歆兒很久沒有睡好過了,不是因為孩子吵鬧,也不是因為壓力,而是她每天入睡前,都要用「他今天的情緒」來決定自己能不能安心閉眼。
如果他今天講話太輕、太短、不帶情緒,歆儿就會整晚警戒,歆儿害怕的不是他的怒吼、也不是罵她,歆儿最害怕的,是他什麼都不說。
安靜,是無聲的恐懼
歆儿記得有一次,他回家都沒說話,歆儿便忍不住問了一句:「你還好嗎?」
他轉過頭來,冷冷看了歆儿一眼:「妳能不能不要管我?」 那天晚上他什麼都沒做,也沒說,但歆儿整個人都發抖了。
從那以後,歆儿不再問話,他只要一沉默,她就會自己找理由安撫自己:「他可能只是累……也許工作煩……不是我不好……不是我……」
歆儿開始變得神經質,冰箱門開太大聲,她嚇一跳;孩子哭太久,她焦慮得冒冷汗;連洗碗時不小心掉了一個碗,她都會瞬間全身緊繃、手指發麻,立刻回頭看——他有沒有聽見?他會不會生氣?
歆儿不是沒想過離開,只是每次一想,她的腦中就浮現「沒有工作、沒有錢、沒有地方住、沒有他……我會怎麼辦?」
歆儿一邊怕著他,一邊又怕著沒有他,她每天都在恐懼裡活著,像被困在一座無聲的牢籠裡。
歆儿忘了自己原本的聲音、樣子、夢想,她現在只剩一件事會做—— 「讓他不要生氣。」
有時她連呼吸都需要很小聲,甚至覺得,如果自己能夠消失一會兒,這個家也許會比較平靜。
「恐懼不是突然來的,是一天一天,慢慢滲透到骨頭裡的。」
--歆語微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