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過一個真實故事,有一個女孩,特別懼怕地獄、鬼怪、魑魅魍魎,對於宮廟專屬的紅色燈籠氛圍也很抗拒排斥。一天,一位頗有修行的廟公跟女孩說,因為她有一段未完結的地獄刑期,百歲之後還要回去領罰,直到完成刑期為止。因為這個故事,許多人了解原來世間人為了圓滿與某一個人、某一家的緣份,可以向主管告假,提前「假釋」,在那些人當中,有的人智慧與因緣俱足,利用在世間當人的機會戒殺、茹素、布施,行善積德,一併將後面的刑期給債清了。有的人則是隨波逐流,待世間緣份結束,便再回去「坐監」領罰,不知何時才是個頭。
直到有一天,她被一位善知識接引當義工,高雄氣爆後,夫妻倆發善心,做一系列的冷凍素食調理包義賣。那一次義賣活動之後,婦人做上癮,跟著善知識去為往生者助念,原本害怕面對死亡的她,為了突破內心的恐懼,直接站在往生者面前,直視對方,用最虔誠的心祝福對方一路好走。那一次突破,婦人一掃對死亡的恐懼,更在老智者的法語滋潤下,明白生死乃自然法則,沒有罣礙就無有恐怖。
婦人透過做善事累積福德,掃除無明和執念。婦人的故事應證了一句話,「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內心的恐懼往往是一個人無形卻深沉的「包袱」,也就是個人業坑的呈現,想要將業坑填平,只有善能對治。善事做多了,業坑就會被福氣的泥土一鏟一鏟給填平,那一份恐懼也就消失不見。總而言之,業障消,福就來,心魔退,運就通。
#好事多做
#積善之家有餘慶
#降伏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