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債為什麼向下狂噴,債券不是安全的投資嗎?怎麼會虧損這麼大?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從今年(2023)六月左右,有許多聲音開始說要買美債,當時的背景處於CPI開始降低,出現降息聲浪,接著「升息尾聲 美國投資級債香」這種新聞開始出現,巴菲特也開始買美債,因此許多人開始進場「避險」,認為美債有定配息、穩定現金流的優點,而且風險較低,認為美國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破產機率低。大方向是沒錯拉,但破產機率低、風險低,不代表不會賠,所以我們這篇文章來看看到底有哪些因素造成美債下跌。

raw-image


美債下跌的原因

1.市場利率: 

當市場利率上升時,新發行的債券通常提供更高的利率,以吸引投資者。這使早期發行的債券相對不那麼吸引人,因為它們的固定利率較低。投資者可能會賣出早期購買的債券,導致價格下跌。目前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飆升,創16年來新高。(美債 10 年期殖利率4.727%、2 年期公債殖利率 5.115%)

2. 通膨: 

高通膨可能會降低債券的實際購買力,因為未來的本金和利息在通膨下可能不如預期的有價值。這也可能導致投資者出售債券,使價格下跌。(CPI指數 2023/08月為3.7%)

3.機會成本: 

如果其他投資機會變得更具吸引力,投資者可能會將資金從債券市場轉移出來,導致債券價格下跌。目前股市、不動產的投資熱度都還高於債券。

我們看到美國10年期國債在2023年為連續第三年虧損,是美國250年來從未發生過的情況。美國十年期國債在2021年和2022年回報率分別下跌3.9%及17%,2023年到目前為止為 -0.3%。

至於最新每周資金流入情況,美國銀行報告稱,約103億美元流向股票,65億美元流向現金,17億美元流向債券,其中3億美元從黃金流出。從這個數據可以看出來,目前債券依然不是個吸引人的投資商品。

4. 信用評估: 

如果投資者對債券的發行者信用狀況感到擔憂,他們可能會要求更高的回報,這也可能導致債券價格下跌。今年八月份國際信評機構惠譽(Fitch Ratings)將美國債信評等自AAA調降至AA+,這是時隔12年,再度有國際信評機構調降美國債信評等,多少有打擊到美債。


債券不是安全的投資嗎?怎麼會虧損這麼大?


這個問題實際上早在2023年的前半年就有機構提出過,只是當時大多數人並未將它聯繫在一起,也可能認為這樣的事情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那個事件就是『矽谷銀行破產』。

矽谷銀行曾是一家美國中型商業銀行,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聖克拉拉。它在美國大型銀行中佔有一席之地,是矽谷地區存款額最多的銀行之一。從2019年到2022年的短短三年間,它的資產增長了三倍。然而,正是由於這些大量注入的資金,銀行需要找到投資渠道,以實現回報,以支付存戶的利息支出。為了增加收益,它投資了至少1,000億美元購買美國政府長期公債,但存戶的款項是短期存款,卻被用於長期投資,這導致了另一個更難處理的問題,即投資決策的錯誤。

此外,投資占了銀行存款的67%以上。回到我們標題,債券不是相對較安全的投資嗎?為什麼虧損這麼嚴重?

一切都是利率的問題。

當利率上升,投資者可能會先拋售舊有債券,尋求其他投資機會,以過去歷史數據來看當五年期公債的利率上升2%時,平均會導致約8.97%的虧損,而事實上,這一次的升息規模近乎19碼,也就是聯邦基準利率從0.25%上升到4.75%。這種幅度之大,使矽谷銀行的債券虧損很容易超過10%以上。

而2022年美國的暴力升息,升息幅度可不是只有2%,所以大家可以這個公債投資虧損的幅度是非常驚人的,一下子虧損就超過了10%以上,我們隨手查一個元大美國政府20年期(以上)債券基金ETF趨勢圖,可以看到2022~2023年美債價值的慘痛趨勢。

raw-image


而矽谷銀行將近1600億美元的資產,在公債投資的部位高達1000億美元,這當中「未實現」的潛在虧損,就高達上百億美元,不賣出等待公債到期日當然沒問題,但問題就在矽谷銀行,出現了存戶擠兌的流動性問題。兩天之內被擠兌了420億美元,投資者希望趕快把錢拿回手上。

