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鳴
半夜睡夢中,突然被一陣「啾啾雎雎」的鳥鳴喚醒。以為是五點,看錶方知三時,不禁惱火。俗話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你起得早去找蟲食呀,幹嘛吱吱喳喳擾人清夢?
曾問一智者鳥為何而鳴。智者曰:「一為求偶,二圖歡愉。」求偶媾女我認同,圖歡愉也對,但似乎漏了「三」——驚恐也會鳴叫。見過一隻誤闖房間的麻雀,飛來飛去找不到出口,急得「吱吱」亂喊。小時候看過一部電影,其中有一個軍人埋伏在樹林,百無聊賴的他,居然用口技和林中的一隻小鳥一唱一和地「對」起「話」來。這個鏡頭印象深刻,後來我鄉下務農,放牛時躺在大樹下,見到樹枝上有鳴叫的小鳥,也會用蹩腳的口技和鳥兒「交談」。奇怪的是,對方不會識破我,就算識破也不會放棄,牠「雎雎」,我「啾啾」;我「吱吱」,牠「喳喳」⋯⋯
可憐的小鳥以為遇到心上人了,才會如此死心塌地跟我「談情」。當我起身要離去,對方才如夢初醒,憤憤然揮翅而去。碰上聰明的鳥兒,還會「賞」你一篤灰白的便便洩憤。
鳥鳴,為的是求偶,求偶的「初心」,圖的是繁衍。因此只要遇上有回應,不管三七二十一,也不顧三更還是半夜,我行我素,照鳴不誤,找對象交配,繁殖下一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才是頭等大事。
俗話「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看來要修訂為:「早起的鳥兒易媾女」,「早起的鳥兒宜交配」,「早起的鳥兒早成家」。
一邊聽著鳥鳴,一邊捧著Iphone寫作,心情慢慢平復。天色漸漸明朗,鳥鳴停止了,拙文也躍入你的眼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