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拾起畫筆:AI時代的人類藝術價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當創作的方式改變,藝術還是藝術嗎?

某一天,我在 AI 畫布上輸入了一行字:「霧氣彌漫的青色森林,月光穿透樹梢,枝葉間藏著閃爍的星屑。」

不到十秒,AI 便生成了一幅讓我驚艷的畫面,比我想像的還要細膩。那一刻,我突然意識到——創作的方式變了,但藝術的本質未曾改變。

以往,我們需要手握畫筆、調色、落筆,一筆一劃地實現腦海中的畫面。而現在,我們用文字描述畫面,AI 便能轉譯成圖像。

但這真的只是工具變了,還是藝術正在被重新定義?


攝影發明之後,繪畫真的死了嗎?

19 世紀,當攝影技術誕生時,許多畫家恐慌地宣稱:「繪畫已死。」因為相機能準確記錄現實,誰還需要花數十個小時來畫一張肖像?

然而,結果我們都知道——繪畫不但沒有消失,反而誕生了印象派、立體派、抽象藝術等嶄新風格,畫家們開始探索「比現實更深層的表達方式」。

現在,AI 繪圖的誕生也帶來類似的震盪。有人擔心它取代藝術,但如果歷史教會了我們什麼,那就是——每一次工具的進步,反而會催生新的藝術浪潮。


AI 是工具,不是創造者

人們害怕 AI 取代藝術,因為它能畫出驚人的作品,甚至模仿任何畫家的風格。但我們必須問:「如果沒有人的想法,AI 會主動創作嗎?

答案是——不會。

AI 只是工具,它不會有童年的回憶,不會經歷失戀,不會在雨夜裡獨自發呆,然後突然想畫點什麼。它能生成畫面,但它無法「選擇畫什麼」。

真正的創作,來自於人對世界的感受。


我們創作的,是藝術價值,不是工具本身

今天,我們可以選擇用畫筆、相機、電腦,甚至 AI 來創作。但最終決定作品價值的,並不是「我們用什麼工具」,而是「我們想表達什麼」。

如果創作只是純技術,那 AI 早就超越人類了。但藝術從來不是技術,它是「人的獨特性」的體現——我們的故事、記憶、情感、甚至痛苦與希望。

不管工具如何進化,藝術的核心始終不變。

所以,與其問 AI 會不會取代我們,不如問:「在 AI 時代,我們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藝術價值?」




創作這件事之重新拾起畫筆

小時候,我以為畫畫是天賦,

大家都說我色彩感極強,作品總讓人眼前一亮。

總覺得自己就該天生搞藝術。

然後,世界開始告訴我現實——

原來,會畫畫的人多到滿地都是。

比我畫得好的人,更是數不勝數。

於是,我不畫了。


我以為,這世界不缺一個會畫畫的我。

(於是在因緣際會下跑去當攝影師)

特別是,當 AI 開始一秒鐘生成一幅「完美的畫」,

我更覺得,自己永遠無法超越。


但最近,在家因公傷休養,想通了。


創作的目的不是為了超越他人。

藝術的意義,從來不在於「有多好、多精緻、多有技術」,

而在於——我為什麼想畫(創作)?

以前的我,是因為想表達情感、記錄自己的心情和故事。

現在的我,還是因為這個原因,但多了分享。

(可能是因為當了攝影師的關係,變得比較心OPEN了)


