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我碩士母校INSEAD(歐洲工商管理學院)第四屆MIM的畢業典禮,作為INSEAD MIM第二屆的畢業生,見證MIM從第一屆不到100人,到第四屆接近200人的規模,及逐步擴大的知名度,我大膽預測MIM會逐漸比MBA價值更高。以下是我的分析:
付費限定
商科留學|MIM vs MBA?為何我更推薦大學畢業生直接讀MIM?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259 字、1 則留言,僅發佈於商科留學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Eve's Salon: 投資自己就是「最好的投資」
300會員
160內容數
恭喜你發現了一個寶藏格主!
2025/02/27
我在2021年收到「康乃爾大學應用經濟與管理學碩士」的碩士錄取。這個項目最特別的是,除了一般學校要求的履歷(CV)、申請文書(SOP)、推薦信,在你提交了Application form之後,還會收到一封關於Video Essay的邀請信...

2025/02/27
我在2021年收到「康乃爾大學應用經濟與管理學碩士」的碩士錄取。這個項目最特別的是,除了一般學校要求的履歷(CV)、申請文書(SOP)、推薦信,在你提交了Application form之後,還會收到一封關於Video Essay的邀請信...

2025/01/09
此文章提供倫敦帝國學院Msc Strategic Marketing申請過程的Kira面試考古題,涵蓋自我介紹、優缺點、團隊合作、行銷策略等面向,適合準備面試的學生參考。
2025/01/09
此文章提供倫敦帝國學院Msc Strategic Marketing申請過程的Kira面試考古題,涵蓋自我介紹、優缺點、團隊合作、行銷策略等面向,適合準備面試的學生參考。
2025/01/02
本文深入分析美國M7商學院的管理學碩士項目(MIM)的申請策略。基於Kellogg和Chicago Booth兩所商學院的情況,探討了國際生在申請中可能遇到的競爭和挑戰,以及如何根據就業數據來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校。文章還提供了針對不同個人情況的申請建議,幫助學生更有針對性地規劃未來的職業路徑。

2025/01/02
本文深入分析美國M7商學院的管理學碩士項目(MIM)的申請策略。基於Kellogg和Chicago Booth兩所商學院的情況,探討了國際生在申請中可能遇到的競爭和挑戰,以及如何根據就業數據來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校。文章還提供了針對不同個人情況的申請建議,幫助學生更有針對性地規劃未來的職業路徑。

你可能也想看













從全球Top商學院INSEAD畢業後,我在新加坡一家專注於醫療領域的管理顧問公司(management consulting) 擔任商業分析師。管顧業高強度、快節奏的工作內容,讓我在很短時間內,就實現從「懵懂的畢業生」到「嫻熟職場人」的蛻變。
從全球Top商學院INSEAD畢業後,我在新加坡一家專注於醫療領域的管理顧問公司(management consulting) 擔任商業分析師。管顧業高強度、快節奏的工作內容,讓我在很短時間內,就實現從「懵懂的畢業生」到「嫻熟職場人」的蛻變。
我曾經在職場巔峰時,放下工作去了紐西蘭唸Full Time MBA (企管碩士研究所)。由於那兩年所學的現代管理知識,大部份我已經在亞洲商場實際運用多年,我因而沒有真正的用心學習。
取得學位的當下,覺得自己其實沒有吸取太多的新知。反而,我的同學,個個學得一身本領,簡直是脫胎換骨,也幾乎每個人都拿到
我曾經在職場巔峰時,放下工作去了紐西蘭唸Full Time MBA (企管碩士研究所)。由於那兩年所學的現代管理知識,大部份我已經在亞洲商場實際運用多年,我因而沒有真正的用心學習。
取得學位的當下,覺得自己其實沒有吸取太多的新知。反而,我的同學,個個學得一身本領,簡直是脫胎換骨,也幾乎每個人都拿到
昨天是我碩士母校INSEAD(歐洲工商管理學院)第四屆MIM的畢業典禮,作為INSEAD MIM第二屆的畢業生,見證MIM從第一屆不到100人,到第四屆接近200人的規模,及逐步擴大的知名度,我大膽預測MIM會逐漸比MBA價值更高。以下是我的分析:
昨天是我碩士母校INSEAD(歐洲工商管理學院)第四屆MIM的畢業典禮,作為INSEAD MIM第二屆的畢業生,見證MIM從第一屆不到100人,到第四屆接近200人的規模,及逐步擴大的知名度,我大膽預測MIM會逐漸比MBA價值更高。以下是我的分析:

在這篇文章中,分享者描述了她選擇在INSEAD(歐洲工商管理學院)修讀MIM(Master in Management)的經歷,透過在法國、新加坡、阿聯酋和美國等多個國家的學習心得,她對於跨文化溝通、價值觀自由的體悟,以及對職業選擇、人生活法的觀察。

在這篇文章中,分享者描述了她選擇在INSEAD(歐洲工商管理學院)修讀MIM(Master in Management)的經歷,透過在法國、新加坡、阿聯酋和美國等多個國家的學習心得,她對於跨文化溝通、價值觀自由的體悟,以及對職業選擇、人生活法的觀察。
從職場回到校園,EMBA讓作者遇到了很多出色的同學,分享了他們豐富的經驗和想法。文章表達了作者對這些同學的感激之情,同時也展望了自己在學習和職場上的期許。
從職場回到校園,EMBA讓作者遇到了很多出色的同學,分享了他們豐富的經驗和想法。文章表達了作者對這些同學的感激之情,同時也展望了自己在學習和職場上的期許。
畢業自哪個學校,與此人之後的成就沒有關聯。過去我們以為要進入大公司、大平臺,才能更好的發揮個人價值,在科技的不斷進步與自媒體的潮流湧動下,有了更多樣化的自我實現的方式。時代風向改變,學歷不代表「成功的萬靈丹」。
畢業自哪個學校,與此人之後的成就沒有關聯。過去我們以為要進入大公司、大平臺,才能更好的發揮個人價值,在科技的不斷進步與自媒體的潮流湧動下,有了更多樣化的自我實現的方式。時代風向改變,學歷不代表「成功的萬靈丹」。
2022.6 我畢業於歐洲排名第一的商學院INSEAD。雖然疫情使得畢典無法有親人參與,但這不能影響成為父母驕傲的時刻。本文探討我從小到大跨文化成長的過程,以及希望成為不同背景間的理解包容橋樑的使命。
2022.6 我畢業於歐洲排名第一的商學院INSEAD。雖然疫情使得畢典無法有親人參與,但這不能影響成為父母驕傲的時刻。本文探討我從小到大跨文化成長的過程,以及希望成為不同背景間的理解包容橋樑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