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債崩盤對全球的經濟影響及中國大量拋售美債的客觀分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美債如果崩盤對於經濟的影響

  美債被視為全球最安全的資產之一,它的崩盤會直接衝擊金融市場信心。美國國債是許多機構(如銀行、養老基金、主權財富基金)的核心資產,如果價格暴跌或失去流動性,這些機構的資產負債表會受到重創,可能引發連鎖性的流動性危機。

  第二,對美國經濟來說,政府融資成本會飆升。美債崩盤意味著市場對美國政府的償債能力失去信心,債券收益率會上升(價格下跌),這會推高借貸成本。聯邦赤字已經不小了,如果利息支出暴增,可能逼迫政府大幅削減開支或加稅,進一步拖累經濟增長。

  第三,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可能動搖。美債是美元體系的基石,如果它崩了,外國投資者(比如中國、日本這些大持有國)可能拋售美元資產,導致美元貶值。這會推高進口商品價格,對美國消費者來說就是通脹壓力,對全球貿易來說則是結算體系的混亂。全球層面看,新興市場可能首當其衝。很多國家持有美債作為外匯儲備,崩盤會讓這些國家的儲備價值縮水,同時美元流動性收緊可能引發資本外流和貨幣危機。像阿根廷、土耳其這種債務負擔重的國家,可能直接違約。不過,也得考慮反向力量。美債崩盤可能迫使聯準會出手,比如通過大規模QE(量化寬鬆)來穩定市場,甚至直接控制收益率曲線。這能暫時緩解壓力,但長期看會加劇對美元和美債的信任危機。


中國大量拋售美債的客觀分析

  中國目前持有的美債規模雖然仍龐大,但已經從巔峰時的1.3萬億美元大幅下降。如果突然大規模拋售,比如一次性賣掉幾千億,短期內會推高美債收益率,因為市場供過於求,價格下跌,收益率上升。這對美國政府來說,借債成本會增加,特別是在當前聯邦赤字高企、債務負擔已超35萬億美元的背景下,利息支出可能進一步失控,擠壓財政空間。

  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國經濟會立刻崩潰。美債市場規模超過26萬億美元,中國持有的占比不到3%。聯準會(Fed)和美國國內投資者(比如養老基金、銀行)有能力吸收部分拋售壓力。歷史上,中國減持美債時,市場通常能找到新買家,只是價格會有波動。更重要的是,如果拋售過於激進,美國可能認定這是故意擾亂金融市場,甚至祭出極端措施,例如凍結相關資產,這對中國來說風險也不小。

  對中國自身的影響也很關鍵。拋售美債會換回大量美元,但這些美元怎麼用?如果轉而買其他資產(比如歐洲債券或黃金),可能推高那些資產的價格,但全球市場能吸納的規模有限。中國外匯儲備約3.2萬億美元,美債仍是其中最穩定的一部分,拋售過多可能削弱儲備的安全性。還有,如果用美元去支持人民幣匯率,短期或許能穩住,但長期看,市場對人民幣信心的根本問題不會因拋售美債解決,反而可能因美元流動性過剩引發通脹壓力。

  全球層面,新興市場可能受波及。美債收益率上升會吸引資本回流美國,新興市場貨幣可能貶值,債務壓力加劇。像日本這樣的其他大持有國(持約1.1萬億美元)如果跟進拋售,影響會放大,但日本經濟依賴美元體系,這樣做的動機不大。

  實際上,中國近年減持美債更像是有序調整,而非恐慌性拋售。比如2024年初數據顯示,第一季度賣了533億美元,部分是為了多元化儲備(增加黃金占比)或應對貿易緊張。但要說「大量拋售」到足以動搖美國經濟的程度,目前沒有確鑿證據顯示這種規模的操作正在發生。市場對這種行為也很敏感,拋售消息往往會被誇大,實際影響還是要看速度和規模。