技法再好,最打動人的還得是畫面中的故事與情感。

這也是我從攝影裡學到的。

所以,我決定再開始畫,

也希望你們能陪我一起,

見證這份初心的回歸。


AI 只是工具,繪畫只是媒介,但藝術一直都是人的事。

讓人心動的,不是技法的完美,而是畫裡的故事,是畫者的靈魂。


最近,我有一個小小的目標,希望能把它完成,

也希望你們能陪著我,一起見證它的誕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灑灑女子路過人間
1會員
42內容數
心靈修行|文學筆記|東方美學|繪本創作|影像敘事
2025/08/07
你有多久沒誠實地看過自己了? 我在攝影現場見過太多靈魂—— 有人站得再挺,心卻卑微到不敢正視鏡頭; 有人穿著華服,卻總想問我:「這樣看起來好看嗎?」 我總想說:「其實,你的美從來不是我來定義的。」 藝術教會我的,不是「創得多完美」,而是「是否夠真實」。 當我拍下自己最失序的樣子, 或是寫下一
Thumbnail
2025/08/07
你有多久沒誠實地看過自己了? 我在攝影現場見過太多靈魂—— 有人站得再挺,心卻卑微到不敢正視鏡頭; 有人穿著華服,卻總想問我:「這樣看起來好看嗎?」 我總想說:「其實,你的美從來不是我來定義的。」 藝術教會我的,不是「創得多完美」,而是「是否夠真實」。 當我拍下自己最失序的樣子, 或是寫下一
Thumbnail
2025/05/06
許多人渴望與成功人士結緣,但有時緣分似乎冥冥之中,本文探討為何有些人難以與「大佬」相遇,並指出這可能與個人能量頻率和靈魂使命有關。文章指出,部分內在敏感、具高維潛質的人,早期生命傾向低調深耕,避免被名利權威干擾,直到準備好接住屬於他們的緣分。他們並非缺乏機會,而是宇宙的安排,等待更匹配的頻率和時刻。
Thumbnail
2025/05/06
許多人渴望與成功人士結緣,但有時緣分似乎冥冥之中,本文探討為何有些人難以與「大佬」相遇,並指出這可能與個人能量頻率和靈魂使命有關。文章指出,部分內在敏感、具高維潛質的人,早期生命傾向低調深耕,避免被名利權威干擾,直到準備好接住屬於他們的緣分。他們並非缺乏機會,而是宇宙的安排,等待更匹配的頻率和時刻。
Thumbnail
2025/05/06
2025/05/05是立夏,也是浴佛節, 一個象徵「洗去塵垢、回歸清明」的日子。 佛不是遠方的神明,而是內在那尊不動的覺知, 那一口看透也看破、仍選擇慈悲與行動的靈魂之火。 洗浴的不是佛像,而是我們日復一日 被雜訊、焦慮、情緒遮蔽的自己。 願今日,你我皆能從能量層微微震動、進而清理 —— 讓舊
2025/05/06
2025/05/05是立夏,也是浴佛節, 一個象徵「洗去塵垢、回歸清明」的日子。 佛不是遠方的神明,而是內在那尊不動的覺知, 那一口看透也看破、仍選擇慈悲與行動的靈魂之火。 洗浴的不是佛像,而是我們日復一日 被雜訊、焦慮、情緒遮蔽的自己。 願今日,你我皆能從能量層微微震動、進而清理 —— 讓舊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當生成式藝術及其展覽所耗費的材料被認定為非藝術後,面對「生成式創作是不是藝術?」的質問,或許,該給出否定的答案。可拋棄並無限次地再製的特性,令每次生成出的內容都是廢棄物,都不是藝術,卻也因此,在美術館內起到過往作品無法達到的成效——將藝術從美感中解放出來。
Thumbnail
當生成式藝術及其展覽所耗費的材料被認定為非藝術後,面對「生成式創作是不是藝術?」的質問,或許,該給出否定的答案。可拋棄並無限次地再製的特性,令每次生成出的內容都是廢棄物,都不是藝術,卻也因此,在美術館內起到過往作品無法達到的成效——將藝術從美感中解放出來。
Thumbnail
⬛AI與創作 最近我在思考一些問題: 隨著AI創作能力的大幅提升,可以創作出許多作品,例如文字、圖片、音樂 這讓我產生了一種關於AI的焦慮:既然AI能夠創作,那我還需要繼續創作嗎?會擔心我的作品會在幾年後被AI取代,因為AI可以就可以快速產生類似的作品了呀 這時候就有一種疑惑,是否還應該
Thumbnail
⬛AI與創作 最近我在思考一些問題: 隨著AI創作能力的大幅提升,可以創作出許多作品,例如文字、圖片、音樂 這讓我產生了一種關於AI的焦慮:既然AI能夠創作,那我還需要繼續創作嗎?會擔心我的作品會在幾年後被AI取代,因為AI可以就可以快速產生類似的作品了呀 這時候就有一種疑惑,是否還應該
Thumbnail
  前言:本篇文寫於2022年九月。AI繪圖橫空出世,衝擊大量美術行業,人心惶惶。記得寫作時是我半夜起來尿尿,一時興起就寫下了自己的看法,結果被大量分享出去,大約有800多分享,最有印象的是圖文作家茶里也轉傳。
Thumbnail
  前言:本篇文寫於2022年九月。AI繪圖橫空出世,衝擊大量美術行業,人心惶惶。記得寫作時是我半夜起來尿尿,一時興起就寫下了自己的看法,結果被大量分享出去,大約有800多分享,最有印象的是圖文作家茶里也轉傳。
Thumbnail
本文以筆者的繪畫創作為出發點,討論現今AI生圖的應用與創作者的未來。筆者認為雖然AI生成圖片已經在生活中大量出現,但AI缺乏獨特性,缺少生命力與溫度,因此筆者認為AI繪圖不會取代創作者。透過筆者的創作過程與心得,探討AI繪圖工具與創作者之間的關係,以及在使用AI時的適度建議。
Thumbnail
本文以筆者的繪畫創作為出發點,討論現今AI生圖的應用與創作者的未來。筆者認為雖然AI生成圖片已經在生活中大量出現,但AI缺乏獨特性,缺少生命力與溫度,因此筆者認為AI繪圖不會取代創作者。透過筆者的創作過程與心得,探討AI繪圖工具與創作者之間的關係,以及在使用AI時的適度建議。
Thumbnail
AI技術的發展如日中天,但也引發了許多道德與創作者權益的議題。從初期到現在的變化,AI的發展對創作者而言是一大挑戰,無論是哪種AI使用者,AI的出現,不代表我們要放棄思考。
Thumbnail
AI技術的發展如日中天,但也引發了許多道德與創作者權益的議題。從初期到現在的變化,AI的發展對創作者而言是一大挑戰,無論是哪種AI使用者,AI的出現,不代表我們要放棄思考。
Thumbnail
取決於創作理念和需求 文字創作者是否應該使用AI,取決於個人的創作理念和需求。我認為,文字創作者在創作過程中,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靈活運用AI工具,以提高效率、拓展思路。不必刻意拒絕使用AI,就如同將⌜用筆寫⌟改為⌜電腦輸入⌟一般。 純粹由自己創作 純粹由自己創作,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自己的創造力
Thumbnail
取決於創作理念和需求 文字創作者是否應該使用AI,取決於個人的創作理念和需求。我認為,文字創作者在創作過程中,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靈活運用AI工具,以提高效率、拓展思路。不必刻意拒絕使用AI,就如同將⌜用筆寫⌟改為⌜電腦輸入⌟一般。 純粹由自己創作 純粹由自己創作,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自己的創造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