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我碩士母校INSEAD(歐洲工商管理學院)第四屆MIM的畢業典禮,作為INSEAD MIM第二屆的畢業生,見證MIM從第一屆不到100人,到第四屆接近200人的規模,及逐步擴大的知名度,我大膽預測MIM會逐漸比MBA價值更高。以下是我的分析:
MIM是Master in Management (管理學碩士)的簡稱,通常針對剛畢業的大學生,或具有少量工作經驗(0-2年)的年輕專業人士。旨在為希望加速職涯,但尚未有豐富工作經驗的人提供必要的知識和技能。
MBA是Master i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工商管理碩士),大家已耳熟能詳,針對的是期望精進商學知識、在原工作領域晉升到管理崗位的專業人士,或藉由此踏板轉行業/工作地區。通常要求申請者具有至少3年的工作經驗。
MIM平均的錄取年齡為22歲,MBA則為29歲,大家不要小看這七年的差距,INSEAD的學程非常短,只有一年。也就是說畢業時,MIM也只有23歲,MBA則為30歲。
20幾歲的精力、身體素質、試錯成本、所承擔的社會及家庭壓力,遠比30幾歲小很多,這也導致MBA畢業生更難做出「大膽的職業規劃」,大部分還是依照傳統高薪工作的排名,前往管理顧問業、投資銀行業等等,然而MIM不一樣。
從我與同儕的經驗看來,INSEAD這塊金字招牌寫在履歷上的威力,能讓我們在職業早期,就解鎖「更寶貴、更稀缺的工作機會」,快速累積第一筆財富及社會經驗,為後期做大膽的職涯嘗試,奠定良好的基礎,並且發現自己還有足夠多的精力、時間去嘗試。
要獲得巨大的回報,就要懂得利用槓桿。
MIM的學費為MBA的一半,然而師資是一樣的(學校不會為了新的學程,而去招聘新的教授,這不符合經濟效益),且同樣享有學校豐富的資源支持,甚至有資源傾斜(因為學校還在為了推廣新的學程、會盡可能的幫助學生成功)
以我而言,畢業後在新加坡的管顧工作一年就讓我賺回150萬台幣的學費。
我深深認為「年輕時,投資自己就是最好的投資」。只有提高自己的本金,才能透過複利帶來更巨大的收益,千萬不要蒙蔽於短期的利益,而忽視了長期主義的巨大回報。
雖然我不斷強調「創業思維」的重要性,然而獲取人生第一筆「夢想啟動資金」,透過在大公司工作累積,依然是最低風險、最快速的致勝策略。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如何快速擷取「真正有價值」的資訊,幫助自己做「更好決策」的判斷,至關重要。
頂尖商學院的人懂得「一個人花時間找資訊、親身試錯」,遠不如「集結眾人的經驗與智慧」來的快速,且擁有更高準確率,更有機會成功。這與只是傳統名校出身,抱著「零和賽局」思維,習慣單打獨鬥的人很不同。
及早進到頂尖商學院,等於進入一個高價值的池塘,不只是「自我價值的肯定」,裡面成員的眼界、國際觀、人脈網路,及互幫互助創造共贏的思維,能為職涯創造無限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