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碩博士生:研究專案的關鍵,不是方法,而是心態】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碩博士的研究生涯中,工作效率與成果的好壞,往往取決於你對一個專案的態度。你可能發現,當你真正喜歡一個研究工作時,方法並不是刻意尋找出來的,而是自然而然地從熱情中迸發出來;而當你不喜歡一個任務時,無論有多精巧的工具或方法,最終都只是為了「應付了事」。


這就是心態對研究工作產生的深遠影響。


1. 當你喜歡一個研究專案,你會主動找到更好的方法

• 主動性與創造力爆發

當你對研究主題充滿興趣時,你不僅願意花時間深入了解,還會不斷地思考:「有沒有更好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 你可能會主動學習新的分析工具,嘗試更有挑戰性的數據處理方式。

• 你會樂於閱讀相關文獻,甚至會超出計畫需求地擴展研究範圍。

• 不計較效率,專注於提升品質

喜歡一項工作時,你不再執著於「如何最快完成」,而是投入到「如何做得更好」的探索中。例如:

• 在實驗設計中,不只追求可行性,還會考慮是否能更全面地檢驗假設。

• 在撰寫論文時,會花額外時間完善圖表設計,讓結果更直觀清晰。

• 持續改善與迭代

當你真正熱愛某個研究專案時,哪怕進展緩慢,也不會輕易放棄。你會反覆調整方法,因為你知道每一次嘗試都能讓成果更接近完美。


2. 當你不喜歡一個任務,所有方法都只是為了「應付」

• 僅僅完成最低標準

當你不喜歡某個專案時,所有行動的核心目標就是「完成它,然後擺脫它」。

• 方法的選擇通常僅限於最簡單、最省力的選項。

• 你可能會避免深入探索,只求把基本任務完成,而不關心最終結果是否優秀。

• 缺乏創意與精益求精的動力

不喜歡的工作,讓人難以全情投入。即使有改進的空間,也會覺得「這樣就夠了」。這種敷衍心態會讓研究變得毫無樂趣,甚至導致結果質量低下。

• 對錯誤容忍度下降,情緒化處理

當你不喜歡某個專案時,任何小問題都可能成為抱怨的理由,甚至會因為一點挫折就選擇放棄,缺乏持續改進的毅力。


3. 喜歡與否,如何影響研究結果?


碩博士生的研究工作通常是長期而高強度的,這種環境下,對工作的態度將直接影響你的成效:

• 熱愛的專案,能激發潛力:你可能會比原計畫花更多時間與精力,但最終的成果往往遠超預期。

• 厭倦的專案,容易出現短視行為:即使完成了,結果可能缺乏深度,導致後續發展受限。


4. 如何在研究中找到「喜歡」的感覺?


並非所有專案都讓人一開始就滿懷熱情,但以下幾點能幫助你逐漸喜歡上你的工作:


📍 連結目標與意義

問自己:「這個專案能為我的學術發展或職業規劃帶來什麼幫助?」當你找到工作的意義時,會更容易投入其中。


📍 為自己創造小挑戰

即使是看似無聊的工作,也可以為自己設定更高的標準。例如:「能否在數據分析中找到新的模式?」或者「能否讓報告中的視覺化呈現更精美?」這些挑戰能讓你感到成就感。


📍 培養好奇心,深入了解背景

主動去理解專案背後的理論與應用場景,當你掌握得越多,就越容易找到興趣點,從而更自然地喜歡上它。


📍 尋求改進與突破

即使面對不喜歡的專案,問問自己:「有什麼方法能讓這件事做得更好、更有效率?」主動的改進,能讓你找到控制感,減少排斥心理。


結論:研究的質量來自於你的態度


在碩博士的學術生涯中,方法固然重要,但它們的效率與效果,往往來自你對工作的熱情。當你喜歡一個專案,方法會隨之而來,並且自然更有創造力與深度;當你不喜歡一個任務,方法就會淪為應付,難以創造真正有價值的成果。


