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免活動成功關鍵:注意力分配 #反情報操作

罷免活動成功關鍵:注意力分配 #反情報操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罷免要成功,「注意力」最直接影響接收到的資訊及後續的行動力。


關注自己或團體的注意力,可以即時調整注意力分配,以免離目標越來越遠。


以最近開始討論罷免後的補選人選為例,在罷免成功之前,每多把注意力從罷免移到補選人選一些,就減少了一些罷免資訊的接收量,連帶也減少了一些自己發出罷免相關資訊的釋放量。


越多人把注意力從罷免移到補選人選,投入到罷免行動相關宣傳的活動就越少。


就會導致離罷免成功越來越遠。

因為提前影響了成功必要的資訊濃度、熱度、人們的行動、志工的招募、參與志工的人數。


即時注意自己及所在團體的注意力分配,即時調整。


而且現在討論補選人選真的很難不造成分化。

如果情報操作者每幾天就丟一個選區的補選人選出來給大家討論,就可以一直吸引注意力到罷免投票日。


要知道,罷免如果沒成功,一切成空。

敵國開心,敵國在地協力者開心,既得利益者開心。


原稿:建立於20250207

#反情報操作 - 注意力分配(罷免活動宣傳 VS 補選人選)

什麼是情報操作?

本系列文章發表所探究的情報操作,是指帶有惡意的個人或組織,用各種方式將想法、觀念、思考流程植入人們的大腦,影響接收訊息的人的思考,進行影響行為,達到想要的目的。將人的思維過程放慢來看,接收到資訊之後,會融合記憶、情感、分析方式、跳躍思考,達到一個暫時的想法。情報操作者有多種不同的手法,從資訊的篩選、解讀就開始加工:調閱需要的經驗、扭曲轉化記憶、召喚不同的情緒、引用想要的分析方式,為思維過程開路,到達他想要的結果。

作者:冰山小企鵝

長年居住在冰山上,觀察人類進行著各種加速冰山融化的行動,固定發表推文希望某天人類能看懂。自2020年起,經營X帳號:冰山小企鵝(@YaleChen2020) / X平台,以「情報操作」為主題,關注世界和人類腦內隱藏秩序。

avatar-img
冰山小企鵝的沙龍
4會員
78內容數
情報操作,是指帶有惡意的個人或組織,用各種方式將想法、觀念、思考流程植入人們的大腦,影響接收訊息的人的思考,進行影響行為,達到想要的目的。將人的思維過程放慢來看,接收到資訊之後,會融合記憶、情感、分析方式、跳躍思考,達到一個暫時的想法。情報操作者有多種不同的手法,從資訊的篩選、解讀就開始加工,為思維過程開路,達到目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冰山小企鵝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台灣對其罷免呼聲越來越高的傅崐萁,近日在花蓮活動場上令人架走「葉霸(葉春蓮)」前的演說鋪排。 以 #情報操作 的作業模式來說明,是一種「透過假造國家權力的壓制和迫害」,來扭轉原來的負面形象。 可參考 臉書 海洋主廚 愛爾文 的記錄及評論:
情報操作者有時為了要轉移焦點,會使用其它題目來操作。 如果剛好有部分詞句可以反擊到他們的弱點時,反情報操作的做法就是可以將把這個題目再黏回去。 以「曹興誠1500萬」為例,這個題目的目標之一,是要降低曹興誠的聲望。 也有一項附加效果,就是能夠洗掉「柯文哲1500萬」印象。
本文探討臺灣媒體生態中,重要新聞被邊緣化,並以情報操作的角度分析其現象。作者觀察到許多新聞事件,例如大罷免、美國高層訪臺等,被大量的垃圾新聞淹沒,並且存在有意的信息操控痕跡。作者呼籲讀者提高警覺,辨識並抵抗此類信息操弄。
曹興誠接二連三受到假照片的攻擊, 以此為預設題目,思考可反擊的方法時想到, 任何的怒氣與不滿都可以操作,進行 #情緒嫁接。 例如: 「曹興誠在中國有小三!罷免徐巧芯,就是罷免曹興誠!」 「喔喔喔!罷免徐巧芯,就是罷免曹興誠!」 有的人可能會反對:有小三是的曹興誠,關徐巧芯什麼事?
疑似魔芋爽的商業利益爭奪再次出現。 先前魔芋爽的抵制,當大家在吵健康問題時,我注意到便利商店有在販售,代表食品安全方面應該沒有違法。 後來爭議持續擴大,台灣政府掃盪魔芋爽的走私貨,最後留下合法進口商仍在繼續賣。 而這次主題換成是 #新疆紙皮烤核桃 了。
回想魔芋爽在(2023)年初的抵制情況, 和螺螄粉一樣沒辦法處理(令人不開心,但是完全合法)。 而且那波抵制熱潮的結尾前,超商在賣魔芋爽,沒有下架。 從最後結果來看,當時應該只有走私者、水貨商被處理,專案進口的代理商發大財。 我們的抵制,是否反而成了幫代理商增加產品知名度的墊腳石?
台灣對其罷免呼聲越來越高的傅崐萁,近日在花蓮活動場上令人架走「葉霸(葉春蓮)」前的演說鋪排。 以 #情報操作 的作業模式來說明,是一種「透過假造國家權力的壓制和迫害」,來扭轉原來的負面形象。 可參考 臉書 海洋主廚 愛爾文 的記錄及評論:
情報操作者有時為了要轉移焦點,會使用其它題目來操作。 如果剛好有部分詞句可以反擊到他們的弱點時,反情報操作的做法就是可以將把這個題目再黏回去。 以「曹興誠1500萬」為例,這個題目的目標之一,是要降低曹興誠的聲望。 也有一項附加效果,就是能夠洗掉「柯文哲1500萬」印象。
本文探討臺灣媒體生態中,重要新聞被邊緣化,並以情報操作的角度分析其現象。作者觀察到許多新聞事件,例如大罷免、美國高層訪臺等,被大量的垃圾新聞淹沒,並且存在有意的信息操控痕跡。作者呼籲讀者提高警覺,辨識並抵抗此類信息操弄。
曹興誠接二連三受到假照片的攻擊, 以此為預設題目,思考可反擊的方法時想到, 任何的怒氣與不滿都可以操作,進行 #情緒嫁接。 例如: 「曹興誠在中國有小三!罷免徐巧芯,就是罷免曹興誠!」 「喔喔喔!罷免徐巧芯,就是罷免曹興誠!」 有的人可能會反對:有小三是的曹興誠,關徐巧芯什麼事?
疑似魔芋爽的商業利益爭奪再次出現。 先前魔芋爽的抵制,當大家在吵健康問題時,我注意到便利商店有在販售,代表食品安全方面應該沒有違法。 後來爭議持續擴大,台灣政府掃盪魔芋爽的走私貨,最後留下合法進口商仍在繼續賣。 而這次主題換成是 #新疆紙皮烤核桃 了。
回想魔芋爽在(2023)年初的抵制情況, 和螺螄粉一樣沒辦法處理(令人不開心,但是完全合法)。 而且那波抵制熱潮的結尾前,超商在賣魔芋爽,沒有下架。 從最後結果來看,當時應該只有走私者、水貨商被處理,專案進口的代理商發大財。 我們的抵制,是否反而成了幫代理商增加產品知名度的墊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