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關鍵字一打,「再見安打」、「勝利功臣」、「超級工具人」等新聞標題紛紛跳出來。潘書緯目前就讀佛光山普門中學三年級,以速度與守備穩定自居,且常在比賽關鍵時刻頂住壓力敲出致勝一擊,近期卻因手腕韌帶斷裂,導致許多賽事只能隨隊出席,化身紀錄組與最佳應援團。
潘書緯自小學三年級便由父親牽線,加入校隊開啟他的棒球生涯,身高 176,相較其他人沒有身材優勢,但這並不影響他選擇這條路,既然先天條件不如人,那就靠後天的努力讓自己更具競爭力。
「內野給 two」、「內野要撲哦」、「沒事、很好、加油來!」等等,總是能在比賽中看到潘書緯在場上提醒、鼓勵著隊友們。頭腦清晰、能快速解讀比賽、想法周到是潘書緯的一大優勢。從國中到高一都擔任隊上的主戰捕手,這使他早已習慣時時刻刻分析比賽戰況,並提醒其他隊友,儘管現在多守三壘,他依舊將這個好習慣帶到場上,讓團隊整體失誤率降低,且每分每秒都保持專注。
潘書緯在高中黑豹旗大賽擔任隊長
潘書緯國小國中都在雲林念書、打球,高中進入普門可以說是一個巧妙的緣分,原本到國三快畢業時,潘書緯甚至都還不知道有普門這所學校。是透過國中教練與普門洪榮宏教練的牽線,才讓潘書緯踏入「擁有禪修、靜坐的棒球世界」在這裡即將待滿三年,他認為自己成長不少。
普門中學是一所佛教學校,與其他學校最大的不同就是有賽前靜坐、睡前禪修等極具特色的球隊,潘書緯表示這些對他有相當大的幫助,不僅使他頭腦保持專注,也讓他在高張力的環境下可以冷靜面對,才能有許多關鍵時刻不畏壓力,擊出關鍵安打,拿下勝利。但並不是每場比賽都會得償所願。
「高二那年的南華盃,因為我,所以我們輸給平鎮,從那時候我就開始被教練團緊盯,壓力大到不行,後來我直接打電話回家,哭著跟爸媽說:『我不要打球了。』」現在已能輕鬆提起,但這一次的輸球,其實是潘書緯心態轉變與成長的關鍵。和全心支持他的家人們聊完後,潘書緯茅塞頓開。「爸爸跟我說:『打球是你自己選的,那就要堅持走下去。』這時候我才發現,身邊有那麼多人支持我、對我有所期待,如果現在放棄了,豈不是對不起那些曾經幫助過我的人。」從這次事件後潘書緯心態成熟許多,也變得有想法、個性不再衝動。
好勝心強、得失心重、速度快,這些特質就像迪士尼動畫裡他最喜歡的角色:閃電麥坤,追求勝利、渴望速度,遇到低潮困難時,卻不知道如何怎樣的表達才是最好,所以潘書緯會去找別的事做,像是唱歌、健身等,讓自己不要沉浸在不好的情緒中,過了一段時間後,再來分析檢視自己是哪裡需要調整。潘書緯對自己的要求十分嚴格:「我沒有一天對自己的打擊感到滿意」相較於守備,潘書緯的打擊不穩定許多。
印象最深刻的一場比賽便是前陣子的高中黑豹旗大賽,普門中學在第一場強碰壽山高中即爆冷淘汰,原本領先 1 分,卻在第五局一口氣被灌進 8 分,最後無力回天。最後半局第一個打者就是潘書緯,他擊出一顆高飛球,當下並沒有立刻跑壘,他說:「我那時候很生氣,但不知道在氣什麼,先把球棒摔在地上之後才往一壘去,過了壘包之後還是一直罵。」但冷靜下來後,潘書緯仍會回頭檢視自己的動作,分析過程和想達成的動作間的因果關係。
「棒球讓我看見世界,選擇了這條路讓我可以看得比別人更多,也更有責任心,出國比賽也能開闊眼界。」潘書緯不後悔打棒球,即使現在因手腕韌帶斷裂而還在復健、無法比賽,他依舊表示「我相信努力的人」。這是 U18 好手江庭毅在潘書緯狀態不好時曾和他說的,潘書緯一直銘記在心,不能比賽雖感到難過,但他也期待自己能盡快以健康的身體回到場上、展現自我。
最後潘書緯想感謝家人一路以來的支持,特別是父親,因為爸爸總能在他掉到谷底時,拉他一把。潘書緯說:「爸爸也曾經是運動員,因此能感同身受我的壓力與瓶頸,再給予我最有用的幫助和支持,讓我能一直走下去。」潘書緯一路走來父親功不可沒。
潘書緯在立德盃代打遭觸身保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