如果目前的工作讓你感到枯燥,試著重新定義它的意義,並從中找到讓自己感興趣的角度。畢竟,態度決定了不僅是研究的結果,還決定了你在學術旅程中的成長與收穫。

avatar-img
531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碩博士生的學術生涯中,嫉妒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情緒。當你看到同門成功發表高影響因子的論文、在國際會議中受人矚目,或者拿到令人羨慕的學術機會時,內心的嫉妒可能悄然升起,讓你既羨慕又不安。 然而,嫉妒並不是弱點,更不是羞恥的情緒。它其實是一種指南針,指向了你真正渴望的東西。它提醒你:「這是你想要的
身邊總有幾個「脆友」,不管我發什麼文,他們都一定會按讚。雖然按讚這件事,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沒那麼重要,但每次看到他們的支持,我總會覺得內心暖暖的,這種默默的互動,讓人感受到一種舒服又特別的連結。 1. 按讚,是一種小而確定的支持 在日常的社交媒體上,脆友的每一個讚,就像是在說:「我有看
作為一名機器學習碩博士生,你的生活可能充滿了訓練模型的長時間等待、GPU 的卡頓、失控的超參數調整,甚至無窮無盡的 Debug。這些日常的壓力,難免會影響你的情緒,而與伴侶的爭吵也變得在所難免。 但即便如此,親密關係的穩定仍然能為你在學術研究中提供巨大支持。而我發現,長期穩定的親密關係
作為一名 UCLA 的博士後研究員,我經常會接觸研究實習生,協助他們進行學術研究和實驗項目。這段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選對研究實習生,比花大量時間去指導一個不適合的人更加重要。 以下是我對兩種類型實習生的觀察: 1. 找錯實習生:耗時耗力,卻難有收穫 • 需要事無巨細地監督 有些實習
真正好的書與文章,不僅讓你閱讀時愉悅,更重要的是挑戰你的思維,讓你感到不適,甚至「傷害」你的大腦。因為只有這樣的內容,才能促使你成長與突破。以下是 5 個原因,為什麼好的內容應該讓你頭疼: 1. 打破認知的舒適圈 2. 促使你深度思考 3. 帶來情緒上的衝擊 4. 幫助你建構新知識體
在統計學、數據科學和商業分析中,預測技術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它們幫助我們利用現有的數據,推測未來的可能走向。以下介紹 10 種常見的預測方法及其特點,幫助你選擇最適合的工具來解決問題: 1. 趨勢分析(Trend Analysis) • 概念:通過分析歷史數據,找出長期的模式或趨勢。 •
在碩博士生的學術生涯中,嫉妒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情緒。當你看到同門成功發表高影響因子的論文、在國際會議中受人矚目,或者拿到令人羨慕的學術機會時,內心的嫉妒可能悄然升起,讓你既羨慕又不安。 然而,嫉妒並不是弱點,更不是羞恥的情緒。它其實是一種指南針,指向了你真正渴望的東西。它提醒你:「這是你想要的
身邊總有幾個「脆友」,不管我發什麼文,他們都一定會按讚。雖然按讚這件事,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沒那麼重要,但每次看到他們的支持,我總會覺得內心暖暖的,這種默默的互動,讓人感受到一種舒服又特別的連結。 1. 按讚,是一種小而確定的支持 在日常的社交媒體上,脆友的每一個讚,就像是在說:「我有看
作為一名機器學習碩博士生,你的生活可能充滿了訓練模型的長時間等待、GPU 的卡頓、失控的超參數調整,甚至無窮無盡的 Debug。這些日常的壓力,難免會影響你的情緒,而與伴侶的爭吵也變得在所難免。 但即便如此,親密關係的穩定仍然能為你在學術研究中提供巨大支持。而我發現,長期穩定的親密關係
作為一名 UCLA 的博士後研究員,我經常會接觸研究實習生,協助他們進行學術研究和實驗項目。這段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選對研究實習生,比花大量時間去指導一個不適合的人更加重要。 以下是我對兩種類型實習生的觀察: 1. 找錯實習生:耗時耗力,卻難有收穫 • 需要事無巨細地監督 有些實習
真正好的書與文章,不僅讓你閱讀時愉悅,更重要的是挑戰你的思維,讓你感到不適,甚至「傷害」你的大腦。因為只有這樣的內容,才能促使你成長與突破。以下是 5 個原因,為什麼好的內容應該讓你頭疼: 1. 打破認知的舒適圈 2. 促使你深度思考 3. 帶來情緒上的衝擊 4. 幫助你建構新知識體
在統計學、數據科學和商業分析中,預測技術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它們幫助我們利用現有的數據,推測未來的可能走向。以下介紹 10 種常見的預測方法及其特點,幫助你選擇最適合的工具來解決問題: 1. 趨勢分析(Trend Analysis) • 概念:通過分析歷史數據,找出長期的模式或趨勢。 •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1. 認為研究計畫要麼成功,要麼失敗: - 許多研究生在開始一個研究計畫時,常常認為這個計畫只有兩種結果:成功或者失敗。然而,現實情況中,研究計畫的成敗往往不是如此簡單。研究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阻力和挑戰,同時也會有各種誘因和機會出現。重要的是在過程中不斷調整和改進,而不是僅僅看重最終結果。
