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年輕世代資產配置比例指南】 人生三大資產軸線怎麼配?財務、職涯、健康的複利佈局地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經過20多歲生命的探索與嘗試,絕大部分人會在30多歲穩定進入職涯與生產力的高峰。這次想和各位探討,30多歲應該進行如何的資產配置,和自我專注力的分配。


為什麼30歲是資產配置的關鍵


30多歲的時候,我們離開學校,在職場上的定位漸漸穩固,也有的人走入家庭,承擔生命更大的責任,逐漸成為職場中堅。通常我們具備更上一層的空間,也有人選擇創業拚搏。不管如何,我們具備較強的風險承受能力、健康狀況與工作展望,也有很大的機會能等待複利報酬的到來。


雖然對於風險的看法因人而異,但為了建構最穩定、能抵抗全球化金融連動下約每6~8年一次的景氣循環週期,並積累以所有權為主的指數複利效果,還能在保有財務安全餘裕下進行等待,從年輕時代起就應該是能長遠獲得正和遊戲報酬的有效方法。


【人生資產地圖】:三軸配置思維,考量現金流與收入類型,妥善決定配置


資產配置是非常主觀的一件事。一位保險業務員、房仲從業人員,與一位高汰換週期的科技研發工程師,以及一位直轄市公務員,他們的產業型態、家庭型態、原生家庭支援、自用住宅有無、風險承受能力都不相同,幾乎無法複製相同的資產配置模式。


但在構建我們的人生資產地圖中,仍能從幾個面向考量分配:先評估現金流與支出類型,優先清償高利率債務,再進行風險趨避,接著是複利資產的投資與累積。


時間能放大複利效果,而我們可以依照人生優先順序,分別投資在健康、職涯與財務上。通常30多歲是個轉捩點,正常情況下,這個三軸並進的方式,能為未來幾十年帶來穩定報酬。


當我們檢視資產負債表時,應優先處理高利率的信用卡債、不當消費與個人借貸。接著是透過保險保障的風險趨避,如職業保險、實支實付醫療險、失能險等。然後就是現金比例的分配,以及建構以所有權與複利資產為核心的組合。


健康是資產配置的前緣


健康的生活與睡眠習慣、生活型態,如何避免消耗殆盡,又能運用閒暇自我精進、磨鍊技能、探索可能性,這些都是健康所賦予的重要能力。花一定成本投資在健康檢查、運動課程、壓力排解與有效睡眠,是非常值得的資源配置。


配置比例怎麼算?建構以複利資產為主的組合


每個人的財富量級差距懸殊,即便在同一個年齡層中,數字也可能大不同。但原則上,我們可將15~30%的資金配置為現金資產,依照個人風險承受能力與性格調整。


收入越浮動、越可能發生大筆現金流出的人,應配置較多現金以轉嫁風險。其餘的部分,因為我們的變現時間長、且需對抗量化寬鬆與通膨,建議投資能抵銷通膨且具有所有權增長潛力的資產。


例如:創業、股權、普通股票,以及數位時代出現的邊際成本為零的智慧財產資產。最適合大眾的如美國大盤指數型 ETF,年化報酬約落在9~11%。如 Vanguard 發行的 VOO(追蹤 S&P500)與 VTI(全市場)。台灣則有元大投信的 0050、富邦的 006208,後者費用率更低,年化報酬約為 7~9%。


像黃金這類保值品,不具備複利效果。持有期再長,每年美國的年化報酬率也僅略高於通膨約 1 個百分點,且不會帶來現金流。債券雖穩定但為單利產品,無法隨時間指數增長,報酬看似優於通膨,但在 2025 年關稅風暴中,債市波動也不小。


30多歲的世代,處於人力資本的高峰,是最能抵抗變動、創造改變、把握機會的時刻。利用這個時期的生產力與工作能力,等待複利發揮效果,甚至於市場低迷時發掘適合自己的標的並堅守判斷,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捷諾米·史格爾、大衛·史雲生研究,200 多年數據指出:


調整通膨後,美股報酬(股利+資本利得)長期平均高於長債 3%、短債 4%。


1802~2012 年,美股年化報酬約 +6.6%,長債 +3.6%,黃金 +0.7%,美金現金 -0.7%。)


創業則需兼顧管理、經營能力與市場需求,以及達到損益兩平所需的資本、人脈、管理與生產能力,屬於所有權的人力結構槓桿。下一篇會探討新時代「邊際成本為零的資產」,如何助力影響力與複製力的擴張。


【邊際成本為零的資產】是潛藏的職涯與人生複利關鍵


這類資產是矽谷思想家 Naval Ravikant 在《納瓦爾寶典》中提出的概念,包括:寫作、自動化程式、自媒體、Podcast、YouTube 等智慧財產。他們不需要允許、不需大量資本,只需一台手機、一部電腦,就能將一次性時間的投入,轉化為數年甚至數十年的影響。


它能幫助我們找到同好、合作對象,甚至招募員工。例如餐飲創業者若錄製教學影片、設計 SOP 流程,便可節省後續中央廚房的人力教學時間,甚至能複製拓展。


自媒體財經作家與專業工作者,也能透過大量複製的文字或影音內容,延長職涯生命,擴大影響力。當我們 30 多歲起,已有一定專業時,便能將部分時間從出售勞力轉為累積智慧資產,這就是人生職涯的複利轉折點。


年輕世代該開始投資的不僅是金融資產,也是自己


除了金融資產外,這個世代最該投資的其實是自己。我們提升單位產能,就能極大化現金流,延長職涯壽命與高度。


投資自己,永不嫌遲、永不嫌晚。當改變開始的那一刻,我們也就永遠改變了。


avatar-img
許展瑋的明心財務思考論
0會員
36內容數
對自我成長,個人寫作與價值型投資有深刻喜歡的人,現於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牙醫學系學習,歡迎私訊來信或寄送到wade002468@gmail.com交流討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