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KC
奧克拉荷馬雷霆本季豪取 62 勝,穩居西區龍頭。他們不只倚靠 MVP 候選人 Shai Gilgeous-Alexander,更押上重注,啟用「雙塔陣容」:Chet Holmgren 搭配新援 Isaiah Hartenstein。這套看似過時的戰術能否在現代 NBA 存活,甚至成為季後賽的秘密武器?
NBA 今日焦點:雷霆隊雙塔對戰亮點
我持續關注雷霆雙塔組合的發展,這個賽季直到第 50 場比賽才首度同場出賽,教練 Daigneault 強調:「與其堅持打法,不如擠出我們最強的陣容組合。」這對雙塔在一起的 316 分鐘裡,進攻效率高達 122.9,防守效率也維持在 109.4,還擁有高達 77.4% 的防守籃板率,是雷霆所有搭配中最強的籃板組合。
而真正令人驚艷的,是他們進攻端的流動性。Hartenstein 的低使用率、高效率打法,加上 Holmgren 能外切、能持球、能傳導的「Hybrid 型中鋒」能力,讓雙塔組合在場上不僅不笨重,反而更有節奏。雙塔磨合之路:從尷尬到默契
一開始並不順利,Hartenstein 坦言:「前幾場比賽我們互相卡位,沒搞懂彼此的位置感。」教練團於是安排兩人一起看影片、開會討論細節,才逐步建立默契。Shai 和 Jalen Williams 缺陣時,反而給雙塔更多機會主導進攻,成為一段寶貴的磨合期。
Holmgren 本季從主守禁區,轉為防守側翼射手如 Keegan Murray,雖然一度被砍下九顆三分,但他坦言那是自己需要學習的方向:「要成為頂尖防守組合,就必須克服習慣性補位的本能。」
維克觀點:雷霆雙塔,挑戰現代小球信仰
在一個大多數球隊選擇「五外」、「小球」的年代,雷霆的雙塔實驗無疑是一種反潮流的挑戰。但這不只是復古,更是戰術創新。Holmgren 的進化讓「雙塔」不再是空間殺手,反而是進攻連結點與防守屏障的完美結合。
如果他們能持續保持健康並同步進化,雷霆的雙塔不只是一時實驗,更可能是他們衝擊總冠軍的關鍵拼圖。
❤️ 特別感謝支持本篇內容的合作夥伴:VC Select——體育與戶外商品選品平台,每一筆消費都回饋 1% 給台灣基層體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