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自己的人生中,很突然殺出一個人生小議題-凍卵,原本自己對於結婚或小孩都不特別糾結,但因為有機緣,就實際走訪了生殖中心,這一走也確實是震驚了,原來女生生育vs年齡的嚴苛程度,遠比認知的還要關係密切,可以說是極度負相關了!!所以也讓自己開始認真去思索凍卵,雖說沒有特別糾是否人生這條路上要去擁有一個小傢伙,但在自己重複搜尋資訊跟諮詢了一些有經驗(晚婚晚孕、生理因素需人工受孕)的朋友,決定把不可逆的事實按下暫停鍵。
最後也是想把這段歷程中的考量思考都做一個紀錄,希望同樣在考慮的女孩,可以多一點參考信息,生育權是女孩這一生上天賜與的禮物,希望大家在接受這份禮物是在理解的狀態下,完全做這份禮物的主人。
本次紀錄總共會拆分成四個篇章
1.身體認知篇
2.凍卵療程篇
3.凍卵過程-促排篇
4.凍卵過程-取卵篇
前兩篇算是硬知識篇,是自己在決定前後蒐集的資料,後兩篇是自身經驗分享,走了這一遭,也算是更進一步認識自己的身體,希望能把硬知識跟軟性分享都提供給其他在思考的女性朋友們。
凍卵療程會是由「1. 卵巢功能指標 」開始先做檢驗,AMH、E2 和 FSH 是影響促排方案設計的三個關鍵激素指標,它們共同決定了卵巢的反應性、促排劑量、方案選擇,以及最終的卵泡同步性和取卵結果,接下來會針對療程階段、促排監控指標與針劑類型、促排方式、促排如何監控與療程目標做說明:
1.初診檢查(月經來1-3天):
- 包括評估卵巢功能(AMH指數、基礎卵泡數等)、血液激素檢測(FSH、LH、E2)和超音波檢查,目的是制定個人化的促排卵方案。
2. 促排卵期間(月經來後5-11天):
- 整個療程一般需要 3-5次超音波檢查,具體次數視個人卵巢反應而定。
- 第一次超音波: 促排後第5-7天,評估卵泡大小和數量。
- 第二次超音波: 根據前次檢查結果,間隔2-3天再次檢查。
- 後續檢查: 每隔1-2天監測,直至卵泡成熟。
3. 觸發排卵(打破卵針)(月經來後12-14天):
- 卵泡直徑達到 18-22毫米,並伴隨適當的血清雌激素水平時,醫生會安排排卵針注射,並確定取卵時間。
促排監控指標與針劑類型
初診指標
1. 卵巢功能指標: AMH、E2 和 FSH
2. 病史與個人因素:年齡、BMI、體重、多囊卵巢綜合症(PCOS)
3. 基礎卵泡數(AFC,Antral Follicle Count): 指月經周期早期(通常是第2-3天)透過超聲檢查評估卵巢內的基礎卵泡數量
促排期間指標
4. 卵泡數量: 主要卵泡數量(>14毫米)接近取卵目標(10-20顆)
5. 卵泡大小:0%以上卵泡大小>18毫米,說明同步性良好
6. E2: 穩定在理想範圍(每顆卵泡200-300 pg/mL,總E2<5000 pg/mL)
7. FSH(促卵泡激素): 了解卵泡期卵巢對促排針劑的反應 (基礎值(月經第2-3天):6-12 mIU/mL。)
8. LH(黃體生成素): 卵泡期:<10 mIU/mL;LH峰值(排卵前):20-80 mIU/mL
9. P4(黃體酮): 評估是否有過早黃體化(即卵泡在取卵前已開始分泌黃體酮)(卵泡期:<1.5 ng/mL)
針劑類型說明
1. FSH類針劑(促卵泡激素針劑): 用於刺激卵泡生長
2. GnRH拮抗劑:用於抑制LH峰值,防止卵泡過早排卵。
3. GnRH促效劑: 調控LH和FSH分泌,用於某些特定方案(長方案)。
4. 觸發排卵針:模擬LH峰值,用於卵泡最終成熟觸發
療程方案:強刺激或溫和刺激
促排的判斷指標,會影響是走何種方式,也會影響使用的針劑,以下整理為一個表格供參考
用哪種方案、用多少劑量、搭配哪種針劑就是依醫生專業能力,按個人狀況做劑量做調整,接著就是等促排檢查期間,再依照每個人對針劑的反應、從驗血報告(FHS、E2、LH、P4)與超音波,再做整個療程的精細調整,如下舉例幾種狀況,說明促排期間指標與可能出現的調整。
針對卵泡反應不足的情況
超音波顯示卵泡數量少,E2升高速度慢,則會增加FSH劑量或延長促排療程,讓卵泡有更多時間發展;
針對卵泡發育過快或過多的情況
卵泡數量>20顆,E2>3000-4000 pg/mL,因為可能有卵巢過度刺激(OHSS風險),則會降低FSH劑量、提前加入GnRH拮抗劑(如Cetrotide),抑制LH過早升高,控制卵泡發育速度,減少OHSS風險
針對卵泡不同步的情況
因為大卵泡和小卵泡混雜,超音波顯示大小差距明顯,可能會降低FSH劑量,延緩大卵泡的發育速度,延長療程至1214天,讓小卵泡追趕發育,增加同步發育的卵泡數量,最終提高取卵成功率和MII卵比例
針對LH過早升高的情況
LH>10 mIU/mL,E2快速上升,提示提前排卵風險,可能會加入GnRH拮抗劑(如Cetrotide)以穩定LH水平,或視情況提前觸發排卵。
來到本章最後,以下提供給各年齡段姊妹們凍卵的建議目標,原則上年輕姊妹不太需要管品質,只需要館數量是否足夠,因為年輕姊妹之所以要去凍卵多數都是因為AMH較同齡人落勢,但卵子品質是不需要過於擔心的,隨著年齡越大,因為品質會逐漸下降,其實更需要著重的是卵子的品質,畢竟可以多取幾次,但如果都是不好的品質,其實也是無路用。
30歲以下:重點關注卵巢儲備和取卵數量。
30-35歲:監測AMH和E2,確保卵泡同步性,最大化MII卵比例。
35-40歲:重點篩選基因正常的胚胎(PGTA),提高著床和活產率。 (但如果單身就又是另外一個盲盒,要等有另一半基因了!)
40歲以上:優化卵子和胚胎品質,輔以營養補充和抗氧化治療。
下偏就要介紹本人實際走完整個流程經歷囉,歡迎大家持續追蹤,也希望上述的資訊可以提供給各位一些資訊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