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祥獅門環的故夢:從廢墟到藝術殿堂的華麗重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老北京祥獅門環的故夢

 

奔馳在故鄉的大地,閃耀一身華艷流彩,終於,我回來了!

 

走過幾千年輝煌悠久歷史,看過多少豐富燦爛的文化;從莊嚴宏偉宮殿,到清麗雅致的園林, 老北京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有我深深愛戀!

曾幾何時,歲月流轉,王府凋敝坍塌,古街消逝不再,故都換了風貌容顏! 一棟棟新式建築,取代了寬敞老舊的大宅院;一扇扇歷經滄桑的木板門,堆積在廢棄角落, 門板上相依的祥獅門環,縱使難掩傷心,也只能無奈地一一委棄於地,俱為塵土!

 

不知道他是什麼時候,發現我原先的美麗!

當他拾起那個鏽蝕斑駁的祥獅門環,又是怎樣的一番心情?

是悠悠此生註定難捨的緣份?

還是冥冥前世未了的心願?

或許,有著一份珍惜不捨的心情;

也可能,是獨具慧眼創意無限!

我偷偷猜想,會不會,是前世王府大宅書聲朗朗的孩童?

或是馬背上豪氣干雲的倚劍少年?

抑或是皎潔月光下,我一直默默守護的古剎高僧?

 

世人讚譽他為「東方的畢加索」,而我是知道的,他有個響亮偉大的名字:「李善單教授」。

是他滿腔浪漫創意的靈魂,重新賦予我新生命!

是他那雙溫柔巧手,將我嵌在一張張白色畫布上,五彩炫爛,明豔照人!

是他,帶我登上藝術殿堂,成為一道最亮眼的風景!

 

於是,從台灣新藝術博覽會,到美國比佛利畫廊,甚至遠及英國藝術舞台,都有我驚豔登場, 接受一場又一場世人讚嘆的目光!

我曾飛越英吉利廣闊的海洋,

也曾徜徉上海繁華迷人的天空;

我記得福爾摩斯朝陽的流彩,

也難忘懷神秘香江的黃昏夕照!

只是,無論我走到哪裡,好像都能聽見心底某個聲音,縱使天涯海角,也永遠忘不了記憶深深的故夢!

 

我想起在故鄉的日子,年年春節都舉辦廟會,舞龍舞獅或傳統雜藝,熱鬧街市上,人群熙熙攘攘川流不息。

也憶起戲棚上風情萬種允文允武的粉墨登場,及王府大街上老字號的傳統小吃與迷人味道。

啊!我的繁華舊夢,老北京的風華與失落!

 

總是相信,朗朗乾坤,天道好還,上蒼肯定聽見我微小的呼喚!

那位喚為Demora的男子勇敢追夢,他驚懾於我的華艷與氣勢,創造「西方的勞斯萊斯」。

於是,當東方遇見西方,復古又當代,典雅又新潮,果真是經典創作,轟動十方!

我將歸來,化身為迷人炫目的藝術超跑,走過思念的土地,穿越熟悉的街道。

我懷念故宮王羲之嫵媚醉人的墨寶,也惦記門前那對石獅子,是否依然安在?

初秋黃燦燦的小菊,妳們是否還記得我?

城門北郊幽靜的古剎,你們是否還能認取我?

大雄寶殿前那口古老的銅鐘啊,是否能朝朝為我響起,傳達一份無盡的祝福與心願!

我,真的回來了!親吻著日夜渴望的大好河山,忍不住悲欣交集,感激滿懷!

 

