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蔓延時 Afire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德國名導Christian Petzold執導的《野火蔓延時》是其「元素精靈三部曲」系列的第二部作品,聚焦「火」元素。該片在2023年柏林影展大放異彩,榮獲銀熊獎評審團大獎。故事描述作家Leon與摯友Felix在炎夏時分來到郊外的林間小屋工作 — Leon需要完成第二部小說的初稿,Felix則準備申請學校的攝影作品集。然而,他們抵達時意外發現小屋已有住客:一位名叫Nadja的神秘紅衣女子。Nadja的存在打亂了Leon專注寫作的計劃,她與海灘救生員Devid的夜間「互動」也令Leon心煩意亂,加上小說創作陷入瓶頸,使他的敏感與神經質更加惡化。隨著森林大火步步進逼,Leon被迫直視自己紛亂的內心與一直逃避的殘酷現實……

《野火蔓延時》整部電影圍繞著男主角Leon的成長展開,並從中延伸出對於人性的探討。Petzold以優秀的劇本和角色刻畫向我們揭示:愛情、死亡、創作(甚至是泛指整個藝術之「美」的展現)之間存在著微妙而深遠的關聯,同時也探討了生而為人「活著」的意義。故事中的Leon孤傲且自私,他自視清高,腦中只容得下自己的小說創作。他總是以「工作」為藉口,一再拒絕Felix與Nadja的休息、聚會邀約,甚至對待周遭的人時也懷著一股知識分子的自命不凡。這樣自我中心的Leon,其實深受「續作魔咒」的壓力,且當前的寫作進度又不如預期。然而最令他煩惱的,是發現自己正無可自拔地被Nadja吸引。身為觀眾,我們以旁觀者的角度,看著Leon在矛盾的心境中不斷拉扯 — 伴隨著對Nadja日益強烈的情感而築起的高牆,除了出自對他人的蔑視,或許更多的是潛藏於內心深處的自卑與焦慮所亟欲建立起的保護機制。在Nadja看完他的小說初稿,並且直言不諱地表示自己並不喜歡,Leon忍不住生氣地咒罵「該死的冰淇淋女!她懂什麼?」卻又在下一秒因為Nadja的評語而獨自到海邊黯然神傷,落寞地望著被風吹得散落一地的稿子。說到底Leon心中比誰都明白自己作品的質量,只是不願承認而已。畢竟,又有誰能毫無掩飾地直視自身的不足呢?更何況是面對耗費多年的心血結晶的創作者?

正如電影標題所預言的 — Leon的成長(或者該說是「甦醒」較貼切?)乃是緊跟著蔓延的火勢展開。故事中Nadja反覆吟誦的那首海涅(Heinrich Heine)的詩《阿斯拉少年》(Der Asra)巧妙揭露了愛情、死亡、創作的共生關係:

每天在日暮時分,

蘇丹的女兒節,

徘徊在噴泉旁,

白水潺潺流動,

每天在日暮時分,

年輕奴隸站在噴泉旁,

白水潺潺流動著,

他的臉日漸蒼白,

有一晚公主接近他,忽然問,

我想知道你的名字、家鄉和部落,

奴隸說在下穆罕默德,來自葉門,

我的部落是因愛而滅亡的阿斯拉。(They who dies when love befalls them)

詩中的少年因愛而死亡,反映出海涅自己對當時德國浪漫主義的解讀:愛情與死亡共生共存的意象,以及「美」的理念(藝術之創作)必須在現實世界中尋找,即現實世界為「美」的載體,藝術家倘若渴望創造美、捕捉美,就必須將自己置身於廣闊的世界中,體會個人的精神、情感(涵括了愛與死)於現實、於他人的互動關係中的融合及展現。這些概念亦是Petzold欲以本片闡述的核心,而他也相當高明地在最後不到半小時的故事裡傳達了這些想法 — 只有當Leon正視自己對Nadja的感情,嘗試理解、體會愛,儘管極致的愛情可能伴隨更殘酷的死亡(兩具被大火燒得焦黑、難以辨認卻彼此交纏地無法分開的屍體)但人性本是如此,而人的情感更是超越所有世俗的衰敗、肉體的死亡,是唯一可能以創作形式保存下來的「美」。隨著大火將一切燃燒殆盡,Leon體會到自身的渺小,也終於提起筆桿,不再封閉內心,親身走進世界中,寫下自己在那年夏日裡終身難忘的所有經歷與感受:

