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精選

職涯發展|美國頂尖商學院也搶佔MIM,申請人需要知道的事?(上)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半年前,我曾經寫過 職涯發展|MIM vs MBA?為何我更推薦大學畢業生直接讀MIM? | Eve's Salon: 投資自己就是「最好的投資」,分享為什麼我認為MIM(Master in Management 管理學碩士)的價值將逐年提升,並且以MIM畢業生的角度分享「為什麼我認為MIM的性價比,會比傳統MBA更高?」

而這個趨勢也逐漸應驗。過去MIM主要由歐洲商學院佔領市場,現在越來越多美國的頂尖商學院也加入戰局。

對於想申請商學碩士的應屆畢業生(僅有0~2年全職工作經歷)而言,是個福音,代表多了「選擇」。

我過去曾在MIM和MBA之間掙扎過,對美國商學院也有過深度了解,這篇文章分享我對於美國商學院的MIM看法,以及我的申請建議。


就業市場競爭激烈,美國頂尖商學院也推針對「應屆畢業生」的MIM應對需求

MBA誕生於美國,也一直是美國各大頂尖商學院的「金字招牌」。

過去很多歐洲商學院推出「specialized masters」以針對多元化的學生需求時,這些美國商學院幾乎都「毫無動作」。因此在過去,你會注意到應屆畢業生去讀「商學碩士」(比如行銷、金融、人力資源),大部分會選擇去歐洲。能去到美國就讀商學院的,都是入社會後,獲得申請MBA最低的「三年工作經驗門檻」,才有資格。

情況在近五年「有了翻轉」,商學院逐漸意識到學生的背景組成「越來越固化」,主要來自於「經濟、金融」背景,且大部分畢業生出路過於單一,大多為管顧業、金融業。因此為了「鼓勵學生勇於創新」,也為了在更多產業「提前佈局人才」,許多美國頂尖商學院(M7)開啟了「deferred MBA program」,讓大四在讀學生「提前獲得MBA門票」,2-5年之後再入學。例如哈佛商學院的「2+2」、史丹佛商學院的deferred enrollment、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的Chicago Booth Scholars Program、西北大學凱洛商學院的Kellogg Future Leaders...讓錄取生能因為擁有MBA的安全網,在延遲就讀期間能更「大膽創業或是嘗試新領域」。

如今,這些美國頂尖商學院在尚未有很多「過去錄取deferred MBA」的大學生回流入學的時候,直接開立面向「應屆畢業生」的MIM,我認為有幾點原因:

  1. 回流率「不如預期」,過去幾年經濟環境不好,就讀MBA又是一個「巨大的投資」,這些原本錄取deferred MBA的同學,可能因為自身財務狀況,而持續不入讀。
  2. 美國本土經濟差,更多大學畢業生難以找到工作,期望透過「升學」加強市場競爭力的需求增大。
  3. Z世代希望「加快職涯發展速度」,不滿足於工作幾年之後讀MBA才能「爬升一個台階」,他們希望現在就儲備「更多競爭力」。
  4. 商學院拓展「收入來源」,以抵抗MBA可能減少的生源(就業市場不樂觀,衝擊MBA畢業生就業數據,影響來年招生)。


只能說,商學院「也是要賺錢的」,從他們的招生動態,也可以窺探出目前的經濟形勢與就業市場變化。


美國哪些商學院推出MIM?與歐洲MIM的差異?

這邊分享能夠與歐洲頂尖商學院如INSEAD、LBS對標的MIM program。目前美國有兩個M7商學院推出MIM,分別是Kellogg和Chicago Booth。

Kellogg(Northwestern University) 西北大學凱洛商學院

raw-image

小班級:Kellogg MIM在我2021年申請海外商學院時,只開放給西北大學本校學生申請,2022年開始開放給其他學校及國際學生申請。雖然如此,從目前釋出的招生影片來看,班級人數應該落在50~60人。與其他學校的MIM相比(~150人),屬於迷你cohort。

高性價比:作為M7商學院之一,MIM的同學依然可以利用Kellogg強大的金字招牌、緊密的校友網路,在就業市場取得優勢。

用一年時間,就能把「Kellogg」的招牌寫在自己的履歷裡。且大多數師資與MBA重疊。一年時間代表學費也為「傳統兩年制MBA」的一半,非常有「性價比」。

MBA預錄門票:畢業成績前25%的同學能自動獲得Kellogg一年制MBA錄取。從這點可以看出,Kellogg對自家MIM的定位應該是「MBA的預科」。MBA依然才是Kellogg的重點項目。因此我對於Kellogg是否能提供tailored solution給MIM的學生來應對就業市場的挑戰,存在「疑慮」。

