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想說──股票質押的本質,就是槓桿!但~適度的槓桿是致富的必經之路。
/////////////////////////////////適度的槓桿是致富的必經之路!/////////////////////////
它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你不了解自己開的槓桿風險在哪、搞不清楚相關數據,也沒擬好對應策略,甚至過度使用。那當然危險!
✅ 「適度」與「過度」的差別,是觀念!
股票,其實就是你的資產、你的錢。
已經有很多人知道:錢放在定存或床底下,會被通膨吃掉。
那股票呢?它本質上也是你的錢啊!
你花錢買進股票,之後賣出帳戶會收到現金——所以它本來就是資金的形式之一。
既然你知道錢要去投資,那為什麼股票這筆資金不能被靈活運用來再投資?
是因為它有股息、有價差嗎?這理由說不通啊!
其實,真正卡住你的,是 「觀念」沒跟上,還有對質押「風險數據」掌握不足。
🧠 股票質押不是亂玩!你要先搞懂數據
大家都知道,股票質押有個「維持率130%」的底線。
但你知道 自己手上的股票,在什麼價位會觸碰到130% 嗎?
舉例來說:
假設你有一堆台積電,計算後發現必須跌到200元以下才會碰到130%。那你會怕質押嗎?如果你不怕200元的台積電,為什麼要怕開一點點槓桿?
👉 了解維持率對質押風險的掌握很關鍵!
💡 股票質押維持率公式:
維持率=股票市值÷借款金額×100維持率=股票市值÷借款金額×100
- 例:股票市值 100 萬,借款 60 萬 ⇒ 維持率 = 166%
- 若市值跌到 50 萬,借款仍為 60 萬 ⇒ 維持率 = 83%
你可以用這個網站的計算機輕鬆試算你的情境👇
👉 https://stock.twycf.com/MarginRatio2.php
💰 我的實戰例子:借150萬買0056,年收現金流28.5萬!
先說結論,我借了 150萬,用股票質押出來的資金,做了這件事:
- 拿去買0056,當日股價32.4元,買了約 45張
- 假設每年保守配息 3 元 ⇒ 年收 13.5 萬
- 同時我原本的 150張股票 繼續領股息(保守算 1元) ⇒ 15萬
合計年現金流為:
13.5萬(新買)+15萬(原本持股)=∗∗28.5萬∗∗13.5萬(新買)+15萬(原本持股)=∗∗28.5萬∗∗
再來看成本:
- 借款150萬,利息抓年利率3.5% ⇒ 成本 5.25萬
- 淨現金流 = 28.5萬 - 5.25萬 = 23.25萬
🔄 如果這筆150萬再拿去複利滾五年呢?
我們來試算一下:
用 5% 的投報率複利滾存 5 年,150萬會變多少?
FV=150萬×(1+0.05)5≈∗∗191萬∗∗FV=150萬×(1+0.05)5≈∗∗191萬∗∗
這還是 已扣除質押利息成本後 的淨成長喔!
🧭 槓桿不是用來冒險,而是放大勝率
你可能會問:那風險呢??
我認為風險只有兩點要掌握:
1️⃣ 你拿去投資的標的,要經得起考驗
如果你選錯投資標的,賠錢了,那當然不划算。
但投資本來就沒有 100% 的保證。如果你願意承擔 6~7成的勝率風險,這就是合理的策略。
2️⃣ 你質押的股票波動不能太大
你要挑的,是「波動小、有政府背景更好」的股票來質押。
像我,質押的維持率一開始高達 270%,手上也還有其他資金備援。質押的股票波動也小!
就算真的跌到130%,我也早就擬好因應策略。

✅ 結語:你不需要害怕槓桿,你需要的是計算能力
股票質押不是高風險的賭博,而是有條件、有規則的放大資產策略。
只要掌握風險區間、控制維持率、計算現金流,那你用槓桿不但不會「死得很慘」,反而可以讓你 資產加速成長、提前財富自由!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可以留言告訴我你對股票質押的看法,也歡迎分享你自己的操作心得。 讓我們一起用更聰明的方式滾出更多資產!
Good day ~~祝大家有一個美好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