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一個人的成本 VS 年化報酬8%的市值型ETF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最近看大盤績效這麼好,又看到有人討論有小孩的人每個月會花多少錢,突然在思考如果把養小孩的錢換成投資大盤,那績效哪個好呢?

以下純粹以投資人的角度去理性計算,不考慮生命的對國家和家庭的價值,希望不要對我有道德批判。

假設養育一個人到大學畢業由0歲到22歲需要花費500萬,對比於投資大盤的話,相當於把這筆錢分成22年每月定期定額投入"年化報酬8%的市值型ETF"。用貸款試算的網站試算,還款年限22年利率8%,相當於每月付出金額40,309 元,22年後總投入500萬資產會變成10,641,576元。這筆錢如果再以年化報酬8%的單利計算,每年約有851,326元的利息收入。

依照主計處的薪情平臺查詢111年的資料,年薪851,326元是在年齡未滿25歲之受僱員工中的前20~30%,很殘忍的說如果一個人畢業後前幾年的年薪少於851,326元的話,績效是輸給投資市值型ETF。但是人的薪資是會成長的,所以也不能說前幾年輸就不值得投資,只是10,641,576元若再用"8%的複利計算",每年報酬也會增加,如果說薪資成長又小於8%的話,還是贏不了10,641,576元的市值型ETF。