MIM官網連結:Master in Management | Kellogg School of Management | Kellogg School of Management



Chicago Booth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

raw-image

競爭較小(僅限前幾年):Booth的MIM今年(2024年)才有第一批學生入學,許多人還不知道Chicago Booth新設立了Program,因此可以預測頭三年的「競爭人數」會比其傳統MBA來的「小一些」。

高性價比:Chicago Booth同樣作為M7商學院,一樣具有「品牌效應」及強大的校友網路,對於申請工作是一大助力。

許多雇主可能也還不知道Chicago Booth增加了MIM Program,因此「求職可能有驚喜」。各大公司HR會認「Booth」這塊招牌而不會計較是MIM還是MBA。

能選擇「專修」,並和MBA一起上課:上完商學的「通識課程」之後,學生可以根據「職業傾向」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課程。總共有5種專業可選擇,分別是:Analytics, Entrepreneurship, Finance, Marketing, 和 Strategic Management,並且是直接與MBA上課。目前只有Booth的MIM才有這樣的學程設計。

只收「非Business背景的學生」:如果你的大學已經修讀的是「商學」,那麼就不符合申請資格。目前只有Booth有這樣的限制!

因此Booth MIM的定位是比較明確的,是幫助「非商科背景」的應屆畢業生,更好的儲備就業競爭力。與其他美國和歐洲的MIM有顯著不同。

MIM官網連結:Master in Management Program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Booth School of Business



與歐洲MIM的有哪些差異?

相同點:

  1. 針對大學畢業生及少於兩年全職工作經驗者,提供更好銜接職場的商業知識與技能。
  2. 項目時長同為「十個月」,學費都為其傳統MBA的一半,但依然享有MBA的師資
  3. 商學院品牌效應強大,對於學生的履歷是「一大助力」


差異點:

  • 美國的學雜費更高(美國大約為10萬美金(320萬台幣);歐洲大約為7.7萬歐元(260萬台幣),參考下圖)
  • 美國MIM學生「多元組成」不如歐洲,美國本土學生居多
  • 個別學校為了凸顯「市場差異」,有自己的「申請資格限制」與「獨特的課程設計」,因此申請前做好功課,免得「浪費申請費用」很重要。





下一篇文章會分享,基於以上分析,我有怎樣的申請建議?

