睜開雙眼,窗外的景色映入眼簾,一片陸地若隱若現。
“噗嚨……咚……”
飛機輕輕地著陸了。
身旁的陳在震動間微微顫了一下,緩緩睜開惺忪的雙眼,迷茫地瞥了我一眼,又望向窗外。機長的廣播聲響起後旅客們紛紛起身,拖動行李,走道就這樣在短短幾分鐘內擠滿了人潮。
我們順著流動的人群走進機場,耳邊回蕩著粵語與英語的廣播聲——我們到了,香港。
“只要這趟旅程能吃到點心,我就滿足了!”這句話在我的嘴邊盤旋不去,甚至在陳的耳朵裡來回縈繞。
這是我們第一次一起來香港,也是我們第一次共同出國旅行。原本只是計畫好雙人行的我們卻因緣際會,成了四人行。哥哥剛好從大陸來香港轉機,而表弟也約好了在這裡碰面,就這麼巧,我們的旅程中的第一天半,組成了一個小小家庭旅遊。
更巧的是,我們竟然與表弟搭乘了同一班航班,甚至座位還相鄰!這種機率,大概比中獎還要難吧?如果這份運氣能換成尾牙抽獎,該有多好。
三人行搭上機場快線,一步步接近市區。
這次來香港,我沒有事先做任何功課,陳也是。因為他知道,我只是想逃離熟悉的日常,哪怕只有短短三天兩夜,也想讓心喘口氣。老實說,有時候,他比我還懂我。
香港依舊保持著它獨有的節奏——急促的人潮、加速運行的手扶梯、閃爍變換的霓虹廣告、各種語言交織的聲音。這座城市不曾停歇,流動著一種令人興奮的張力。而我們這次的落腳處,正是位於尖沙咀的【重慶大廈】——對,就是那棟充滿傳奇色彩的【重慶大廈】。
其實,這裡並沒有想像中的可怕,倒是帶著濃厚的異國氛圍,印度、東南亞的味道縈繞在空氣中,像是馬來西亞某些熟悉的街角。商店林立,行人交錯,這種混雜的氛圍,竟讓人有一絲熟悉的親切感。
然而,擁擠的電梯卻是個考驗,四五個人就已經滿座,樓層越高,等待時間便越發漫長。尤其當搬運貨物的推車擋在門前,時間彷彿靜止。最後,我們乾脆選擇步行下樓,意外發現,比等電梯還來得快。
四人行的第一夜,新鮮而熱鬧。
我們品嚐了米其林三星的燒臘,綿密到不可思議的舒芙蕾,以及油香四溢的乾炒牛河。擠在狹窄的桌邊,和陌生人併桌,卻不覺得局促,因為此刻,味蕾的滿足勝過了一切。
微醺是否真能怡情我不確定,但蘭桂坊的夜晚,確實值得一見。街道不長,卻充滿喧囂,燈光璀璨,人聲鼎沸。然而,比起燈紅酒綠,我們還是選擇去維多利亞港靜靜地看夜景。誤打誤撞,我們從尖沙咀多走了半小時才抵達。海風不留情地撲面而來,卻讓人感覺無比清醒。站在那裡,看著夜色中的香港,我忍不住想,這一切未免也太不真實了。
隔天早晨,我們被小熊餅乾前長達三條街的隊伍嚇到,最後還是決定用點心來療癒自己。【新興食家】的點心帶著懷舊的味道,豐盛紮實,價格親民,唯一的缺點是,等待的時間依舊考驗著耐心。
旅程的最後,回歸到兩人時光。
我們隨心所欲地坐在堅尼地城的碼頭邊吹著海風,思考著接下來的行程。或許,從旺角漫步回尖沙咀是個好主意。沿途,我們走走停停,吃著街邊的雞蛋仔、蛋撻和菠蘿包,意外發現,最不起眼的巷弄裡,總藏著最溫暖的美味。
整個午後,我們在異國氛圍濃厚的香港街頭穿梭,隨意遊走,享受著沒有計劃的自在。
這趟旅程,沒有特別的安排,沒有特別的邂逅,甚至沒有新的朋友,卻與過去的旅行截然不同。
一個人旅行久了,總會在某個瞬間,看見某個風景,心裡閃過一個念頭:「下次一定要帶誰來看看。」
而這次,我真的帶著他來了。
原來,旅途不只是關於風景,而是關於與誰共享這份風景。
當我們一起穿梭在陌生的街頭,品嚐著彼此推薦的小吃,驚喜於同一個景色,這一刻,我才明白,所謂的幸福,不過就是如此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