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懿璇 Eve Liu-avatar-img

劉懿璇 Eve Liu

94 位追蹤者
Z世代;從小輾轉於兩岸成為「第三文化小孩」;曾赴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擔任訪問學者;香港浸會大學畢業後赴全球頂尖商學院 INSEAD攻讀管理學碩士。之後在新加坡醫療領域的管理顧問公司擔任商業分析師。現以全球公民自居,信奉「人生是來體驗的:應在生活的地方工作,而非在工作的地方生活」的理念開啟「數位遊牧」。
恭喜你發現了一個寶藏格主!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上一次參與完母校 INSEAD 的AI講座,我一直在思考怎麼消化教授所說的「大家會變成連續創業者」這句話。既然我們不需要再關注「如何高效產出」,而是「如何給出指令」,我們就更需要清楚「自己想要達成的目標」是什麼?
Thumbnail
對耶!沒錯~~就是這種感覺~~我都覺得還好是AI,不會不耐煩,也不會對我一直細化的指令感覺厭倦~要是是下屬應該早就翻白眼了😆
許多人想寫故事卻動不了筆,原因在於缺乏自信、害怕回憶過去、擔心他人眼光。文章指出,每個人都有故事,即使看似平凡,內心世界的波動、對事物的解讀與選擇都獨特而珍貴。回憶過去並非軟弱,而是建立心靈地基的過程,有助於面對未來挑戰。擔心他人眼光更是多慮,適當的自我揭露反而能增強讀者親近感,讓理念更具說服力。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浪潮下,商學院教授對AI的觀察與教學調整,以及作者對AI教育及個人品牌經營的獨到見解。文章涵蓋ChatGPT的同理心、創業成功關鍵轉變、MBA課程加入產品製作等面向,並分析傳統院校與線上教育KOL的趨同現象以及未來教育產業的發展趨勢。
Thumbnail
普通人如何建立自己的影響力?如果「影響力」、「信用」很容易取得,那麼它也不會具有如此高價值。持續的發送內容、表達自己的觀點,聽起來很容易,實則是非常「反人性」的。就如同每個人都知道「健身有益健康」,但是總是遲遲拖延去健身房的時間。因為人性喜歡「偷懶」,不擅長「堅持」。
Thumbnail
謝謝您的文章,我也是您文章中提到的種種因素,重拾寫作,加入方格子!
本文探討個人技能價值如何因應不同工作環境而改變,並以作者自身在新加坡管理顧問業的經驗為例,說明在不同團隊中,個人技能的價值和重要性會有不同的呈現。文章強調選擇工作環境時,應該考慮該環境是否能充分發揮個人優勢,而非僅追求客觀條件上的「強、厲害」。
Thumbnail
「影響力」是21世紀最有價值的東西。個人影響力越大,越不害怕「被公司/平台綁架」,你才真正獲得「自主選擇工作」的自由。為什麼?...
Thumbnail
匿名投票
我也想寫自己的故事!但我遇到的問題是..
4 個選項 · 前往投票
言之有理,謝謝分享。💐👍
AI時代不缺知識,缺的是獨特的故事,而個人故事是無法被AI複製的。建立個人品牌力是關鍵,透過長期輸出有價值的內容,累積信用和社會資本,才能提升個人價值,避免被AI取代。
Thumbnail
投票
我也想寫自己的故事!但我遇到的問題是..
4 個選項 · 前往投票
付費限定
我的商學碩士就讀於「以管顧業聞名的」INSEAD(歐洲工商管理學院),當時我是以「很肯定畢業之後想走管顧業」而申請並就讀這所學校。而我卻在得到「過去3年夢寐以求、為之努力」的夢幻工作一年後就選擇離開。學程裡的舊金山study trip為我的「職涯轉彎」埋下了種子。
Thumbnail
追求「高級感」的工作,卻忽略了銷售自己的重要性,作者反思過去的盲目,體悟到成為「獅子」而非「牛馬」的重要性。文章探討如何透過培養「必殺技」,擺脫「高薪手銬」,獲得更多自由和掌控人生的理念。
Thumbnail
想要成為什麼位置,就要將自己當作已經是那個位置的人來思考~
付費限定
把握時機比努力更重要!本文作者分享自身經驗,說明如何透過掌握優質資訊來源,在瞬息萬變的環境中,搶先一步抓住機會,創造屬於自己的藍海。
Thumbnail
只要有別人就不會是藍海,盡早開始找出自己獨特的經驗,浪來了就會有自己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