如果中國大量拋售美債是出於被動應對

被動拋售的可能原因

  1. 貿易戰升級或制裁加劇
    如果美國對中國實施更嚴厲的金融制裁(比如限制美元結算或凍結部分資產),中國可能被迫減持美債來換取流動性,應對資本外流或支持國內經濟。2025年初,美國新政府上台後,對華政策可能更強硬,這種風險不是沒可能。
  2. 人民幣匯率壓力
    如果人民幣面臨大幅貶值壓力(比如因出口下滑或資本外逃),中國可能拋售美債換取美元,然後在匯市干預穩定匯率。若外部環境惡化(比如全球需求萎縮),這種壓力會放大。
  3. 國內經濟需求
    中國經濟如果陷入更深的放緩(房地產危機加劇、消費疲軟),政府可能需要動用外匯儲備來刺激經濟。賣美債換美元、再轉為人民幣投入基建或補貼,是一種應急手段。

對總體經濟的影響

對美國

  • 短期衝擊:美債收益率上升,借貸成本增加。假設中國一次性拋售2000億美元,根據歷史波動,10年期美債收益率可能跳升20-50個基點(0.2%-0.5%),這會讓美國財政部每年多付幾百億美元利息。
  • 聯準會反應Fed可能重啟QE或直接買債壓低收益率,避免市場失控。但這會讓美元供應增加,可能削弱其長期信用。
  • 市場心理:如果被解讀為中國「棄美債」,可能引發其他持有國跟風,放大影響。

對中國

  • 儲備安全下降美債是高流動性資產,拋售後替代品(黃金、歐元債)流動性不如,且價格波動大。外匯儲備穩定性受損,可能動搖國際對人民幣的信心。
  • 報復風險:美國可能反制,比如限制中國銀行美元清算,這會讓拋售的收益大打折扣。
  • 內部壓力賣債換來的美元若用於救市,可能緩解短期危機,但無法解決結構性問題(如債務過高),反而加劇通脹隱憂。

全球層面

  • 新興市場動盪:美債收益率上升,美元走強,資本從新興市場撤回美國,這些國家的貨幣和債務市場會承壓。比如印度盧比、巴西雷亞爾可能貶值10%以上。
  • 貿易鏈反應人民幣若因拋售而間接受壓,中國出口競爭力可能短暫提升,但全球需求若因美國經濟波動而萎縮,這點優勢也會被抵消。

被動應對的局限

中國拋售美債如果是被動的,規模和速度可能不會太大,因為這更像是「救急」而非主動進攻。歷史上,中國減持美債時(如2015-2016年資本外流時期,賣了約5000億美元),市場最終適應了,沒引發系統性危機。這次若是被動應對,中國可能會搭配其他工具(降息、資本管制)來減輕衝擊,而不是孤注一擲地清倉美債。


如果極端一點美國經濟或金融體系因美債崩盤而全面失控

  • 美債市場失控:中國若快速拋售數千億美元美債,其他持有國(如日本、歐洲)跟進,市場恐慌導致美債價格暴跌,收益率飆升至不可持續水平(比如10年期收益率衝到7%-10%)。
  • 財政危機:美國聯邦債務超35萬億美元,利息支出已占GDP的3%以上。若收益率大漲,政府年利息支出可能突破2萬億美元,逼近聯邦收入的50%,財政難以為繼。
  • 美元信任崩潰:拋售引發美元貶值,國際投資者放棄美元資產,儲備貨幣地位動搖。
  • 金融系統連鎖反應:銀行、保險公司因美債貶值面臨資本缺口,股市暴跌,信用市場凍結。

對美國內部的影響

  • 經濟停滯:融資成本暴增,企業和消費者貸款幾乎停擺,投資和消費急劇萎縮。失業率可能從目前的4%左右跳升至10%以上,類似大蕭條初期。
  • 通脹或通縮兩難:美元若貶值,進口商品價格飆升,通脹失控;若市場凍結,需求崩潰,可能轉為惡性通縮。聯準會無論加息還是降息都難救場。
  • 社會動盪:政府若削減福利或加稅應對財政危機,可能引發抗議甚至更大規模的不穩定。

對中國的影響

假設中國拋售美債是崩盤的導火索之一:

  • 短期收益:拋售換回的美元可能短期穩定人民幣或支持國內經濟,但這假設中國能迅速找到替代資產。
  • 長期損失:美國崩盤拖累全球需求,中國出口(占GDP約20%)會大幅下滑。2024年對美出口約5000億美元,若美國經濟停滯,這部分可能腰斬。
  • 金融反噬:中國持有的其他美元資產(企業債、股票)也會貶值,外匯儲備整體縮水。

