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朋友,就可以這樣碰我嗎?
上週末,我和老公帶孩子一起去老公多年好友家吃午餐。他的朋友我不是太熟,但大家有說有笑,氣氛還算輕鬆。 吃完飯後,我坐在沙發上,那位朋友突然站到我背後幫我按摩肩膀。剛開始我以為是我老公的手,但很快發現不是——那是一雙不熟悉的手,這讓我有些驚訝。不過因為是老公多年的朋友,我也就沒有放在心上,只是尷尬地笑了笑,說了句「謝謝」。 後來下午,大家在客廳聊天,那位朋友跟他太太有些鬥嘴,過程中突然對我老公說:「不然我們交換老婆好了!」然後他笑笑地站到我旁邊,手就在我背上上下撫摸了兩三次。 那時候我明確地感到不舒服,但因為大家都在場,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反應。我偷看了他的太太一眼,她沒有什麼表情,而我老公也沒注意到。我只能尷尬地笑了一下,心裡一邊希望這一切快點過去。 回家之後,我鼓起勇氣把這件事跟老公說。他一開始覺得沒什麼:「這很常見啊,有些人喝點酒就會動手動腳,但不代表什麼。」我再次強調「我當下覺得很不舒服」,他才意識到我不高興,態度也稍微嚴肅了一點,但整體的反應還是淡淡的,覺得「沒那麼嚴重」。 我試著換個方式讓他理解我的感受,我問他:「如果今天是別人這樣對我,你會覺得沒什麼嗎?」他說:「不一樣啊,那是我老友,我們在他家,情況不同。」
那一刻,我心裡其實有點失望。不是因為老友的行為讓我多受傷,而是我老公的態度。難道是在「氣氛熱絡」和「是熟人」的保護傘下,很多本該被清楚拒絕的行為就可以被模糊、甚至被容忍?
這幾天,我反覆想起曾經聽過的故事——那些遭受性騷擾的女性,如果加害者是長輩、上司、有名望的人,或是一個在人前表現得體、有禮、甚至被認為「不可能做出這種事」的人,她們說出來的時候,是不是也會被懷疑、被否定,甚至被認為是在小題大作?
我開始能理解為什麼有些人選擇沉默,因為太多人寧可相信表面光鮮的「人格包裝」,也不願意承認那些笑容背後可能隱藏的權力壓迫。一旦受害者說出來,就像觸犯了什麼「不該破壞的形象」,然後就被推回到孤立的角落。
這種時候,最傷人的往往不是加害行為本身,而是當妳鼓起勇氣說出口,卻被自己最親近的人輕描淡寫、甚至站在對方那邊,那種心裡的破口會讓人久久無法癒合。
當我們聽到有人分享類似的經歷,不要輕易質疑她們的感受,也不要輕視她們的勇氣。無論加害者是誰、她們的背景如何,都不應該成為剝奪她們發聲權利的理由。真正的支持來自於無條件的傾聽、理解和鼓勵,而不是懷疑、指責或是認為她們過度反應。
希望當你聽到身邊的人有類似的故事時,你能夠站在她們的角度,給予應有的支持和尊重。每一位遭遇過這些的女性,都值得被聽見,值得被相信。
在這個社會裡,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為自己和他人設立健康的界線,並且勇敢捍衛這些界線。我們不應該感到羞愧,也不應該因為怕打破社會的和諧而選擇沉默。當有一天,你遇到需要幫助的人,請記住:傾聽、支持、站在正義的一邊,這才是我們應該給予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