以上計算可以看出年化報酬8%的市值型ETF是很可怕的,另外也可以理性思考投資一個人的養育成本與投資大盤的機會成本差別多大。


PS. 以上計算不考慮通膨,所以若用現在的報酬來當未來開銷花費會有所低估。

avatar-img
0會員
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e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到證交所網站的臺灣50指數歷史資料(https://www.twse.com.tw/en/indices/ftse/tai50i.html)抓取,程式碼如下: import requests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
近來看到有位教授出書推廣市值型ETF,但他不推薦槓桿ETF。他說根據"Leveraged ETFs: A risky double that doesn't multiply by two"這篇論文的模擬結果,雖然兩倍槓桿承受了兩倍風險,但是獲利卻只有1.5倍,所以不推薦買槓桿ETF。 讓我有
先用yfinance抓取0050由2014-11-01到2024-11-01的股價,程式碼如下: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yfinance as yf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df_0050 = yf.download("005
我發現很少有直接抓取「台灣發行量加權股價報酬指數」的方法,所以自己用Python寫一個到證交所抓取到由起始年月(程式碼是2014年11月)到目前的「台灣發行量加權股價報酬指數」。詳細程式碼在ㄗㄨ下面,至於什麼是「台灣發行量加權股價報酬指數」,簡單說就是股息再投入的加權指數。 「台灣發行量加權股價報
到證交所網站的臺灣50指數歷史資料(https://www.twse.com.tw/en/indices/ftse/tai50i.html)抓取,程式碼如下: import requests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
近來看到有位教授出書推廣市值型ETF,但他不推薦槓桿ETF。他說根據"Leveraged ETFs: A risky double that doesn't multiply by two"這篇論文的模擬結果,雖然兩倍槓桿承受了兩倍風險,但是獲利卻只有1.5倍,所以不推薦買槓桿ETF。 讓我有
先用yfinance抓取0050由2014-11-01到2024-11-01的股價,程式碼如下: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yfinance as yf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df_0050 = yf.download("005
我發現很少有直接抓取「台灣發行量加權股價報酬指數」的方法,所以自己用Python寫一個到證交所抓取到由起始年月(程式碼是2014年11月)到目前的「台灣發行量加權股價報酬指數」。詳細程式碼在ㄗㄨ下面,至於什麼是「台灣發行量加權股價報酬指數」,簡單說就是股息再投入的加權指數。 「台灣發行量加權股價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人的一生,時間是有限的,當我們將寶貴的時間與精力用於投資,其實這不是投資,而是另一項工作。美好的人生回憶與經驗,是需要時間創造的。你的錢應該被用來當成一種創造理想生活的工具,你的人生究竟想要什麼?你想在這個世界推動什麼價值觀? 購買S&P 500指數型基金(S&P 500 index fu
Thumbnail
無論你是從何種背景進入股市,都不需要擔心本金少而影響初心。實際上,本金少反而有利於練習投資技能,因為可以避免因為巨大虧損而失去判斷,並且能夠校正投資心態,迎接未來投入更大本金的挑戰。請珍惜每一分錢,其價值遠比你想像中的大。
Thumbnail
先前我也有看過幾次安心大叔的節目與文章分享,安心大叔分享了他的投資歷程。 許多投資高手建議他選擇市值型報酬,但他發現自己無法長期持有,最終選擇了高股息ETF,甚至併行兩者都買我全要的概念,並且還衍伸KD大法,這樣的指標則時進場。 然後這篇文章由小資YP的FB發文的重點彙整,提到反映出人們對風險資
Thumbnail
經濟長期的趨勢是在波動中不斷向上成長 跟隨長期經濟成長,採取價值投資。 經濟因素主宰了長期股票報酬,長期投入並持有,從企業未來所創造的獲利中,保證分得自己合理的那一份利潤,這是投資股票成功機率最高的方法,一輩子只需要富有一次就夠了,那為何不選擇機率最高的辦法?慢慢穩定致富。 想要投資成功就
Thumbnail
指數化投資是一種被廣泛認可的長期投資策略,假設年化報酬率為7.2%,大約可以每10年使資產翻倍。這意味著,如果在35歲時投入900萬台幣,到55歲時大約可以增值到3600萬台幣,而到65歲時則可以增值到約7200萬台幣。然而,這種投資策略在現實應用中面臨諸多挑戰,尤其是資金的初始投入和資金的使用時機
Thumbnail
我計劃在這個系列分享一些關於投資的思考,一些變中的不變,一些底層邏輯,一些可以穿越時空的通則。 當時懷孕30周,本來只是想累積一些作品,保持金融市場的熟悉度,讓我回到職場時,有些東西拿的出手。 但寫著寫著,慢慢寫出心得,寫出一個小事業。 在煩躁疲勞的育兒日常裡,寫作和分享成為黑
Thumbnail
討論區內有用戶建議每月存2萬ETF三年後,獲得本金100萬,再轉投300%飆股,最終滾至1000萬。然而,多數人認為此方法風險極高,並批評這種投資策略近似賭博,忽略風險與現實性,應更謹慎投資。
Thumbnail
00936公告配息,盤中溢價將近6%。 投資人:老子有錢,買貴有何妨?  
Thumbnail
我個人投資半年的經驗就是不管大盤高低位階,持續投入堆積單位張數即可! 原因一:不管如何去抓價位?錢在銀行待存著也沒有效益?不是嗎? 原因二:投資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已,為了盯盤勿略生活品質跟家人相處的時間,何不定期定額買進! 原因三:專注本業多點資金讓生活所需跟投資資本雄厚些,投入被動型的大盤基
Thumbnail
人的一生,時間是有限的,當我們將寶貴的時間與精力用於投資,其實這不是投資,而是另一項工作。美好的人生回憶與經驗,是需要時間創造的。你的錢應該被用來當成一種創造理想生活的工具,你的人生究竟想要什麼?你想在這個世界推動什麼價值觀? 購買S&P 500指數型基金(S&P 500 index fu
Thumbnail
無論你是從何種背景進入股市,都不需要擔心本金少而影響初心。實際上,本金少反而有利於練習投資技能,因為可以避免因為巨大虧損而失去判斷,並且能夠校正投資心態,迎接未來投入更大本金的挑戰。請珍惜每一分錢,其價值遠比你想像中的大。
Thumbnail
先前我也有看過幾次安心大叔的節目與文章分享,安心大叔分享了他的投資歷程。 許多投資高手建議他選擇市值型報酬,但他發現自己無法長期持有,最終選擇了高股息ETF,甚至併行兩者都買我全要的概念,並且還衍伸KD大法,這樣的指標則時進場。 然後這篇文章由小資YP的FB發文的重點彙整,提到反映出人們對風險資
Thumbnail
經濟長期的趨勢是在波動中不斷向上成長 跟隨長期經濟成長,採取價值投資。 經濟因素主宰了長期股票報酬,長期投入並持有,從企業未來所創造的獲利中,保證分得自己合理的那一份利潤,這是投資股票成功機率最高的方法,一輩子只需要富有一次就夠了,那為何不選擇機率最高的辦法?慢慢穩定致富。 想要投資成功就
Thumbnail
指數化投資是一種被廣泛認可的長期投資策略,假設年化報酬率為7.2%,大約可以每10年使資產翻倍。這意味著,如果在35歲時投入900萬台幣,到55歲時大約可以增值到3600萬台幣,而到65歲時則可以增值到約7200萬台幣。然而,這種投資策略在現實應用中面臨諸多挑戰,尤其是資金的初始投入和資金的使用時機
Thumbnail
我計劃在這個系列分享一些關於投資的思考,一些變中的不變,一些底層邏輯,一些可以穿越時空的通則。 當時懷孕30周,本來只是想累積一些作品,保持金融市場的熟悉度,讓我回到職場時,有些東西拿的出手。 但寫著寫著,慢慢寫出心得,寫出一個小事業。 在煩躁疲勞的育兒日常裡,寫作和分享成為黑
Thumbnail
討論區內有用戶建議每月存2萬ETF三年後,獲得本金100萬,再轉投300%飆股,最終滾至1000萬。然而,多數人認為此方法風險極高,並批評這種投資策略近似賭博,忽略風險與現實性,應更謹慎投資。
Thumbnail
00936公告配息,盤中溢價將近6%。 投資人:老子有錢,買貴有何妨?  
Thumbnail
我個人投資半年的經驗就是不管大盤高低位階,持續投入堆積單位張數即可! 原因一:不管如何去抓價位?錢在銀行待存著也沒有效益?不是嗎? 原因二:投資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已,為了盯盤勿略生活品質跟家人相處的時間,何不定期定額買進! 原因三:專注本業多點資金讓生活所需跟投資資本雄厚些,投入被動型的大盤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