全球層面

  • 新興市場崩潰:美元流動性枯竭,依賴外債的國家(如土耳其、阿根廷)可能直接違約。新興市場股市和貨幣可能暴跌30%-50%。
  • 歐洲壓力:歐洲銀行持有大量美元資產,美國崩盤會傳導至歐元區,可能重演2011年歐債危機,但規模更大。
  • 替代體系混亂:美元若失去霸權,人民幣、歐元或黃金可能被推上前台,但目前沒哪個能迅速填補真空,全球貿易和結算會陷入短期停頓。

美國崩盤的可控性

現實中,美國有強大工具阻止全面崩盤:

  • 聯準會干預:無限QE、直接買債,甚至實施收益率曲線控制(YCC),能壓制收益率上升。2008年和2020年都證明了這點。
  • 國內需求:美國機構和個人持有美債的60%以上,外國拋售時,內部買家可能接盤,減輕衝擊。
  • 政治反制:若中國拋售被視為敵對行為,美國可能凍結中國在美資產,或限制其貿易,迫使中國收手。

後果與可能性

美國經濟若真「崩盤」,短期內GDP可能萎縮10%-20%,失業率飆升,股市腰斬。但完全失控到大蕭條程度(GDP跌30%以上)的可能性不高,因為現代經濟有更多緩衝機制。中國拋售美債可能加劇危機,但單靠這一點不足以擊垮美國,更可能是全球多重危機共振的結果。

長期看,美國崩盤可能加速去美元化,推動多極金融體系,但這需要十年以上重建信任。短期內,全球經濟會陷入混亂,中國也難獨善其身。


如果美國在美債崩盤和經濟危機的背景下選擇不降息

為什麼不降息?

  1. 通脹壓力:如果中國拋售美債導致美元貶值,進口成本上升(美國進口占GDP約15%),可能推高通脹。聯準會可能認為降息會火上澆油。
  2. 美元地位:高利率能吸引資本回流,支撐美元,避免儲備貨幣地位崩潰。
  3. 信號問題:降息可能被市場解讀為聯準會對危機無能為力,加劇恐慌。

對美國的影響

  • 融資成本失控:若美債收益率因拋售已升至7%-10%,不降息意味著聯邦政府、企業和家庭的借貸成本跟著飆升。政府利息支出可能從現在的1萬億美元/年跳到2.5萬億以上,占GDP的10%,財政幾乎破產。
  • 信用市場凍結:企業無法承受高利率,破產潮來襲,尤其是高債務行業(能源、零售)。消費者貸款(房貸、車貸)違約率上升,銀行系統承壓。
  • 股市崩潰:高利率壓垮成長型股票估值,標普500可能跌50%以上,抹去20萬億美元市值。
  • 衰退加劇:不降息意味著沒有刺激需求,GDP可能萎縮10%-15%,失業率衝到15%以上。

對中國的影響

  • 出口雪上加霜:美國經濟若因高利率快速衰退,對華進口需求暴跌。2024年中國對美出口約5000億美元,可能縮減一半以上,拖累中國GDP增長1-2個百分點。
  • 拋售反彈:高利率可能讓美債對其他投資者更有吸引力,減輕中國拋售的衝擊,但這也意味著中國換回的美元購買力下降。
  • 人民幣壓力:美國不降息,美元走強,人民幣貶值壓力加大,中國可能被迫動用更多儲備干預匯率。

全球層面

  • 新興市場災難:高利率吸走全球資本,新興市場貨幣暴跌,外債還款成本飆升,違約潮幾乎不可避免。比如土耳其里拉可能再貶值50%。
  • 歐洲承壓:歐元區經濟本就疲軟,美國高利率傳導過去,可能導致德國、法國借貸成本上升,歐債危機2.0版上演。
  • 商品市場動盪:需求萎縮壓低油價、金屬價格,但美元走強可能抵消部分跌幅,市場混亂加劇。

不降息的極限

  聯準會不降息能撐多久,取決於危機規模。如果美債收益率衝到10%以上且持續,財政和金融系統可能在幾個月內崩潰,逼迫聯準會改變立場。歷史上,1987年股災和2008年危機中,聯準會最終都選擇降息救市。不降息更像是短期的強硬姿態,而非長期策略。

