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偶哲人》:裂縫生花,破碎是向世界開的窗|繪本寓言創作

《陶偶哲人》:裂縫生花,破碎是向世界開的窗|繪本寓言創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每個故事的誕生,都像是一顆種子,潛伏在某個無聲的角落,等待適合的土壤。而《陶偶哲人》這個故事,則來自於一次偶然的思考:什麼樣的生命狀態,才能真正輕盈?


在這個故事裡,主角是一個由陶土製成的小陶偶,沒有血肉,只有土質的身軀,其實是很脆弱的。而且,每當他跌倒、裂開,傷痕處便會長出細小的花朵。世界沒有給他強壯的骨架,也沒有賦予他刀槍不入的防禦力,但給了他一種奇異的能力——「破碎即生長」


小陶偶這個靈感,主要來自於大眾對「傷痕」的普遍態度。人們總試圖掩蓋傷口,甚至希望它從未存在。如果說,裂縫其實是生命與世界對話的途徑呢?如果破碎並非毀滅,而是一種進化呢?


於是,我開始構思這個哲學性的寓言,讓小陶偶開始跌倒、破碎、再生,不斷循環,直至他意識到:「我的破碎,是向世界開的窗。」因為這其實是一個關於存在的故事,也是關於接受自身本質的旅程。當我們不再畏懼破碎時,也許才能觸碰到真正的自由。


更深一步來看,小陶偶並非只是一個角色,而是一面鏡子,映照出每個人的人生經歷。我們都曾害怕跌倒,害怕受傷,害怕無法回到原本的樣子。但是,如果我們能像小陶偶一樣,讓裂縫成為生命的養分,是否能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裡,活得更加輕盈?


這個故事也呼應了一種古老的智慧——世間萬物皆在變化之中,而真正的強大並不是堅不可摧,而是能夠順應變化,在崩解與重塑之間找到自己的節奏。小陶偶的旅程,不只是個體的探索,更是一種對於生命本質的思辨。他的存在告訴我們:人生不一定要追求毫無裂痕的完美,而是要學會擁抱自身的不完整,並在其中尋找意義。


於是《陶偶哲人》就誕生了——一個來試著探索存在主義的輕盈而塑造成的角色,跟我們一樣活在海德格所謂的「被拋入世」的焦慮之中。因為小陶偶誕生一場沒有名字的風暴之中,如同老子所說「道法自然」,卻又卡夫卡式的困在自我修補的循環裡。


這不是一個關於治癒的故事,而是一場存在與虛無的辯證法。


之後等我正式完成繪本就可以看到完整故事啦!

這段期間我會不時地更新進度~

盡情期待。



avatar-img
灑灑女子路過人間
1會員
26內容數
灑灑,是名字,也是狀態——以畫筆與影像取景靈魂的遺跡,用幽默拆解恐懼荒誕,把日常寫成詩。如果人生是一場沒有劇本的戲,那我甘願扮演一位笑著解構意義的導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灑灑女子路過人間 的其他內容
創作方式的改變並未改變藝術的本質。AI繪圖的出現如同攝影術的誕生,引發了藝術界的震盪,卻也催生了新的創作形式。AI只是工具,真正的藝術價值來自於創作者對世界的感受和想表達的情感,而非技術本身。文章作者分享了自己的創作經歷,鼓勵讀者在AI時代重新尋找自身的藝術價值。
創作方式的改變並未改變藝術的本質。AI繪圖的出現如同攝影術的誕生,引發了藝術界的震盪,卻也催生了新的創作形式。AI只是工具,真正的藝術價值來自於創作者對世界的感受和想表達的情感,而非技術本身。文章作者分享了自己的創作經歷,鼓勵讀者在AI時代重新尋找自身的藝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