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規檢視
如何與建築師討論設計階段流程?每個建築師的討論方式都有些許的不同,從業主提供土地地段地號,確認土地的建蔽、容積與相關法規限制,了解業主的需求,建築師也會重新確認業主需求是否能在法規限制內達成,討論前可以先自我釐清空間需求,需要那些空間使用以及空間大小,空間內部會放置的設備,空間彼此的關係,以便後續討論的效率。就算完全沒概念也可直接與建築師討論,由建築師來引導也會比較明確與簡單。
了解需求與平面討論
初步了解使用需求後,建築師會先繪製平面草圖,藉由建築師講解平面讓業主理解讀圖,雙方彼此再確認圖面,草圖上會再更細節的調整,建築物的外部空間留設,結構系統選擇,主要入口位置,樓梯、電梯、梯廳、停車位置,建築物的主要服務和確認,除了建築本體部分,還有機電上設備的確認,以及結構斷面尺寸上還需由技師計算確認,因此圖面上的討論大致上會先由平面配置上的確認,平面定案後才會進行建築外觀造型的討論。
建築外觀討論
建築外觀的部分,建築師會藉由3D來和業主確認外觀樣貌,以及材質上的搭配,窗戶大小、陽台、露臺位置、整體立面量體微調、垂直綠化,外觀底定後,整體建築規劃圖面確認,由於建築還蓋的項目較廣,保險起見,有些建築師就會先找估價公司來出抓預算與製作標單,再次確認整體建築物的預算控制,建築預算確認後,建築師就會開始著手於建照圖面繪製以及相關流程申請,不同基地、建築規模、用途,申請項目與流程都會不一樣,需要的時間也不同,還需要依照政府承辦人員案件流量來依序審核與核准。
建照申請流程中,多少會因為承辦意見而作些許的調整,雖然法條白紙黑字,但是有時候彼此解讀就是不同,建照圖些許的調整,建築師也要進行施工圖面的繪製,繪製一些細部大樣詳圖,以便後後續協助業主發包給營造廠,營造廠會更詳盡的理解施工圖面。
建照取得後就需要在六個月內報開工,為了讓業主又充裕的時間挑選適合的營造廠,通常會在甚建照的同時就會請業主開始尋覓合適的幾間營造來比價,有標準的預算及標單,項目及數量大家都是相同的,所以營造廠只需要填入單價,業主會明確地看出每一個項目單價的價差,找出適合的營造廠來完成自己夢想的建築。

設計規劃階段的討論,需要極大的耐心與毅力來與建築師溝通與確認底定方案,按部就班的完成每一個階段性的討論與共識,自地自建雖然有一定的難度,但建築完成後的成就感與滿足是無法言喻的,祝福各位讀者與建築師都有愉快美好的設計藍圖!
重點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