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ida自我覺察課_自我實現的力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語言如何塑造人生】

你是否曾想過,自己日常說的那些話,正在不知不覺中塑造你的人生?心理學中有一個重要的概念,叫做「自我實現的預言」。它的意思是:當我們說出一句話後,會無意識地努力去證明它是對的,並將事物推向我們語言所指的方向。

例如,一個人如果經常說「我做不到」,那麼他會下意識地逃避挑戰,甚至不願嘗試,最終結果就是他真的「做不到」。反之,當一個人對自己說「我可以試試」,這句話會帶動他的行動力,促使他去尋找方法,最終可能達成目標。

這並非玄學,而是心理學中的一種現象,因為我們的語言會影響大腦的運作方式,進而改變行為和結果。語言不僅是我們用來溝通的工具,更是影響潛意識的重要媒介。當我們不斷重複某些語言,它會在我們的內心中形成一種信念,這種信念進一步引導我們的行動,最終塑造出我們的現實。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運用「自我實現的預言」來改變人生呢?答案在於:改變我們的語言模式。今天,我邀請你做一個簡單的小練習:拿一張紙,寫下你最近常說的一句話。然後,仔細思考這句話帶給你的影響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如果是負面的,試著用正面的語句來替換,例如將「我不行」改成「我可以學習並做到」。

記住,改變語言就是改變心態,而改變心態就能改變人生。從今天開始,讓我們用更多支持自己的語言,啟動屬於你的人生新篇章。

語言有力量,請珍惜每一次對自己說話的機會。明天,我們將一起探討「潛意識與命運的關係」,期待你加入這場內在探索之旅!

*願我們都活出完整的生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arga Ahida
6會員
35內容數
這裏就是神話、神秘學、心理學,對靈性與生活的結合
Marga Ahida的其他內容
2024/12/28
對這本書進行第二次的探討,我想,無我是一個很多人都覺得很高大尚的境界,也有人把它視為人生目標,希望自己最終能夠到達這樣沒有邊界,沒有二元的境界。
Thumbnail
2024/12/28
對這本書進行第二次的探討,我想,無我是一個很多人都覺得很高大尚的境界,也有人把它視為人生目標,希望自己最終能夠到達這樣沒有邊界,沒有二元的境界。
Thumbnail
2024/12/28
【語言背後的內心糾結】 在改變語言的過程中,我們常常會面對一種內心的抗拒,這種抗拒與「自戀」密切相關。心理學中的「自戀」指的是我們對「我是對的」的執著,這種信念雖然提供了一種表面的安全感,卻可能成為成長的障礙。
Thumbnail
2024/12/28
【語言背後的內心糾結】 在改變語言的過程中,我們常常會面對一種內心的抗拒,這種抗拒與「自戀」密切相關。心理學中的「自戀」指的是我們對「我是對的」的執著,這種信念雖然提供了一種表面的安全感,卻可能成為成長的障礙。
Thumbnail
2024/12/28
【語言的積極轉化】 語言是心靈的鏡子,也是行動的指引。當你學會運用積極的語言模式,人生的方向將因此改變。心理學研究表明,重複的正向語言能強化內心信念,進而引導行動,最終改變現實。
Thumbnail
2024/12/28
【語言的積極轉化】 語言是心靈的鏡子,也是行動的指引。當你學會運用積極的語言模式,人生的方向將因此改變。心理學研究表明,重複的正向語言能強化內心信念,進而引導行動,最終改變現實。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