1. 全面理解研究工作的不同階段: - 研究工作通常可以分為八個主要階段:A. 問題提起(思考等級),B. 探檢(經驗等級),C. 觀察(經驗等級),D. 發想(思考等級),E. 採取假說,推論(思考等級),F. 實驗計畫(經驗等級),G. 觀察(經驗等級),H. 檢證(思考等級)。每個階段
1. 只專注於研究技術,忽視科學家的全方位技能: - 這類學生往往只關注實驗和研究,對於技術層面的深入探討有極大的熱情。然而,他們忽略了科學家日常工作中的其他重要部分,例如組織管理、人員招聘、研究方向的選擇和實驗室的運營。這些技能對於成為一名全面的科學家至關重要。如果只具備技術能力,將來在科
1. 過度堅持自己的審美觀念: - 當你堅持只從個人審美角度評價事物,可能會忽略其他重要的學術或實際標準。例如,您可能認為某個研究方法不夠「美」而拒絕採用,這可能導致錯失更好的研究成果。同樣地,在選擇研究課題時,如果過於偏重自己的興趣而忽視了其實際應用價值,可能會影響你在學術界的影響力和發展。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事情因社會的變化需要持續學習與練習新的工具。在過去的世代,或許可以在五年內學習一項技能並持續使用,但現在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的知識與背景。筆者與同世代的博士以及有業界經驗的朋友,都會先以國立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做起,對於學校來說,這有助於讓學生了解進入業界的一些經驗。在學術研究上,也會
學術工作最有趣的地方, 就是可以去研究各式各樣有趣的現象。 剛開始念博士, 基本上只能去解其他人提出的問題, 而貢獻也就是技術上又做得難一點。 博士畢業後, 托老闆的福, 有一個好的研究環境, 有充足的時間去探索各種, 由生成式AI引發的一系列資
Thumbnail
在職碩士班的學生選擇與工作相關的研究題目具有優勢,然而從職場經驗中挖掘研究問題也面臨挑戰。本文提供了六種方法幫助學生確定研究問題,並提供了確定研究品質的特徵。
Thumbnail
研究生寫論文的獨特心路歷程,包括選擇指導教授的趣聞軼事、與指導教授的交手紀事,以及最後的口試心得。文章從幽默機智的角度描述了研究生打磨自己的過程。
考在職專班是自己的人生規劃之一,只是不知道這一天會這麼快到來,不曉得自己的衝動是好還是不好。 現在的我,很喜歡研究所科系,但心裡面總是會擔心,不知道會不會失敗、英文作文好難,所以有時候都會逃避讀書,但深深了解只有去克服困難,才能更進一步。 從現在開始,給自己的短期目標就是:考到在職專班研究所,降
1. 認為研究計畫要麼成功,要麼失敗: - 許多研究生在開始一個研究計畫時,常常認為這個計畫只有兩種結果:成功或者失敗。然而,現實情況中,研究計畫的成敗往往不是如此簡單。研究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阻力和挑戰,同時也會有各種誘因和機會出現。重要的是在過程中不斷調整和改進,而不是僅僅看重最終結果。
1. 全面理解研究工作的不同階段: - 研究工作通常可以分為八個主要階段:A. 問題提起(思考等級),B. 探檢(經驗等級),C. 觀察(經驗等級),D. 發想(思考等級),E. 採取假說,推論(思考等級),F. 實驗計畫(經驗等級),G. 觀察(經驗等級),H. 檢證(思考等級)。每個階段
1. 只專注於研究技術,忽視科學家的全方位技能: - 這類學生往往只關注實驗和研究,對於技術層面的深入探討有極大的熱情。然而,他們忽略了科學家日常工作中的其他重要部分,例如組織管理、人員招聘、研究方向的選擇和實驗室的運營。這些技能對於成為一名全面的科學家至關重要。如果只具備技術能力,將來在科
1. 過度堅持自己的審美觀念: - 當你堅持只從個人審美角度評價事物,可能會忽略其他重要的學術或實際標準。例如,您可能認為某個研究方法不夠「美」而拒絕採用,這可能導致錯失更好的研究成果。同樣地,在選擇研究課題時,如果過於偏重自己的興趣而忽視了其實際應用價值,可能會影響你在學術界的影響力和發展。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事情因社會的變化需要持續學習與練習新的工具。在過去的世代,或許可以在五年內學習一項技能並持續使用,但現在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的知識與背景。筆者與同世代的博士以及有業界經驗的朋友,都會先以國立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做起,對於學校來說,這有助於讓學生了解進入業界的一些經驗。在學術研究上,也會
學術工作最有趣的地方, 就是可以去研究各式各樣有趣的現象。 剛開始念博士, 基本上只能去解其他人提出的問題, 而貢獻也就是技術上又做得難一點。 博士畢業後, 托老闆的福, 有一個好的研究環境, 有充足的時間去探索各種, 由生成式AI引發的一系列資
Thumbnail
在職碩士班的學生選擇與工作相關的研究題目具有優勢,然而從職場經驗中挖掘研究問題也面臨挑戰。本文提供了六種方法幫助學生確定研究問題,並提供了確定研究品質的特徵。
Thumbnail
研究生寫論文的獨特心路歷程,包括選擇指導教授的趣聞軼事、與指導教授的交手紀事,以及最後的口試心得。文章從幽默機智的角度描述了研究生打磨自己的過程。
考在職專班是自己的人生規劃之一,只是不知道這一天會這麼快到來,不曉得自己的衝動是好還是不好。 現在的我,很喜歡研究所科系,但心裡面總是會擔心,不知道會不會失敗、英文作文好難,所以有時候都會逃避讀書,但深深了解只有去克服困難,才能更進一步。 從現在開始,給自己的短期目標就是:考到在職專班研究所,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