  總結來說,不降息會讓美國崩盤的傷害更深更快,對中國和全球的傳導也更劇烈。這像是聯準會賭上一切守住美元和通脹,但代價可能是經濟的全面失血。

中國大規模撤美債可能引發美國經濟衰退與全球動盪,但聯準會的應對與美國內部韌性將限制全面崩盤,中國自身也難逃重創。

本文章僅提供資料,投資有風險,建議您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務必自行研究並做好功課。市場情況瞬息萬變,投資結果可能因個人選擇與外部因素而異,因此請謹慎評估,所有投資相關責任需由您自行承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威爾士的投資時刻
2會員
3內容數
這裡不只是聊投資,而是直擊市場趨勢、財報數據、政策風暴的第一線🔥 可以用一杯咖啡錢來支持我~每個月有4-6篇關於投資理財的文章~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文章探討殖利率曲線倒掛現象及其對美國銀行業的影響,並分析巴菲特近期減持美國銀行股票的原因。此外,文章介紹了U6失業率,並討論了信用卡、汽車和房地產貸款的欠繳比例對經濟的潛在影響。
Thumbnail
文章探討殖利率曲線倒掛現象及其對美國銀行業的影響,並分析巴菲特近期減持美國銀行股票的原因。此外,文章介紹了U6失業率,並討論了信用卡、汽車和房地產貸款的欠繳比例對經濟的潛在影響。
Thumbnail
近期美國債券市場出現一些有趣的變化,這些變化可能預示著經濟前景和貨幣政策的轉折點。本文將為您剖析 5 個關鍵跡象,幫助您洞察未來經濟走向
Thumbnail
近期美國債券市場出現一些有趣的變化,這些變化可能預示著經濟前景和貨幣政策的轉折點。本文將為您剖析 5 個關鍵跡象,幫助您洞察未來經濟走向
Thumbnail
2024年上半年,美國經濟表現放緩,包括GDP增長、通膨率、耐用品訂單、消費者信心和失業率的變化,這使得投資者對避險資產的需求增加。然而,投資美國公債需考慮Fed的貨幣政策對公債價格的影響,以及潛在的利率或匯率風險。投資美國公債可能是一個謹慎且合理的選擇。
Thumbnail
2024年上半年,美國經濟表現放緩,包括GDP增長、通膨率、耐用品訂單、消費者信心和失業率的變化,這使得投資者對避險資產的需求增加。然而,投資美國公債需考慮Fed的貨幣政策對公債價格的影響,以及潛在的利率或匯率風險。投資美國公債可能是一個謹慎且合理的選擇。
Thumbnail
隨著美聯儲最新利率決議的公佈,金融市場再次掀起波瀾。
Thumbnail
隨著美聯儲最新利率決議的公佈,金融市場再次掀起波瀾。
Thumbnail
民調顯示:6成美國人感覺經濟衰退,近半數預計美股下跌。摩根大通執行長CEO警告:美國經濟恐會「硬著陸」,最遭是陷入「停滯性通膨」!Fed會議紀錄顯示官員仍不排除升息,高盛CEO:今年降息機率恐為零! 由於美國的通膨情況在可預見的期間內難以減緩,儘管華爾街極度渴望降息,美國聯準會仍難以降息,乃可預見!
Thumbnail
民調顯示:6成美國人感覺經濟衰退,近半數預計美股下跌。摩根大通執行長CEO警告:美國經濟恐會「硬著陸」,最遭是陷入「停滯性通膨」!Fed會議紀錄顯示官員仍不排除升息,高盛CEO:今年降息機率恐為零! 由於美國的通膨情況在可預見的期間內難以減緩,儘管華爾街極度渴望降息,美國聯準會仍難以降息,乃可預見!
Thumbnail
就業數據亮眼,讓大家期待的降息,更延後了,😱美股大盤應聲下跌,美債跟著跌一大幅。 目前公債有初步止穩的現象,😊長期投資人可以審慎考慮。 Fed watch降息一碼機率,‼️9月份仍然有46%,維持不變則增加至47%。 https://m.cnyes.com/news/id/
Thumbnail
就業數據亮眼,讓大家期待的降息,更延後了,😱美股大盤應聲下跌,美債跟著跌一大幅。 目前公債有初步止穩的現象,😊長期投資人可以審慎考慮。 Fed watch降息一碼機率,‼️9月份仍然有46%,維持不變則增加至47%。 https://m.cnyes.com/news/id/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