他坐在沙灘上,他等候著,最可怕的是,即時他倆沒事,但總有一天他會忘記一切。小屋,海邊,還有她……偶爾,他會為寂寞所苦,他感到悲傷,模糊的記憶侵襲他。似乎有人記得他,等著他。他們會再相遇。你在哪?他抬頭時已夜幕低垂,海面正在發光。

p.s. 本片的女主角是以Petzold「元素精靈三部曲」系列第一部作品《水漾的女人》封柏林影后的Paula Beer~雖然我還沒看過《水漾的女人》,但她在這部電影裡真的舉手投足都好有魅力,完全可以理解為什麼男主角會被她迷到無法自拔!(看來要趕快找時間來看了🥹)

avatar-img
1會員
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unarbour ☾ 的其他內容
由 Jim Carrey、Kate Winslet 主演的經典愛情電影《王牌冤家》,以其精湛的劇本和創意的科幻設定,巧妙刻劃愛情的複雜與苦澀,再加上全體演員層次豐富的動人演出,交織出一部扣人心弦且令人深思的佳作。
隨著前幾年由其同名著作改編影集《Normal People》的廣受歡迎,連帶使作家 Sally Rooney 的其他著作備受關注。作為其創作的第一本長篇小說,《Conversations with Friends》透過大量的日常對話,描繪主角之間複雜的四角關係,刻劃出千禧世代的矛盾心理和幽微人性。
前幾天,表妹一家三口在晚上突然拿著蛋糕到外公家裡來,說是要久違地一起慶祝父親節。 印象中自己已經有些日子沒有見到表妹一家了,他們的模樣好似有點陌生。又或許只是我每次難得全家一起出去吃飯時,總習慣坐到離他們最遠的位子上,一言不發地和他們遙遙相望。
華文作家陳雪於2009年出版的長篇小說《附魔者》被廣泛認可為其創作進入圓熟期的代表,並且憑此作品入圍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等多項殊榮。故事描繪大學生琇琇與她身邊人們情慾糾葛、愛恨交織的故事。人性的複雜與費解,激情的慾念與罪惡,感情的羈絆與束縛,在作者冶豔而狂亂的文字中,被血淋淋地一一展現。
由導演 Sophia Coppola 執導的電影《愛情,不用翻譯》上映至今已過20年,依然是不少影迷心目中不敗的愛情經典。故事描繪中年過氣影星 Bob,在東京邂逅了伴隨丈夫工作來到此地的大學畢業生 Charlotte ,兩個孤獨的靈魂相知、相惜,成為彼此回憶深處最難忘的那道身影。
由 Jim Carrey、Kate Winslet 主演的經典愛情電影《王牌冤家》,以其精湛的劇本和創意的科幻設定,巧妙刻劃愛情的複雜與苦澀,再加上全體演員層次豐富的動人演出,交織出一部扣人心弦且令人深思的佳作。
隨著前幾年由其同名著作改編影集《Normal People》的廣受歡迎,連帶使作家 Sally Rooney 的其他著作備受關注。作為其創作的第一本長篇小說,《Conversations with Friends》透過大量的日常對話,描繪主角之間複雜的四角關係,刻劃出千禧世代的矛盾心理和幽微人性。
前幾天,表妹一家三口在晚上突然拿著蛋糕到外公家裡來,說是要久違地一起慶祝父親節。 印象中自己已經有些日子沒有見到表妹一家了,他們的模樣好似有點陌生。又或許只是我每次難得全家一起出去吃飯時,總習慣坐到離他們最遠的位子上,一言不發地和他們遙遙相望。
華文作家陳雪於2009年出版的長篇小說《附魔者》被廣泛認可為其創作進入圓熟期的代表,並且憑此作品入圍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等多項殊榮。故事描繪大學生琇琇與她身邊人們情慾糾葛、愛恨交織的故事。人性的複雜與費解,激情的慾念與罪惡,感情的羈絆與束縛,在作者冶豔而狂亂的文字中,被血淋淋地一一展現。
由導演 Sophia Coppola 執導的電影《愛情,不用翻譯》上映至今已過20年,依然是不少影迷心目中不敗的愛情經典。故事描繪中年過氣影星 Bob,在東京邂逅了伴隨丈夫工作來到此地的大學畢業生 Charlotte ,兩個孤獨的靈魂相知、相惜,成為彼此回憶深處最難忘的那道身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從以前我就很喜歡看龍捲風系列的電影,真的會讓我看到目不轉睛,整個人投入在其中,除了震撼的音效,連劇情都讓人驚悚,很佩服這些追風者的勇氣,從劇情中也可以學習到當災難來臨時該怎麼應變,該怎麼避難,還蠻有教育性的電影,龍捲風暴可說是2024年最好看的電影,希望大家多進戲院捧場,讓好電影可以繼續經營下去。
Thumbnail
剛上映的時候,或許是因為宣傳的文案與電影的色調有點不同調,導致褒貶不一,但我個人很喜歡它營造出來的感覺,想稍微分享一下我對它的想法,就寫了一點簡單的心得。
*前言 烈火焚身(Incendies),2010年的加拿大法語電影,曾獲第31屆加拿大電視電影吉尼獎(Genie Awards)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8個獎,並入圍第8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Thumbnail