avatar-img
2會員
1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aria li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位老先生臨終前與作者之間的故事,描述了作者多次探望老先生,並在過程中給予陪伴與關懷,最後老先生往生的過程。
這是一個關於愛與親情的動人故事,小芳與小陳相愛,卻因家境懸殊遭到小芳父母的反對,兩人私奔後歷經生活艱辛,小芳最終罹癌,彌留之際,家人終於團聚。
在安寧病房目睹親人離世的體驗,記錄下生命消逝前的點滴溫暖與最後的告別,以及作者內心深沉的悲傷與反思。
本書是作者送給自己六十歲的禮物,記錄了在安寧病房服務的點滴,以及與病患、家屬互動的溫馨故事。作者分享了許多令人動容的時刻,例如與病患一起唱歌、錄下珍貴畫面等,並表達了對病患的感恩之情。文中也提到賴爸(賴允亮主任)的溫暖與鼓勵,以及作者對生命和人生的感悟。
0/5格友好:發佈一篇自我介紹吧!
乘願再來   星河遼闊 悲願無窮 虛空無盡 去去就來   仁者 你將往哪裡去 琉璃為地 黃金鋪路 是你的歸宿嗎   天上宮殿 巍峨清淨 為何要再來   你許下什麼承諾 你 發過什麼願 蓮開泥水 苦海慈航 娑婆眾苦 生離死別 該如何承受   你要來做什麼呢
致寒門草堂-詩聖杜甫 你 可曾聽見/致 子美   你 還在寫詩嗎   曾經 登高望遠 凌雲壯志 會須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   只是 曾幾何時 那個致君堯舜 更使風俗淳的年輕人 早已風霜滿面 身心俱疲   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 你要寫給誰看呢   君王正在沈香亭
一位老先生臨終前與作者之間的故事,描述了作者多次探望老先生,並在過程中給予陪伴與關懷,最後老先生往生的過程。
這是一個關於愛與親情的動人故事,小芳與小陳相愛,卻因家境懸殊遭到小芳父母的反對,兩人私奔後歷經生活艱辛,小芳最終罹癌,彌留之際,家人終於團聚。
在安寧病房目睹親人離世的體驗,記錄下生命消逝前的點滴溫暖與最後的告別,以及作者內心深沉的悲傷與反思。
本書是作者送給自己六十歲的禮物,記錄了在安寧病房服務的點滴,以及與病患、家屬互動的溫馨故事。作者分享了許多令人動容的時刻,例如與病患一起唱歌、錄下珍貴畫面等,並表達了對病患的感恩之情。文中也提到賴爸(賴允亮主任)的溫暖與鼓勵,以及作者對生命和人生的感悟。
0/5格友好:發佈一篇自我介紹吧!
乘願再來   星河遼闊 悲願無窮 虛空無盡 去去就來   仁者 你將往哪裡去 琉璃為地 黃金鋪路 是你的歸宿嗎   天上宮殿 巍峨清淨 為何要再來   你許下什麼承諾 你 發過什麼願 蓮開泥水 苦海慈航 娑婆眾苦 生離死別 該如何承受   你要來做什麼呢
致寒門草堂-詩聖杜甫 你 可曾聽見/致 子美   你 還在寫詩嗎   曾經 登高望遠 凌雲壯志 會須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   只是 曾幾何時 那個致君堯舜 更使風俗淳的年輕人 早已風霜滿面 身心俱疲   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 你要寫給誰看呢   君王正在沈香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張園「上海第一名園」、船廠1862,皆見證著了上海百年間的起落與沈浮。將破敗老建築改造重生,並融入一般人的生活當中共榮,這兩處都能讓人感覺到成功再生的喜悅。
Thumbnail
對稱的美感 台北中正紀念堂的迴廊是一個令人流連忘返的地方。這裡的景色融合了歷史、文化和自然之美,讓人感到寧靜而莊嚴。首先,中正紀念堂本身是一座宏偉的建築,迴廊環繞著主體建築,呈現出對稱的美感。 純淨的光芒 漫步在迴廊上,能夠感受到這座紀念建築的壯麗和莊嚴。迴廊的柱子高聳入雲,每一根柱子都雕刻精
Thumbnail
這是在故宮山下大門畫的,整個故宮看起來很有威嚴氣勢。當我站在故宮山下大門,仔細觀察那高大的門樓和精美的雕刻,仿佛能夠穿越時空,感受到當時建造這些偉大建築時的用心與技藝。 故宮的設計不僅追求實用功能,更注重美感和象徵意義。門樓上的每一處磚瓦、每一塊石材,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讓人不禁讚歎古人的智慧
Thumbnail
我好幾年前去過北京一次,那一次幾乎去完了北京最經典的景點,包含北京故宮、天壇公園、胡同、頤和園、長城、鳥巢、清華北大等等。 唯獨近代歷史課上總愛提及的圓明園還沒去過。 剛好天津快閃那次(天津快閃遊 張碧晨演唱會),在北京有一段空檔時間,就就去了圓明園看看。 是去年冬天去的,積雪覆蓋在殘壁上
