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屏息以待美國時間4/2川普總統宣布他的對等關稅政策(reciprocal tariffs)。
為了準備對等關稅政策,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向19個貿易夥伴徵求意見,這些夥伴占美國進口總額的91%。其中15個國家對美國存在貿易順差,佔進口總額的87%。
而這些國家,非常可能就是對等關稅政策想要針對的對象。
可以參考下方高盛證券整理的圖表知道有哪些國家。
一個月前,對等關稅的定義,是川普總統希望其他國家進口美國商品所課徵的關稅稅率,要降低到跟美國進口其他國家商品拉到一樣水準,這樣才對等、才公平。
不過,這一個月以來,了解美國的總統、財政部、商務部、貿易代表辦公室等多位首長的說法,似乎讓對等關稅的定義變得更寬廣,已經不是原來的概念。
例如:因為毒品芬太尼的問題,川普政府已經對中國進口商品,累計額外再加徵20%稅率,使得現在美國進口自中國的稅率,還高於中國進口自美國的稅率。按照原先對等關稅的定義,反而美國變成那個不公平的人。
但是,這似乎不會讓川普政府停止加關稅。
川普政府要不要加關稅,現在已經不只是看關稅稅率,還看了更多理由。例如:例如這些貿易夥伴是不是有高度的非關稅貿易壁壘(NTM)、嚴重的匯率操縱、對企業做大量補助、徵收高的加值型營業稅率。到了最近,說不定對有徵收數位服務稅,向委內瑞拉購買原油的貿易夥伴國家,也都成為被川普政府課徵對等關稅的理由。

對等關稅的定義變寬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