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銀行驚人債券損失解密:投資者應該害怕還是看到機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隨著債券殖利率飆升至幾十年來未見的水平,金融機構感受到了壓力,其中美國銀行成為關鍵焦點。是什麼導致該銀行出現驚人的未實現債券損失?此外,面對市場波動,投資人該如何解讀美國銀行目前的估值和策略?最後,是否有機會利用這種情況獲得長期收益,或者這是否表明美國股票投資者需要謹慎?

了解美國銀行公債損失的嚴重程度

美國銀行(BoA)是美國最大的金融機構之一,其未實現債券損失是銀行業最大的。截至 2024 年第三季度,美國銀行披露其債券投資組合未實現損失近 1,100 億美元。這些損失主要源自於該銀行持有的固定利率債券與聯準會設定的快速上升的利率之間的不匹配。

債券殖利率飆升,10 年期公債殖利率在 2024 年底超過 **5.2%**,使得美國銀行先前購買的許多債券(在利率接近零的時代購買)的價值大幅下降。這些損失雖然尚未實現,但已成為投資者、監管機構和分析師的熱門話題,因為它們突顯了利率風險管理不善的風險。

為什麼收益率飆升導致債券損失

要理解美國銀行的困境,首先必須掌握債券殖利率與價格之間的反比關係。當收益率上升時,債券價格就會下跌,因為較新的債券提供更高的回報,使較舊的債券吸引力下降。對於像美國銀行這樣持有大量長期低收益債券投資組合的銀行來說,這尤其成問題。

在大流行期間,美國銀行大量投資長期證券以鎖定收益率,假設利率將長期保持在低點。然而,聯準會為應對通膨而大幅升息——到 2024 年底將聯邦基金利率提高至 5.5%——徹底改變了利率格局。結果,美國銀行的債券投資組合現在遭受了巨額按市值計價的損失。

對美國銀行資產負債表的影響

債券的未實現損失不會直接影響銀行的流動性或日常運營,除非這些債券被出售。然而,它們可能會透過多種方式造成重大問題:

資本比率的侵蝕

   未實現的損失會減少銀行的股本,這可能會限制其放款、擴張或滿足監管要求的能力。就美國銀行而言,這些損失相當於其一級資本的近30%,引發了人們對壓力情境下資本充足率的擔憂。

加強監管審查

   繼 2024 年初矽谷銀行和其他地區機構倒閉後,監管機構加強了對利率風險較大的銀行的審查。美國銀行現在面臨壓力,需要證明它能夠有效管理風險,而無需訴諸導致損失具體化的資產出售。

獲利能力限制

   美國銀行透過淨利差(NIM)擴張來利用更高利率的能力被其傳統債券投資組合的拖累所抵消。 2024 年第三季度,美國銀行公佈的淨利差為 2.35%,低於 2.85% 的行業平均水平,部分原因是債券相關的不利因素。

策略調整以減輕債券損失

為了因應這些挑戰,美國銀行採取了多項策略措施:

對沖和久期調整

   該銀行增加了衍生性商品的使用以對沖利率風險,並逐步縮短債券投資組合的平均久期。然而,這些調整成本高且耗時。

專注核心業務

   美國銀行加倍增強了其優勢,包括消費銀行業務、財富管理和企業貸款。該銀行報告稱,2024年消費者存款將成長7%,部分抵銷了債券相關壓力。

削減成本舉措 

   為了保持獲利能力,美國銀行宣布了成本削減措施,旨在到 2025 年每年將非利息支出減少 30 億美元。

更廣泛的產業背景:其他銀行是否面臨風險?

美國銀行的債券損失並非孤例。整個銀行業正在努力解決類似的問題。根據聯邦存款保險公司 (FDIC) 的數據,截至 2024 年第三季度,美國銀行未實現債券損失總計 6,500 億美元。

地區銀行的收入更依賴固定收益證券,因此尤其脆弱。 2024 年初幾家中型銀行的倒閉加劇了人們對系統性風險的擔憂。儘管美國銀行的多元化經營和規模提供了一定的隔離性,但銀行業面臨的更廣泛的挑戰也不容忽視。

投資人的影響:美國銀行股票值得買入嗎?