Thumbnail
今天,期待著參觀經過六年改建後,煥然一新的國家歷史博物館。到了那份期待與興奮,我知道,這將會是一趟意義非凡的旅程。走進博物館大廳,我被眼前的情景所震撼。整個格局都改變了,展廳中央開了好大樓梯,讓我不禁感慨萬千。也不知這樣的設計是好是壞。 1929年12月,震驚學術界的北京人頭骨化 石在周口店附近發
Thumbnail
透過手繪分享了歐式復古、日式清雅和臺式古樸的城市景觀,每種風情都有吸引人的地方,各有不一樣的視覺感受。
Thumbnail
上海,永遠的東方明珠,雖然經歷抗戰時期、文革時期和多年共產鎖國,但,上海那不可忽視、隱藏不住的生命力,在開放後,如雨後春筍般破土、成長。 這一篇不是續集的開始,是結束也是開始。 文中所提任何人名及公司名,及故事情節,純屬虛構,如有雷同,請多多包涵。
Thumbnail
且看宮門開放的那晚展開的魔幻盛宴。
Thumbnail
無論看見了多少臺階, 無論走遍了多少街道, 也不管覆蓋屋頂的是什麼, 或者那片牆的建材有多特殊... 組成一座城市的不是那些, 而是「空間量度」與「過去事件」的關係, 欄杆的高度與翻過欄杆的志願者, 漁網的破洞與修補的老人們閒聊著話當年, 這些記憶, 清晰或模糊的過往, 城市被一
Thumbnail
景物召喚記憶、尋回時間,不管是之於個體抑或集體,我們總是透過一些「實體的物」,得已回到過去。 一幢房子、一根柱子、一扇窗,打開窗子,陽光照了進來,光影交織形成未知,來到「2023城中串遊季OPEN A NEW PAGE」(展期:2023/12/10-2024/1/15),走進台中城新的一頁。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張園「上海第一名園」、船廠1862,皆見證著了上海百年間的起落與沈浮。將破敗老建築改造重生,並融入一般人的生活當中共榮,這兩處都能讓人感覺到成功再生的喜悅。
Thumbnail
對稱的美感 台北中正紀念堂的迴廊是一個令人流連忘返的地方。這裡的景色融合了歷史、文化和自然之美,讓人感到寧靜而莊嚴。首先,中正紀念堂本身是一座宏偉的建築,迴廊環繞著主體建築,呈現出對稱的美感。 純淨的光芒 漫步在迴廊上,能夠感受到這座紀念建築的壯麗和莊嚴。迴廊的柱子高聳入雲,每一根柱子都雕刻精
Thumbnail
這是在故宮山下大門畫的,整個故宮看起來很有威嚴氣勢。當我站在故宮山下大門,仔細觀察那高大的門樓和精美的雕刻,仿佛能夠穿越時空,感受到當時建造這些偉大建築時的用心與技藝。 故宮的設計不僅追求實用功能,更注重美感和象徵意義。門樓上的每一處磚瓦、每一塊石材,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讓人不禁讚歎古人的智慧
Thumbnail
我好幾年前去過北京一次,那一次幾乎去完了北京最經典的景點,包含北京故宮、天壇公園、胡同、頤和園、長城、鳥巢、清華北大等等。 唯獨近代歷史課上總愛提及的圓明園還沒去過。 剛好天津快閃那次(天津快閃遊 張碧晨演唱會),在北京有一段空檔時間,就就去了圓明園看看。 是去年冬天去的,積雪覆蓋在殘壁上
Thumbnail
今天,期待著參觀經過六年改建後,煥然一新的國家歷史博物館。到了那份期待與興奮,我知道,這將會是一趟意義非凡的旅程。走進博物館大廳,我被眼前的情景所震撼。整個格局都改變了,展廳中央開了好大樓梯,讓我不禁感慨萬千。也不知這樣的設計是好是壞。 1929年12月,震驚學術界的北京人頭骨化 石在周口店附近發
Thumbnail
透過手繪分享了歐式復古、日式清雅和臺式古樸的城市景觀,每種風情都有吸引人的地方,各有不一樣的視覺感受。
Thumbnail
上海,永遠的東方明珠,雖然經歷抗戰時期、文革時期和多年共產鎖國,但,上海那不可忽視、隱藏不住的生命力,在開放後,如雨後春筍般破土、成長。 這一篇不是續集的開始,是結束也是開始。 文中所提任何人名及公司名,及故事情節,純屬虛構,如有雷同,請多多包涵。
Thumbnail
且看宮門開放的那晚展開的魔幻盛宴。
Thumbnail
無論看見了多少臺階, 無論走遍了多少街道, 也不管覆蓋屋頂的是什麼, 或者那片牆的建材有多特殊... 組成一座城市的不是那些, 而是「空間量度」與「過去事件」的關係, 欄杆的高度與翻過欄杆的志願者, 漁網的破洞與修補的老人們閒聊著話當年, 這些記憶, 清晰或模糊的過往, 城市被一
Thumbnail
景物召喚記憶、尋回時間,不管是之於個體抑或集體,我們總是透過一些「實體的物」,得已回到過去。 一幢房子、一根柱子、一扇窗,打開窗子,陽光照了進來,光影交織形成未知,來到「2023城中串遊季OPEN A NEW PAGE」(展期:2023/12/10-2024/1/15),走進台中城新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