當矽谷銀行面臨這麼大的投資虧損時,為了維持現金流,滿足客戶的需求,不得不出售債券共計210億美元,結果造成了18億美元的虧損,而他們仍持有1300億美元的債券未能售出。在尋找新的資金填補缺口的過程中,他們必須公布未實現的財務虧損詳細報告,這一連串的訊息公布後,引起了更多銀行存戶的恐慌。

這種管理上的缺陷引發了擴大效應,短短兩天內,就有420億美元被提取出來。最終,於2023年3月10日,美國監管機構關閉了矽谷銀行,由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SIPC)接管了銀行的存款,這成為了美國金融史上僅次於華盛頓互惠銀行的第二大銀行破產事件。


打破公債是穩賺不賠的投資


公債要成為一個『穩賺不賠的投資』,也不是不可能,但有一些先決條件,就是持有者在公債到期日之前,不會因為需要現金或其他理由被迫變現,只要你有足夠的時間,乖乖地等到債券到期日,那麼就「可能」可以安全的拿回本金,為什麼說「可能」,因為你所投資的公司還要不能提前倒閉,這一段期間還可以拿到利息收入,至於利息是高是低,就要跟當時的利率環境來作比較,但本金是安全的。

當然我這邊提的不是公債ETF,而是直接買債券,而且拿回來的本金面額是等值,如果通膨率高於利率,那投資的意義幾乎是蕩然無存。所以20年期公債是不是真的是好投資,真的要見仁見智。

換成投購債券ETF也不是完全無風險的,當利率上升時,美國公債的價值可能會因持有人大規模出售而劇烈波動。以利率上升1%為例,1年期公債損失僅1%。然而,五年期公債的損失將高達4.4%。如果利率調升的幅度增大至2%,損失幅度也會擴大,一年期公債的損失達1.9%,而五年期公債的損失達8.7%。而對於二十年期公債,其損失幾乎達到25%。像2022 ~2023 年,許多投資者選擇投購20年期公債ETF,卻經歷了極為痛苦的損失。

那.....現在到底能不能買進債券ETF


如果只講【可以】或者【不可以】也滿奇怪的,二分法的話就是擲硬幣比較快。我們先想想未來的幾種經濟狀況,再來思考可不可以買。

1.鴿派的勝利,2024開始降息

這是許多鴿派希望的狀況,也很多人在吶喊,但我在節目還有文章中提到許多次,CPI沒看到2之前,FED很難罷休,所以這是最理想的情況,不過是對債券比較理想,對於整體經濟是否真的是最理想狀況,還有待商確。不過只要「降息」這件事情發生,大部分的債券ETF都是會往上走的。

2.FED堅持鷹派,升息、升息再升息

這個狀況就是CPI持續串高下,FED沒什麼其他辦法,就只好持續加大升息的數字,不過這是對經濟滿傷的一個做法,如果這樣做,距離FED希望的軟著陸可能又會遠了一點,所以前陣子FED 才出來喊話,說大家還沒做好2023年再加一碼的心理準備,加上PCE數字不會太難看,所以目前才沒加碼的可能性。如果「升息」的情況發生,對於長週期債券ETF來說就不太妙,價格會再往下探。

3. 通膨率居高不下或者不如預期,維持高利率數年

但其實最麻煩的不是「升息」,而是「升息」好久好久,等不到降息的一天,只要通膨率維持在FED沒辦法容忍的水位,利率就會卡在高點,目前這個CPI的目標依然是2。


雖然以理論來說,不升息也不降息的狀態下,債券ETF配息會是穩定的,而且高利率下,殖利率也高,配息也會不錯。但是價格可能不會太好看。理由就是上面提到的,可能會有其他更好的投資商品。

所以直接問「現在」可不可以買債券ETF其實是不好回答的問題,但是如果我們先分析好當下的經濟局勢,以及評估自己願意花多少時間來等待利率開始往下掉,也就是「降息」,才是現階段買債券ETF最需要思考的一件事情。否則可以計算一下,未來「升息」的可能性,然後假設投資其他金融商品,是否會比買債券ETF的報酬率來的好,如此就可以知道是否要進入這個市場。


106會員
93內容數
史塔克音近Stock,我們是一群喜歡研究股市市場並且利用機器學習分析的資料科學家,我們最常使用到Python來做量化投資,研究了一段時間的財經跟程式,希望能把我們自己分析的分析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看看,並且和大家在這一條漫長的路一起學習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