如果你想要我針對「你的個人情況,進行選校分析」、「了解MIM的就讀體驗」(本人為INSEAD MIM畢業生),可找我進行付費諮詢:https://calendly.com/eveliu0829/1v1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雖然現在流行「斜槓」,什麼領域都沾一點。但是當我深入開始鑽研寫作之後,我才發現「深度比廣度」難一萬倍,並且足夠的深度才是「人與人拉開差距的關鍵」,你在社會上才有「讓人留下記憶」的焦點,也會行走的更有底氣。
許多學生在面對挑戰時,因為對於規則的過度重視而不敢行動。然而,真正的世界是靈活且充滿機會的。本文分享了個人在職場中的經歷與思考,發現「世界是軟的」,強調了打破固有規則及創造新規則的重要性。同時,探討瞭如何將周遭事物視為資源,並在獨立思考中尋找自我成長的機會,從而真正掌握人生。
很多找我諮詢過的同學,問過我這個問題,「現在就讀的科系不喜歡、看不到好的就業前景,怎麼辦?我應該現在轉系嗎?」我在選擇科系時也猶豫了很久,當時我的心頭有兩個選項——一是傳媒,二是商學。我內心更傾向於「傳媒」,然而我自知畢業後更有「錢途」的科系應該是「商學」,因此填寫志願時,我違背了自己的內心...
在這篇文章中,我探討數位遊牧生活方式的心態挑戰,為何有些人在追求該生活時,卻感到不如預期快樂。透過分析不同人格特質,如對不確定性的容忍度、創造力以及把人生視為遊戲的心態,揭示數位遊牧並非適合每個人。擁有正確的心態和適當的準備,是成功融入這種自由但充滿挑戰的生活方式的關鍵。
很多人與我抱怨現在的工作「沒意義」。我覺得「沒意義」是相對抽象的概念,需要具體剖析。什麼是「工作的意義」?我認為對Z世代而言,這個意義感指的是「能對我個人成長有幫助」,或是「對社會產生實質正向改變」的事情。也就是,你付出的時間與精力,需要有「精神滿足」,而不只是「單純的金錢回報」。
看過我的「背景介紹」的人應該會發現,我的成長過程大部分時間不在台灣,再加上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我進行了將近5年的社群媒體戒斷,因此我也不是這麼「為人所知」,因此當我將我的作品及出版計畫書,遞給主流的各大出版社後,不出所料的「石沈大海」。然而,別人越看不起我,我就越有動力...
雖然現在流行「斜槓」,什麼領域都沾一點。但是當我深入開始鑽研寫作之後,我才發現「深度比廣度」難一萬倍,並且足夠的深度才是「人與人拉開差距的關鍵」,你在社會上才有「讓人留下記憶」的焦點,也會行走的更有底氣。
許多學生在面對挑戰時,因為對於規則的過度重視而不敢行動。然而,真正的世界是靈活且充滿機會的。本文分享了個人在職場中的經歷與思考,發現「世界是軟的」,強調了打破固有規則及創造新規則的重要性。同時,探討瞭如何將周遭事物視為資源,並在獨立思考中尋找自我成長的機會,從而真正掌握人生。
很多找我諮詢過的同學,問過我這個問題,「現在就讀的科系不喜歡、看不到好的就業前景,怎麼辦?我應該現在轉系嗎?」我在選擇科系時也猶豫了很久,當時我的心頭有兩個選項——一是傳媒,二是商學。我內心更傾向於「傳媒」,然而我自知畢業後更有「錢途」的科系應該是「商學」,因此填寫志願時,我違背了自己的內心...
在這篇文章中,我探討數位遊牧生活方式的心態挑戰,為何有些人在追求該生活時,卻感到不如預期快樂。透過分析不同人格特質,如對不確定性的容忍度、創造力以及把人生視為遊戲的心態,揭示數位遊牧並非適合每個人。擁有正確的心態和適當的準備,是成功融入這種自由但充滿挑戰的生活方式的關鍵。
很多人與我抱怨現在的工作「沒意義」。我覺得「沒意義」是相對抽象的概念,需要具體剖析。什麼是「工作的意義」?我認為對Z世代而言,這個意義感指的是「能對我個人成長有幫助」,或是「對社會產生實質正向改變」的事情。也就是,你付出的時間與精力,需要有「精神滿足」,而不只是「單純的金錢回報」。
看過我的「背景介紹」的人應該會發現,我的成長過程大部分時間不在台灣,再加上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我進行了將近5年的社群媒體戒斷,因此我也不是這麼「為人所知」,因此當我將我的作品及出版計畫書,遞給主流的各大出版社後,不出所料的「石沈大海」。然而,別人越看不起我,我就越有動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從全球Top商學院INSEAD畢業後,我在新加坡一家專注於醫療領域的管理顧問公司(management consulting) 擔任商業分析師。管顧業高強度、快節奏的工作內容,讓我在很短時間內,就實現從「懵懂的畢業生」到「嫻熟職場人」的蛻變。
Thumbnail
我曾經在職場巔峰時,放下工作去了紐西蘭唸Full Time MBA (企管碩士研究所)。由於那兩年所學的現代管理知識,大部份我已經在亞洲商場實際運用多年,我因而沒有真正的用心學習。 取得學位的當下,覺得自己其實沒有吸取太多的新知。反而,我的同學,個個學得一身本領,簡直是脫胎換骨,也幾乎每個人都拿到
Thumbnail
昨天是我碩士母校INSEAD(歐洲工商管理學院)第四屆MIM的畢業典禮,作為INSEAD MIM第二屆的畢業生,見證MIM從第一屆不到100人,到第四屆接近200人的規模,及逐步擴大的知名度,我大膽預測MIM會逐漸比MBA價值更高。以下是我的分析: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分享者描述了她選擇在INSEAD(歐洲工商管理學院)修讀MIM(Master in Management)的經歷,透過在法國、新加坡、阿聯酋和美國等多個國家的學習心得,她對於跨文化溝通、價值觀自由的體悟,以及對職業選擇、人生活法的觀察。