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美國銀行呈現出複雜的風險與機會組合:

估價

   美國銀行股票目前的本益比為 9.5 倍,低於 11.2 倍的同業平均。這項折扣反映了市場對債券損失和潛在監管限制的擔憂。然而,對於相信該銀行長期復甦的價值導向投資者來說,這也可能是個買入機會。

股利穩定性

   由於其強勁的獲利能力,美國銀行提供了 3.8% 頗具吸引力的股息殖利率。儘管出現債券損失,該銀行 250 億美元的年利潤為其股息支付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長期成長潛力

   美國銀行在數位銀行、人工智慧驅動的財富管理和永續金融方面的投資為其未來幾年的成長奠定了基礎。例如,該銀行的美林部門報告稱,2024 年管理資產 (AUM) 將成長 15%,凸顯了收費收入擴張的潛力。

ETF 重點:金融精選產業 SPDR 基金 (XLF)

對於尋求投資銀行業而不將風險集中在單一股票的投資者來說,金融精選行業 SPDR 基金 (XLF) 是一個可行的選擇。 XLF 將其投資組合的約 9% 配置給美國銀行,此外還持有摩根大通、富國銀行和其他主要金融機構的股份。

XLF 的多元化方法有助於降低與個別銀行績效相關的風險,同時提供對該行業成長潛力的投資。該 ETF 在 2024 年實現了 7% 的回報率,表現落後於更廣泛的標準普爾 500 指數,但提供了穩定的收入流,股息收益率為 2.1%。

未來之路:應對不確定性

美國銀行創紀錄的債券損失清楚提醒人們,利率上升和利率風險管理不善所帶來的挑戰。雖然這些損失目前尚未實現,但它們凸顯了可能限制該銀行短期成長和獲利能力的漏洞。

然而,美國銀行強大的消費者業務、多元化的收入來源和積極的風險管理工作表明,它已做好應對這些挑戰的準備。對於投資者來說,該股票提供了令人信服的價值和收入潛力組合,儘管它需要對近期波動的容忍度。

