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ZI-avatar-img

LIZI

4 位追蹤者
avatar-img
LIZI的沙龍
3會員
9內容數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有時候,就是想炒點什麼,發洩一下情緒。」 有時候的煩躁,不需要理由。 可能是早上出門就下雨,鞋子濕掉; 可能是群組訊息一直響,每一個都不想回; 可能是明明沒什麼事, 但心裡就是一種「誰再來煩我,我就爆炸」的感覺。
「今天的你,想吃點什麼樣的溫柔?」 我們吃飯,有時是為了填飽肚子; 但更多時候,是想安撫情緒、重整心情、找回一點力量。 這篇文章,我想從一個廚師的角度,分享五種常見情緒,對應一道療癒料理。
我老婆常問我:「你在廚房忙成那樣,不會壓力大到爆嗎?」 我都笑著說:「有時候壓力真的很大,但也正因為這樣,我反而更需要站在鍋子前。」 別人放鬆是泡澡、做瑜伽、放空追劇,而我,是炒一盤青菜、煮一鍋湯、切一條蔥。 做菜,是我和自己對話的時間,也是我讓混亂安靜下來的方法。
Thumbnail
你有沒有發現—— 我們其實不只是在「餓」的時候吃東西。 有時候,是因為壓力太大;有時候,是想填補空虛; 有時候,嘴巴在動,其實心裡是在找遺失的那一塊。
有時候,一個味道,就像是時光機。 不管你再怎麼忙、怎麼累,當那個熟悉的味道一出現——瞬間就會想起某個人、某段時光,甚至某個你早就以為忘記的自己。 這篇我想和你聊聊,那些藏在食物裡的「情感記憶」,其實一直都還在我們身邊,默默陪著我們。
有沒有過一種時刻?一個人吃飯,桌上只有一碗泡麵,但你特地拿了最喜歡的碗,放張餐巾紙,旁邊點一根香氛蠟燭,然後邊吃邊聽喜歡的音樂。那一刻,好像日子沒那麼難了。 這就是所謂的——吃的儀式感。
曾經有過某些時刻,明明只是喝了碗熱湯、或是一口熟悉的味道,卻突然覺得好安心,甚至有點想哭。
焦慮不是敵人,而是內在在向你求助。 你有沒有過這種感覺? 明明沒發生什麼事,但心跳突然加快,手心冒汗,腦袋嗡嗡響,像有千百個聲音在吵,停也停不下來。你拼命告訴自己:「不要想太多、冷靜下來」,但越是這樣,焦慮越像狂浪一樣,一波接著一波來襲…
從每天幾分鐘的轉念與覺察開始,讓你的內在與生活同步成長 你是不是也有過這種時候:事情一件接一件來,人際關係也讓你疲憊不堪,心裡常常浮出一句話:「我真的快撐不住了。」 我們都在努力活著,但有時候卻忘了問自己:「我內心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身心靈的平衡,真的不是什麼神秘又難達成的目標,它就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