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儀式感:把平凡的一餐,變成生活的小確幸》

《吃的儀式感:把平凡的一餐,變成生活的小確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沒有過一種時刻?一個人吃飯,桌上只有一碗泡麵,但你特地拿了最喜歡的碗,放張餐巾紙,旁邊點一根香氛蠟燭,然後邊吃邊聽喜歡的音樂。
那一刻,好像日子沒那麼難了。

這就是所謂的——吃的儀式感

它不是什麼偉大的儀式,也不是要把日常搞得多精緻,而是一種提醒自己:「我值得被好好對待。


平凡的一餐,也能有溫度

我是餐飲業出身,總在用餐期結束後才能吃飯。以前的我,吃飯就像打卡——快點吃完、快點做事。三餐常常是邊滑手機邊吃、或是邊安排工作邊吃上一口。有時候甚至忘了自己吃了什麼,嘴巴在咀嚼,腦袋卻在忙著別的事。

但有次真的忙到身心俱疲,我交代完工作後買了一碗番茄雞蛋麵,配一杯冰紅茶,出了後場坐在門口台階上,望著沾染夕陽落紅的車水馬龍,慢慢咀嚼。那碗麵沒有特別貴、也沒有擺盤,但吃到一半,我竟然眼眶有點濕。

我突然覺得自己,好久沒被「好好地照顧」了。


儀式感,不是浪費時間,是在練習愛自己

很多人以為,儀式感=麻煩,好似要做什麼隆重的事情才叫有儀式。

但其實,儀式感的本質,是「用心」

它可能只是:

  • 用一個你喜歡的杯子喝水,而不是隨手拿塑膠瓶;
  • 吃飯前點個香氛蠟燭,讓空氣有點不一樣;
  • 拿塊布墊在餐盤下,讓桌面看起來舒服些;
  • 甚至只是播一首你喜歡的BGM,讓吃飯變得不像例行公事。

這些小小的舉動,雖然看起來不重要,但它們會默默對你說:「你值得這一點點美好。」


一個人的飯桌,也可以很溫暖

我有個朋友小莉,因為工作的關係常常一個人吃飯。有次她跟我說:「我以前覺得一個人吃飯超孤單,但後來我開始練習幫自己佈置飯桌,吃得比以前還開心。」

她會自己做個簡單的拼盤,放幾朵乾燥花、用喜歡的木頭餐具、甚至寫張小卡片給自己。她說:「這樣吃飯的時候,會覺得自己不是『剩下來』的人,而是被自己好好陪著的人。」

那天聽完我真的很感動。我們好常期待別人對我們好,卻忘了,其實自己就可以是那個對自己最溫柔的人。


日常小儀式提案

如果你也想開始為自己多一點點溫度,可以從這幾件小事開始試試看:

  1. 用你喜歡的杯子喝水
    喝水本來就要喝,那為什麼不用一個讓你看了會賞心悅目的杯子呢?
  2. 吃飯時關掉手機,專心吃
    給自己一段純粹的用餐時光,就像給心靈充電。
  3. 佈置你的餐桌,就算只有10分鐘
    鋪個布、放張紙巾、點一盞小燈,氣氛會差很多。
  4. 練習對自己說謝謝
    吃第一口飯之前,可以在心裡說:「謝謝今天的我撐過來了。」

結語:生活不用完美,但可以用心

我們都在很快的世界裡奔跑,但別忘了,你可以決定,在哪裡按下暫停鍵。

就從吃飯開始吧。

一碗飯、一盞燈、一首歌,一點點儀式感,就能讓日子變得不一樣。而你,不需要等別人來對你好,你自己,就可以是自己最好的照顧者。

avatar-img
LIZI的沙龍
3會員
9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LIZ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曾經有過某些時刻,明明只是喝了碗熱湯、或是一口熟悉的味道,卻突然覺得好安心,甚至有點想哭。
焦慮不是敵人,而是內在在向你求助。 你有沒有過這種感覺? 明明沒發生什麼事,但心跳突然加快,手心冒汗,腦袋嗡嗡響,像有千百個聲音在吵,停也停不下來。你拼命告訴自己:「不要想太多、冷靜下來」,但越是這樣,焦慮越像狂浪一樣,一波接著一波來襲…
從每天幾分鐘的轉念與覺察開始,讓你的內在與生活同步成長 你是不是也有過這種時候:事情一件接一件來,人際關係也讓你疲憊不堪,心裡常常浮出一句話:「我真的快撐不住了。」 我們都在努力活著,但有時候卻忘了問自己:「我內心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身心靈的平衡,真的不是什麼神秘又難達成的目標,它就藏
曾經有過某些時刻,明明只是喝了碗熱湯、或是一口熟悉的味道,卻突然覺得好安心,甚至有點想哭。
焦慮不是敵人,而是內在在向你求助。 你有沒有過這種感覺? 明明沒發生什麼事,但心跳突然加快,手心冒汗,腦袋嗡嗡響,像有千百個聲音在吵,停也停不下來。你拼命告訴自己:「不要想太多、冷靜下來」,但越是這樣,焦慮越像狂浪一樣,一波接著一波來襲…
從每天幾分鐘的轉念與覺察開始,讓你的內在與生活同步成長 你是不是也有過這種時候:事情一件接一件來,人際關係也讓你疲憊不堪,心裡常常浮出一句話:「我真的快撐不住了。」 我們都在努力活著,但有時候卻忘了問自己:「我內心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身心靈的平衡,真的不是什麼神秘又難達成的目標,它就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