如果決定來美國念碩士, 現在應該先去Linkedin 收集與碩士Program相關的Junior position, 對業界目前要怎樣的人有個概念。 這樣你在選Master的課時, 才會聚焦到業界要的技能, 到時候找工作才會被業界覺得「適合」。 一個領域美國前20
Thumbnail
從職場回到校園,EMBA讓作者遇到了很多出色的同學,分享了他們豐富的經驗和想法。文章表達了作者對這些同學的感激之情,同時也展望了自己在學習和職場上的期許。
Thumbnail
畢業自哪個學校,與此人之後的成就沒有關聯。過去我們以為要進入大公司、大平臺,才能更好的發揮個人價值,在科技的不斷進步與自媒體的潮流湧動下,有了更多樣化的自我實現的方式。時代風向改變,學歷不代表「成功的萬靈丹」。
圖 : 開南大學商學院EMBA學分班全年度招生 執行長李宗耀表示,歡迎社會精英前來就讀。(圖/開南大學提供) 【李婉如/ 報導】想在職場中不被淘汰,「終身學習」就是最好的選擇。想隨時保有戰鬥力,提升進階專業度的高階人才,自我提昇的最好方式,就是進入EMBA(Executive MBA)或MBA
Thumbnail
Fashion Entrepreneurship時尚創業- 是近幾年歐美時尚學院逐漸開設的新興學程。然而,大多數想出國讀書的人都會問一個問題:出國唸書是值得投資的嗎?我的答案是:值得!當然這只是我就個人的經驗下的結論。其實,這不一定只限於唸書,其他任何跟你未來想做的事相關的經驗,像是海外工作和生活經
Thumbnail
之前都還沒跟大家好好自我介紹,我是今年 2023 政大 MBA 畢業的,跟大家一樣是職場新鮮人,理跨商的商管碩士畢業生。想想離研究所畢業也半年了,就來總結我在研究所的兩年都在幹麻,順便給想要讀研究所,特別是商學院的學弟妹們一點參考,本文將介紹商管研究所在學什麼、3個特質評估自己適不適合商管研究所。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從全球Top商學院INSEAD畢業後,我在新加坡一家專注於醫療領域的管理顧問公司(management consulting) 擔任商業分析師。管顧業高強度、快節奏的工作內容,讓我在很短時間內,就實現從「懵懂的畢業生」到「嫻熟職場人」的蛻變。
Thumbnail
我曾經在職場巔峰時,放下工作去了紐西蘭唸Full Time MBA (企管碩士研究所)。由於那兩年所學的現代管理知識,大部份我已經在亞洲商場實際運用多年,我因而沒有真正的用心學習。 取得學位的當下,覺得自己其實沒有吸取太多的新知。反而,我的同學,個個學得一身本領,簡直是脫胎換骨,也幾乎每個人都拿到
Thumbnail
昨天是我碩士母校INSEAD(歐洲工商管理學院)第四屆MIM的畢業典禮,作為INSEAD MIM第二屆的畢業生,見證MIM從第一屆不到100人,到第四屆接近200人的規模,及逐步擴大的知名度,我大膽預測MIM會逐漸比MBA價值更高。以下是我的分析: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分享者描述了她選擇在INSEAD(歐洲工商管理學院)修讀MIM(Master in Management)的經歷,透過在法國、新加坡、阿聯酋和美國等多個國家的學習心得,她對於跨文化溝通、價值觀自由的體悟,以及對職業選擇、人生活法的觀察。
如果決定來美國念碩士, 現在應該先去Linkedin 收集與碩士Program相關的Junior position, 對業界目前要怎樣的人有個概念。 這樣你在選Master的課時, 才會聚焦到業界要的技能, 到時候找工作才會被業界覺得「適合」。 一個領域美國前20
Thumbnail
從職場回到校園,EMBA讓作者遇到了很多出色的同學,分享了他們豐富的經驗和想法。文章表達了作者對這些同學的感激之情,同時也展望了自己在學習和職場上的期許。
Thumbnail
畢業自哪個學校,與此人之後的成就沒有關聯。過去我們以為要進入大公司、大平臺,才能更好的發揮個人價值,在科技的不斷進步與自媒體的潮流湧動下,有了更多樣化的自我實現的方式。時代風向改變,學歷不代表「成功的萬靈丹」。
圖 : 開南大學商學院EMBA學分班全年度招生 執行長李宗耀表示,歡迎社會精英前來就讀。(圖/開南大學提供) 【李婉如/ 報導】想在職場中不被淘汰,「終身學習」就是最好的選擇。想隨時保有戰鬥力,提升進階專業度的高階人才,自我提昇的最好方式,就是進入EMBA(Executive MBA)或MBA
Thumbnail
Fashion Entrepreneurship時尚創業- 是近幾年歐美時尚學院逐漸開設的新興學程。然而,大多數想出國讀書的人都會問一個問題:出國唸書是值得投資的嗎?我的答案是:值得!當然這只是我就個人的經驗下的結論。其實,這不一定只限於唸書,其他任何跟你未來想做的事相關的經驗,像是海外工作和生活經
Thumbnail
之前都還沒跟大家好好自我介紹,我是今年 2023 政大 MBA 畢業的,跟大家一樣是職場新鮮人,理跨商的商管碩士畢業生。想想離研究所畢業也半年了,就來總結我在研究所的兩年都在幹麻,順便給想要讀研究所,特別是商學院的學弟妹們一點參考,本文將介紹商管研究所在學什麼、3個特質評估自己適不適合商管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