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者

含有「往生者」共 5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在許多浪漫電影裡,總有那麼一幕令人難忘:男女主角在落英繽紛的櫻花樹下立下約定,「就算有一天我們不在了,也要讓彼此留在這片花海裡。」那畫面總讓人心頭一暖,也引人思考如果生命終將落幕,我想以什麼樣的姿態告別?
Thumbnail
彼得潘-avatar-img
2 天前
由土葬演進至火化已經省下許多墓地 加之現代人死觀已經不再隱晦和禁忌 因此環保葬是能被接受而爭議較少的人生謝幕式。 我也欣賞日本的零葬:無葬禮 不要骨灰 不要墓地 就是簡單逝去。
淨土門之三法忍 (象山慶25.10.12) 大乘經中有二忍(生忍/法忍、世間忍/出世忍、安受苦忍/觀察法忍),三忍(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諦察法忍),及四忍、六忍、十忍……的提法[1]。   (一)《無量壽經》三法忍 淨土經亦有證悟法理而安心的「三法忍」,《無量壽經》第34(聞名得忍)願:
在台灣或華人社會中,雖然傳統文化(如佛教、道教、儒教)仍深植人心,但也漸漸出現“不信教卻想辦理有意義喪禮”的族群,這些人希望重新思考喪禮,不被宗教框架侷限,強調個人選擇與獨特性,這使得許多人希望在規劃喪禮時,能由自己主導、添入個人風格。無宗教喪禮恰能提供這樣的空間:可以從音樂、場
Thumbnail
彼得潘-avatar-img
2025/10/23
前幾年日本流行零葬:不辦葬禮 不留骨灰 不設墓地。 國情也許不同 但人終將一死 對身後事的處理各有承襲的傳統和觀念。 近來國內喪葬觀念已從“土葬”進化為“火化” 能節省墓地面積 如果進塔更精簡。更先進的觀念是樹葬 花葬或製成鑽石 舊時冷凍身體等復活的只是現代木乃伊。
在台灣的傳統觀念裡,喪禮總是與莊嚴肅穆的黑白色系緊緊綁在一起,彷彿只有這樣,才能表達對逝者的敬重。然而,這個畫面在江阿嬤的告別式上,被徹底翻轉了。
Thumbnail
這樣的告別式更棒了!
欣樂淨土與遊諸佛國(象山慶25.9.21)https://blog.udn.com/6ccc7d15/183594091 問1.《無量壽經》卷下,往生極樂之後的果報,其中「遊諸佛國,聞法供養」,是讓一生補處的菩薩,好再更好?往生之後已同佛所受,再做以上的事情,用意是甚麼?是如同「釋迦牟尼佛為眼盲的
在告別式的演奏中,接受歌單的客製化到底是不是好事呢? 有時候,如果往生者或者是家屬真的很喜歡那首歌,那我們爲他演奏 , 這也是很有意義的事情。不過有些歌曲, 可能非常芭樂,非常通俗。 尤其最近的點歌趨勢,其實有點跟着抖音的趨勢在走。 ■ 抖音歌曲有什麼特色? 1.不是為了完整音樂而
Thumbnail
有量無量無差別,往生西方皆無量[1](象山慶25.9.6) https://blog.udn.com/6ccc7d15/183437836     凡夫如何信解「阿彌陀佛」的光、壽「無量」?這世間似乎一切都是可計算可稱量的,不論是以距離、面積、時間、速度……或「金錢」,乃至「感情」為單位,都可經由
招魂葬是台灣傳統喪葬習俗之一,透過道士或法師誦經、招魂儀式,引領亡者靈魂歸來安放於靈位,以完成往生的安息與家屬的心靈慰藉。此儀式不僅表達子孫對先人的追思,也象徵靈魂的歸依與家庭的團圓。
Thumbnail
Sylvia-avatar-img
2025/09/13
對活著的人來說是很大的一個安慰!
改過後的她,已不再是女神棍,而是女道士,雖然僅存壽命有限,但她反而更加努力學習道法,決心跟時間賽跑...
Thumbnail
宇牛-avatar-img
2025/09/13
大義啊!
光著腳丫子ˇ-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9/13
宇牛 清修道人有料喔
參加告別式後的感悟,探討死亡的本質、人生的放下與真正的通透。從「往生」的概念,到放下執著的悖論,以及如何在生活體驗中修煉內心平靜,並非逃避,而是借假修真,最終達致自在與坦然。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人生#死亡#往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