本週電影重點,包括有:兩部動畫短片《遠火》、《內心的蜘蛛》,以及由《貧民百萬富翁》男星主演的 A24 奇幻電影《綠騎士》。
Thumbnail
在2月初某天IG上看到廣告在推的一部電影。 在日本若是英語系電影的話, 大部份電影名稱都會用外來語, 因為難得的是用日文做劇名, 加上這個名字很吸引我, 看了一下預告後感覺很像是推理劇, 因此早早買了電影前賣券, 然後今天中午就跑去看了。 因為台灣看起來很像沒有上映, 因此應該不怕爆雷ww
Thumbnail
二月影展餘韻未消,四部觀眾票選前20名的佳作終於登上院線!其中,《再見機器人》以其動人人性勾勒,成為最受期待之作;《火上鍋》為味蕾帶來饗宴;艾瑪史東主演的《可憐的東西》融合哲學、女性覺醒,讓人愛不釋手;而《去唱卡拉OK吧》則以幽默笑聲與淚水勾勒愛情。
Thumbnail
在此次金馬連映的兩部作品——科斯塔的《火之女兒》與王兵的《黑衣人》湊合成的一個「類短片」單元絕非出自拚時長或者已大師之名騙觀眾錢的考量(?)因今年坎城在選映兩部作品時便也是將它們並至於一塊進行放映(聽說中國獨立影像展則是把《火之女兒》與洪常秀聯合套售),同時科斯塔與王兵也是當代關於獨立、自由
Thumbnail
《野火蔓延時》為克里斯汀佩佐導演元素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他並沒有拍成相同風格與同等調性的系列續作,只為了追求片中書商欣賞的「渾然一體、層次一致」,此次增添了不少黑色幽默在角色互動上,去訴說四人從餐桌到隔壁床上的權力遊戲,輕盈簡練的敘事精準描繪了人物關係的流轉。身為粉絲的我依然得讚嘆導演,他仍願意做出改
Thumbnail
(以下為觀影次序) (內文有雷亦有個人獨斷感受還請慎入)
Thumbnail
本週電影重點,包括有:美國名導查克史奈德最新科幻動作片系列之首部曲《反叛之月——第1部:火之女》、以生老病死結合宗教信仰為題的馬來西亞獨立電影《飛行奶油》。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從以前我就很喜歡看龍捲風系列的電影,真的會讓我看到目不轉睛,整個人投入在其中,除了震撼的音效,連劇情都讓人驚悚,很佩服這些追風者的勇氣,從劇情中也可以學習到當災難來臨時該怎麼應變,該怎麼避難,還蠻有教育性的電影,龍捲風暴可說是2024年最好看的電影,希望大家多進戲院捧場,讓好電影可以繼續經營下去。
Thumbnail
剛上映的時候,或許是因為宣傳的文案與電影的色調有點不同調,導致褒貶不一,但我個人很喜歡它營造出來的感覺,想稍微分享一下我對它的想法,就寫了一點簡單的心得。
*前言 烈火焚身(Incendies),2010年的加拿大法語電影,曾獲第31屆加拿大電視電影吉尼獎(Genie Awards)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8個獎,並入圍第8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Thumbnail
本週電影重點,包括有:兩部動畫短片《遠火》、《內心的蜘蛛》,以及由《貧民百萬富翁》男星主演的 A24 奇幻電影《綠騎士》。
Thumbnail
在2月初某天IG上看到廣告在推的一部電影。 在日本若是英語系電影的話, 大部份電影名稱都會用外來語, 因為難得的是用日文做劇名, 加上這個名字很吸引我, 看了一下預告後感覺很像是推理劇, 因此早早買了電影前賣券, 然後今天中午就跑去看了。 因為台灣看起來很像沒有上映, 因此應該不怕爆雷ww
Thumbnail
二月影展餘韻未消,四部觀眾票選前20名的佳作終於登上院線!其中,《再見機器人》以其動人人性勾勒,成為最受期待之作;《火上鍋》為味蕾帶來饗宴;艾瑪史東主演的《可憐的東西》融合哲學、女性覺醒,讓人愛不釋手;而《去唱卡拉OK吧》則以幽默笑聲與淚水勾勒愛情。
Thumbnail
在此次金馬連映的兩部作品——科斯塔的《火之女兒》與王兵的《黑衣人》湊合成的一個「類短片」單元絕非出自拚時長或者已大師之名騙觀眾錢的考量(?)因今年坎城在選映兩部作品時便也是將它們並至於一塊進行放映(聽說中國獨立影像展則是把《火之女兒》與洪常秀聯合套售),同時科斯塔與王兵也是當代關於獨立、自由
Thumbnail
《野火蔓延時》為克里斯汀佩佐導演元素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他並沒有拍成相同風格與同等調性的系列續作,只為了追求片中書商欣賞的「渾然一體、層次一致」,此次增添了不少黑色幽默在角色互動上,去訴說四人從餐桌到隔壁床上的權力遊戲,輕盈簡練的敘事精準描繪了人物關係的流轉。身為粉絲的我依然得讚嘆導演,他仍願意做出改
Thumbnail
(以下為觀影次序) (內文有雷亦有個人獨斷感受還請慎入)
Thumbnail
本週電影重點,包括有:美國名導查克史奈德最新科幻動作片系列之首部曲《反叛之月——第1部:火之女》、以生老病死結合宗教信仰為題的馬來西亞獨立電影《飛行奶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