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各家公司財報出爐,華碩和川飛因為客戶呆帳而上了新聞版面,好奇的我打開財報一看,發現雖然是呆帳,但是對於他們影響並不相同,本篇希望探討利空消息是買點還是賣點。


華碩
打開華碩113年Q4的財報,113年毛利有1034e,預期信用損失50e,占比4.8%,儘管打了這麼多的信用損失,本業的獲利(營業利益)依然比112年還多了兩倍之多,但對於川飛就大大不同了。
川飛
營業毛利僅3200萬,信用損失就有2.8e (omg...),讓本業大虧損,對於股本4e的川飛來說,如同新聞所說的慘賠半個股本,真為他捏一把冷汗......
川飛前兆
如果你有注意川飛112年的現金流量表,今天呆帳的新聞就不會太意外了。在112年川飛賺了1650萬,但營業現金卻流出1.5e ( ! ),細看有2.3e的應收帳款還沒收到,金額對於淨利來說非常龐大,這就要小心了
所以其實在112年財報開出來時,當他在大漲時你就要小心了。還記得股市一句話,在股市裡大多人都看技術面,當技術面突破,你該怎麼知道是真突破還是假突破,就是看基本面。

財報小教室
財報裡面的損益表是採「應計基礎」,現金流量表採的是「現金基礎」。因為公司和公司間不像我們一般去便利商店買東西,買了東西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公司間在交易時,交貨和現金交付的會有時間差,所以才會有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的出現。
講白一點就是,損益表一個是公司認定賺的錢,不過錢要賺回來才算真的賺,所以現金流量表顯示的是公司有沒有真的把錢賺回來。
通常公司在交貨時就會認列收入,這就是損益表看到的第一項營收。還沒收到的現金就會列為資產負債表裡面的應收帳款。所以除了損益表,記得也要比較一下,淨利和營業現金流的相對狀況
案外案
結果利空消息出來沒過半個月,華碩居然把呆帳收回了 ! 這....對於華碩投資人真的是洗了個三溫暖.......讓我們關注他們後續的股價表現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