峭壁,村落集中在南北山丘之間,村內保留著許多沖繩本島的傳統
奄美群島是鹿兒島市西南約370至560公里處的八個有人居住的島嶼(大島、喜界島、德之島、沖永良部島以及與論島以外的三個島嶼)的總稱,奄美市位於奄美大島北部的群島中心,距離鹿兒島市約383公里,面積308.33平方公里,南臨太平洋,北臨東海。 奄美市約佔全島面積的40%,包括作為核心城市發揮作用的名
和泊町位於鹿兒島縣南部、沖永良部島東半部,面積40.37 平方公里;沖永良島曾經屬於琉球王國(1266-1609),至今仍與沖繩有著深厚的聯繫,琉球文化在日常生活和文化中依然強烈存在,1609年,隨著薩摩藩對琉球的統治,本島成為薩摩藩的直轄領地,薩摩藩的直接統治持續了260年,直到1871年廢除封建
伊江村位於沖繩本島北部本部半島西北方約9公里處,是一島一村的農漁村,從本部港搭乘汽車渡輪約30分鐘即可抵達,因此作為「當天往返的離島」受到關注。本島東西長8.4公里,南北長3公里,總面積 22.75 平方公里,週長22.4公里,北海岸全是高約60公尺的懸崖,南海岸多為沙地。海拔172m的古生代燧石城
石垣市位於沖繩縣.日本列島最南端的城市,擁有廣闊的海洋和多樣化的自然環境,陸地和海洋珍稀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距離那霸市約 410 公里,距離東京約 1,960 公里,由11個有人居住的島嶼組成的八重山群島的中心城市,是一座邊境城市,包括台灣和東南亞國家在內的亞太地區廣泛開放的位置,面積229 平方公
今歸仁村位於沖繩本島北端本部半島東北邊,距那霸市以北約85公里,北臨東海,跟古宇利島相隔1.5公里。村莊的南側,以乙羽岳(海拔約275公尺)為中心,呈東西向延伸的山脈,從山腳開始,地形向北、向東緩坡,地形更加平坦,村莊周圍耕地不斷擴大。 村內河流有流經村中心注入東海的大井川(二級河流)和流經今歸仁
渡名喜村位於那霸市西北方58公里處,面積3.87平方公里,由兩個島嶼組成,渡名喜島和無人島入砂島,渡名喜島是一座新月形小島,週長12.5公里,是沖繩縣最小以及日本第二小的自治市,島內朝東,北部是起伏的丘陵,南部是石灰岩裸露的山區,東南部是懸崖峭壁,村落集中在南北山丘之間,村內保留著許多沖繩本島的傳統
奄美群島是鹿兒島市西南約370至560公里處的八個有人居住的島嶼(大島、喜界島、德之島、沖永良部島以及與論島以外的三個島嶼)的總稱,奄美市位於奄美大島北部的群島中心,距離鹿兒島市約383公里,面積308.33平方公里,南臨太平洋,北臨東海。 奄美市約佔全島面積的40%,包括作為核心城市發揮作用的名
和泊町位於鹿兒島縣南部、沖永良部島東半部,面積40.37 平方公里;沖永良島曾經屬於琉球王國(1266-1609),至今仍與沖繩有著深厚的聯繫,琉球文化在日常生活和文化中依然強烈存在,1609年,隨著薩摩藩對琉球的統治,本島成為薩摩藩的直轄領地,薩摩藩的直接統治持續了260年,直到1871年廢除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