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室_自由的迷思,無我

讀書室_自由的迷思,無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對這本書進行第二次的探討,我想,無我是一個很多人都覺得很高大尚的境界,也有人把它視為人生目標,希望自己最終能夠到達這樣沒有邊界,沒有二元的境界。

老大講到了自己過去的經歷,突然間能量大爆發,伸出手去摸玻璃竟然什麼也沒有,突然意識到這個奇妙的情況時,馬上回到現實,手是手,玻璃是玻璃。

聽到老大的分享,把我拉回到14年前,我第一次學打九式,O老師帶得很慢,那一個小時才打到第三還是第四式吧...但我很清晰的感受到突然間我的身體是滿滿的小光點,周遭環境也是一樣的小光點,我完全分不出來我與環境的邊界,但我並不害怕,當下實在太舒服了....若不是時間到了老師得結束活動,我真的很想持續待在那樣的狀態。

現在回想起來,也許那是某個層面的無我吧!!是真的無我,通通都是小光點,這個很奇妙的經歷我珍藏在我心裏,從那個晚上到現在我在也沒有過同樣的經驗。

當然在修習冥想的過程,自然也有過那種身體完全消失的經驗,當下是那麼的擴展,那麼的無私,真的很容易把「無我」貼上這樣的標籤,因為太舒服了,所以好期待自己可以一直維持這樣的狀態,甚至以為這樣的狀態才是好的。

自然有了一個「好的」狀態,自然就會生成一個「不好的」狀態,而我很愛《自由的迷思》就是因為,雖然作者是一位喇嘛,但他書寫的內容是如此的貼近生活,也很血淋淋的把修煉的迷思給點出來。

面對生命中的苦痛,如果只是用無我、空來勸誡,那真的太輕忽了無我的真諦,如仁波切所敘述「這種說法不過是低劣的逃避現實罷了」。

讓我想起了前幾年的一位大師所言:「如果你看到你老公外遇,那就是眼睛有業障。」這樣的說法在當年引起軒然大波,但話說回來,我們不是也經常說:「過去我做了什麼,所以現在才有這樣的報應,我就接受吧!」

太輕忽了!太輕忽!如此的說法真的太輕忽生命要傳遞的奧妙了。

在我們修煉無我的境界時,也許會設計出一個高我、自性、神佛、上帝、宇宙(看你怎麼稱呼祂)來監視自己,但這只是一個階段,很重要的階段,然後才會進入到第二階段,沒有「無我」的概念。

深入苦痛,才會在其中發現福祐,無我並不代表什麼都沒有,恰恰相反因為無我,所以什麼都有,只待我們真實的去體驗生命。

*願我們都活出完整的生命 *

avatar-img
Marga Ahida
6會員
35內容數
這裏就是神話、神秘學、心理學,對靈性與生活的結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Marga Ahida 的其他內容
【語言背後的內心糾結】 在改變語言的過程中,我們常常會面對一種內心的抗拒,這種抗拒與「自戀」密切相關。心理學中的「自戀」指的是我們對「我是對的」的執著,這種信念雖然提供了一種表面的安全感,卻可能成為成長的障礙。
【語言的積極轉化】 語言是心靈的鏡子,也是行動的指引。當你學會運用積極的語言模式,人生的方向將因此改變。心理學研究表明,重複的正向語言能強化內心信念,進而引導行動,最終改變現實。
【用語言創造正能量】 語言是塑造現實的關鍵,但大多數人未曾真正意識到它的力量。我們每天都在使用語言,卻可能無意間讓負面語句主導了我們的生活。例如,「這太難了」會讓你下意識逃避挑戰,而「這值得一試」則能啟動你的積極行動力。
【語言的秘密地圖】 想知道你的人生方向由什麼決定?答案可能就在你經常說的那句話中。 心理學認為,我們的日常語言不僅反映內心狀態,更可能成為我們人生的「預言地圖」。
【你的命運是內心的投射】 你是否曾感覺,有些事情像是冥冥之中早已注定?心理學家榮格曾說過一句名言:「你的潛意識指引著你的人生,而你稱其為命運。」這意味著,我們的外在現實,往往是內在意識長期作用的結果。 潛意識是一種強大的力量。當我們不斷對自己說「這不可能」或「我做不到」,這些語言就會成為潛意識中
【語言如何塑造人生】 你是否曾想過,自己日常說的那些話,正在不知不覺中塑造你的人生?心理學中有一個重要的概念,叫做「自我實現的預言」。它的意思是:當我們說出一句話後,會無意識地努力去證明它是對的,並將事物推向我們語言所指的方向。
【語言背後的內心糾結】 在改變語言的過程中,我們常常會面對一種內心的抗拒,這種抗拒與「自戀」密切相關。心理學中的「自戀」指的是我們對「我是對的」的執著,這種信念雖然提供了一種表面的安全感,卻可能成為成長的障礙。
【語言的積極轉化】 語言是心靈的鏡子,也是行動的指引。當你學會運用積極的語言模式,人生的方向將因此改變。心理學研究表明,重複的正向語言能強化內心信念,進而引導行動,最終改變現實。
【用語言創造正能量】 語言是塑造現實的關鍵,但大多數人未曾真正意識到它的力量。我們每天都在使用語言,卻可能無意間讓負面語句主導了我們的生活。例如,「這太難了」會讓你下意識逃避挑戰,而「這值得一試」則能啟動你的積極行動力。
【語言的秘密地圖】 想知道你的人生方向由什麼決定?答案可能就在你經常說的那句話中。 心理學認為,我們的日常語言不僅反映內心狀態,更可能成為我們人生的「預言地圖」。
【你的命運是內心的投射】 你是否曾感覺,有些事情像是冥冥之中早已注定?心理學家榮格曾說過一句名言:「你的潛意識指引著你的人生,而你稱其為命運。」這意味著,我們的外在現實,往往是內在意識長期作用的結果。 潛意識是一種強大的力量。當我們不斷對自己說「這不可能」或「我做不到」,這些語言就會成為潛意識中
【語言如何塑造人生】 你是否曾想過,自己日常說的那些話,正在不知不覺中塑造你的人生?心理學中有一個重要的概念,叫做「自我實現的預言」。它的意思是:當我們說出一句話後,會無意識地努力去證明它是對的,並將事物推向我們語言所指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