從更廣泛的背景來看,銀行業正在經歷一個重新調整的時期。利率上升重塑了固定收益投資組合的動態,迫使銀行迅速適應。對於那些願意放眼長遠的人來說,機會比比皆是,但仔細選擇股票或 XLF 等 ETF 對於有效管理風險至關重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美股 101
82會員
896內容數
✨歡迎來到【美股 101】頻道!✨ 這裡是投資者的專屬地帶!我們每日提供美股資訊、最新市場趨勢解析,讓你掌握市場脈動,贏在起跑點!💰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美債如果崩盤對於經濟的影響   美債被視為全球最安全的資產之一,它的崩盤會直接衝擊金融市場信心。美國國債是許多機構(如銀行、養老基金、主權財富基金)的核心資產,如果價格暴跌或失去流動性,這些機構的資產負債表會受到重創,可能引發連鎖性的流動性危機。   第二,對美國經濟來說,政府融資成本會飆升。美
Thumbnail
美債如果崩盤對於經濟的影響   美債被視為全球最安全的資產之一,它的崩盤會直接衝擊金融市場信心。美國國債是許多機構(如銀行、養老基金、主權財富基金)的核心資產,如果價格暴跌或失去流動性,這些機構的資產負債表會受到重創,可能引發連鎖性的流動性危機。   第二,對美國經濟來說,政府融資成本會飆升。美
Thumbnail
美國銀行披露債券未實現損失超過 1,100 億美元,這是銀行業中最嚴重的情況之一。這些損失是利率飆升的結果,對其資產負債表、策略調整和投資者信心產生重大影響。我們探討其背後的原因、影響以及投資者是否應利用當前估值機會。
Thumbnail
美國銀行披露債券未實現損失超過 1,100 億美元,這是銀行業中最嚴重的情況之一。這些損失是利率飆升的結果,對其資產負債表、策略調整和投資者信心產生重大影響。我們探討其背後的原因、影響以及投資者是否應利用當前估值機會。
Thumbnail
美國銀行債券投資組合未實現損失已高達4000億美元。這個是10月初的報導。甚至會超過7000億。 至於台灣在週日發佈,國內外未實現曝險損益高達70兆 如果各位客倌不覺得未來會有問題,請麻煩all in 繼續買;讓我有好位置出貨順便做空。 *不知道1800億怎麼救70兆的未實現損失。 *我
Thumbnail
美國銀行債券投資組合未實現損失已高達4000億美元。這個是10月初的報導。甚至會超過7000億。 至於台灣在週日發佈,國內外未實現曝險損益高達70兆 如果各位客倌不覺得未來會有問題,請麻煩all in 繼續買;讓我有好位置出貨順便做空。 *不知道1800億怎麼救70兆的未實現損失。 *我
Thumbnail
從今年(2023)六月左右,有許多聲音開始說要買美債,當時的背景處於CPI開始降低,出現降息聲浪,接著「升息尾聲 美國投資級債香」這種新聞開始出現,巴菲特也開始買美債,因此許多人開始進場「避險」,認為美債有定配息、穩定現金流的優點,而且風險較低,認為美國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破產機率低。大方向是沒錯拉
Thumbnail
從今年(2023)六月左右,有許多聲音開始說要買美債,當時的背景處於CPI開始降低,出現降息聲浪,接著「升息尾聲 美國投資級債香」這種新聞開始出現,巴菲特也開始買美債,因此許多人開始進場「避險」,認為美債有定配息、穩定現金流的優點,而且風險較低,認為美國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破產機率低。大方向是沒錯拉
Thumbnail
當樂觀的投資者繼續推高股票估值時,國債市場在經濟方面卻顯示出警告信號。 根據彭博美債指數,截止到週二,美國政府票據和債券年初至今的回報率爲-0.13%。前財政部長薩默斯警告稱,在未來十年,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平均將達到4.75%。 鑑於各大央行加息週期接近尾聲,這使債券資產類別相對於股
Thumbnail
當樂觀的投資者繼續推高股票估值時,國債市場在經濟方面卻顯示出警告信號。 根據彭博美債指數,截止到週二,美國政府票據和債券年初至今的回報率爲-0.13%。前財政部長薩默斯警告稱,在未來十年,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平均將達到4.75%。 鑑於各大央行加息週期接近尾聲,這使債券資產類別相對於股
Thumbnail
說好的來到升息末端,投資債券是送分題,但等在投資人面前的卻是不斷跌價的債券報價。接刀子接到滿手血的投資人該如何自處呢!  
Thumbnail
說好的來到升息末端,投資債券是送分題,但等在投資人面前的卻是不斷跌價的債券報價。接刀子接到滿手血的投資人該如何自處呢!  
Thumbnail
這星期真刺激,矽谷銀行之後,美國銀行業一周內有3家銀行宣告破產。瑞信危機發酵後,其一年期CDS報價飆升至1000個基點。也令全球債券市場的流動性下降,波動性加劇,其中美債市場首當其衝。而小龍在本欄一直講2023年-2025年是危機之年,看來世界經濟將會有一個大動盪,會否出現金融危機2023?而樓市可
Thumbnail
這星期真刺激,矽谷銀行之後,美國銀行業一周內有3家銀行宣告破產。瑞信危機發酵後,其一年期CDS報價飆升至1000個基點。也令全球債券市場的流動性下降,波動性加劇,其中美債市場首當其衝。而小龍在本欄一直講2023年-2025年是危機之年,看來世界經濟將會有一個大動盪,會否出現金融危機2023?而樓市可
Thumbnail
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面臨巨額損失,其最大金主拒絕再次資助。瑞信股價暴跌,波及全球金融市場,引發投資人恐慌。美元和日圓成為避險貨幣,匯率持續上漲。瑞信宣布向央行借款,以增強流動性和投資者信心。雖然市場情緒有所回穩,但投資人仍擔心銀行業爆雷將導致大規模危機。
Thumbnail
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面臨巨額損失,其最大金主拒絕再次資助。瑞信股價暴跌,波及全球金融市場,引發投資人恐慌。美元和日圓成為避險貨幣,匯率持續上漲。瑞信宣布向央行借款,以增強流動性和投資者信心。雖然市場情緒有所回穩,但投資人仍擔心銀行業爆雷將導致大規模危機。
Thumbnail
這次餘音繞樑未及三天,筆者對於美股「先南下往3,800的方向,這次年線不會守住」以及美債「不用擔心像去年那樣股債齊跌,可望回歸部分避險效果」的看法,竟然準得又快又急。
Thumbnail
這次餘音繞樑未及三天,筆者對於美股「先南下往3,800的方向,這次年線不會守住」以及美債「不用擔心像去年那樣股債齊跌,可望回歸部分避險效果」的看法,竟然準得又快又急。
Thumbnail
今天將從幾個市場重大事件做討論: 1.十年期美債殖利率瘋狂飆升: 起初在2/22美國財政部長葉倫演講表示加密貨幣和投機股的風險性之後,整個本夢板塊就此進行一個大幅度回調,特別是當時十年期美債殖利率瘋狂陡升,你可能會好奇債券的走勢不是跟股市呈現負相關嗎?那多出來的資金跑去哪裡了?
Thumbnail
今天將從幾個市場重大事件做討論: 1.十年期美債殖利率瘋狂飆升: 起初在2/22美國財政部長葉倫演講表示加密貨幣和投機股的風險性之後,整個本夢板塊就此進行一個大幅度回調,特別是當時十年期美債殖利率瘋狂陡升,你可能會好奇債券的走勢不是跟股市呈現負相關嗎?那多出來的資金跑去哪裡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