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鐘個經] Ch.2 (2) 反正我也沒差--無異曲線(Indifference Curve)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各位好,歡迎回到伍德的十分鐘個體經濟學。上一次的專欄裡我們提到經濟學家用效用(Utility)來衡量人們拿到商品時的開心、滿足程度,也聊到關於效用的重要概念:邊際效用(Marginal Utility),亦即當多擁有一個商品時,多出來的滿足程度。

  上次的討論裡,我們假設市場上只有一種商品,但這顯然太過簡化。我們今天討論當市場上有兩個商品時,關於效用的種種概念。讓我們從所謂的「無異曲線」(Indifference Curve)開始聊起。

無異曲線 (Indifference Curve)

  假設市場上有兩種商品,記做x1和x2。他們可能是蘋果和橘子、豬肉和蔬菜、電影票與球賽門票,或是我感興趣的商品及其他商品*1。而為了方便,我們假設消費者的效用U(x1,x2)=x1x2。例如x1=4、x2=6時,總效用為24。

  首先明顯可見在固定x2的數量之下,效用隨著x1數量上升而跟著上升,反之亦然。這代表x1和x2都是好商品(Goods)。

  不同的組合可能有相同的效用水準,例如(x1,x2)=(4,6)、(12,2)、(3,8)等等,總效用都是24。我們可以把這些組合在圖上連結起來:

無異曲線示意圖。綠色箭頭代表效用往右上方遞增。

無異曲線示意圖。綠色箭頭代表效用往右上方遞增。

  同一條曲線上,效用水準都一樣,對消費者都無異(Indifferent),也因此這些曲線被稱為「無異曲線」(Indifference Curve)。在同一條無異曲線上,若x1增加,x2必須減少,否則效用應該要增加(消費者更開心);反之亦然。越往右上方的曲線代表效用水準越高、消費者越開心。另一方面,在隨便一條無異曲線上取兩點連線,中間的任何一點都有更高的效用,這是我們之前說過的凸性(Convexity)。

  另一個關於無異曲線的重要性質是它們不可能相交。證明如下:

raw-image

  證明:假設無異曲線真的像上圖相交了。因為在同一條無異曲線(紅色)上,A和B的效用相同。同理因為在同一條無異曲線(橘色)上,A和C的效用相同。由前可知B和C的效用相同。可是明明C的商品量比B還多,照理來說C要比B的效用更高才對,由此矛盾。無異曲線因此不可能相交。

邊際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MRS)

  給定效用函數U(x1,x2),我們也可以對兩種商品分別定義邊際效用(Marginal Utility)。舉例來說,對x1的邊際效用,代表在固定x2數量下,增加一單位的x1所帶來的滿足程度。在數學上是偏微分的概念:MU1=∂U(x1,x2)/∂x1。在前面的U(x1,x2)=x1x2,MU1就明顯是∂U(x1,x2)/∂x1=∂(x1x2)/∂x1=x2。舉例來說,當x1=4、x2=6時,固定x2=6,此時再增加一單位的x1,效用會增加x2=6。

  同理,我們也能定義對x2的邊際效用,為在固定x1數量下,增加一單位的x2所帶來的滿足程度。亦即MU2=∂U(x1,x2)/∂x2。若U(x1,x2)=x1x2,MU2=∂U(x1,x2)/∂x2=∂(x1x2)/∂x2=x1

  單單只有邊際效用本身用處其實不大。我們在上次的討論也提過,效用沒有單位,而本身的數值大小也不重要。但是它們的比值就很有經濟意義了。我們看下圖:

邊際替代率(MRS)

邊際替代率(MRS)

  在一條無異曲線上取一點A及它的切線。這個斜率(的絕對值)代表當x1增加1單位時,x2必須減少多少才能使總效用不變。換句話說,這代表消費者願意放棄多少x2來換取1單位的x1。這個數值我們稱為邊際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MRS),在每個(x1,x2)都不同。由於是取斜率,我們定義MRS=|dx2/dx1|U|固定效用水準(U),取x2對x1的微分。說白話點就是取圖上的斜率(的絕對值)*2。

  而事實上,我們有個更方便取MRS的方法:

MRS=|dx2/dx1|U|=|MU1/MU2|=|[∂U(x1,x2)/∂x1]/∂U(x1,x2)/∂x2|

  換句話說,MRS其實就是邊際效用的比值。

  如果今天伍德教的是數學系大二以上的學生,伍德可以說一句這是「隱函數定理」(Implicit Function Theorem)的應用,就繼續往下教。不過科普專欄不能這樣。我們用經濟直覺講一下怎麼回事。

  所謂的邊際替代率(MRS)指的是在固定效用水準下,願意為多得到1單位的x1放棄多少x2。而得到1單位的x1可以得到邊際效用MU1。相對地,放棄1單位的x2會損失邊際效用MU2。因此,若要讓效用保持不變,要放棄的x2數目自然就是MU1/MU2了。

  舉例來說,我們前面一直使用U(x1,x2)=x1x2。而MU1=x2,MU2=x1。因此MRS=MU1/MU2=x2/x1。在x1=4、x2=6該點,MRS=6/4=1.5。代表如果想讓效用水準不變,消費者此時願意放棄1.5個x2來換1個x1

  關於MRS有個很重要的假設:我們一般假設MRS遞減。

MRS遞減

MRS遞減

  在同一條無異曲線上,MRS會隨著x1增加遞減。從圖上來看,在A點的切線斜率絕對值(MRS)還很大,到了B點則相對平坦。從經濟直覺來說,在A點時手上沒有多少x1,反而x2很多。消費者願意放棄多一點的x2來交換x1。而在B點,x1已經很多了,反而x2很少,消費者不太想放棄x2去換取x1

  事實上,如果我們假設偏好和效用是凸性(Convex)的,也就是消費者偏好平均勝過極端消費,那麼MRS就會遞減。證明恕略。

  這裡的懶人包:我們一般假設無異曲線長得都像上面的彎曲L型、而且往右上增加效用水準。如此一來兩個商品都是好的、偏好是凸性的、而且MRS會遞減。

壞商品

  我們之前提過,市場上不見得只有好事,也有犯罪、汙染這類大多數人討厭的「壞商品」。當市面上也有這種商品時,無異曲線會長什麼樣子呢?

紅色、黃色和藍色為三條無異曲線,效用往綠色箭頭方向增加

紅色、黃色和藍色為三條無異曲線,效用往綠色箭頭方向增加

  上圖中,效用往右下角增加,代表越多x1消費者越開心、但反而越少x2消費者越開心。這代表x1是個好商品、而x2則是壞商品(Bad)。舉例來說可能是商品和汙染的組合,我們必須決策願意承擔多少汙染來生產產品。理想上我們一點汙染都不想要,但沒有商品就無法過活;又或著是休閒和工作的組合,通常人是喜歡休閒、而不那麼喜歡工作的,但不是人人都過得起天天24小時休閒的生活*3。人們無法完全避開壞商品,必要時仍得取捨。

  在圖上,A和C兩點有相同的x2。而C點比起A點有更多的x1。換句話說,在同樣的汙染水準下,C點比A點擁有的商品數量更多,消費者更開心。而比較B點和C點,雖然B點的商品數量更多,但相對汙染水準也比較高,消費者取捨下更偏好C點。

  最後來比較A點和B點。這兩點在同一條無異曲線上,代表消費者的效用水準一樣。而在A點,消費者願意忍受多一點汙染來交換多一單位的x1,因為x1還很小;在B點,消費者就不太願意為了增加x1而忍受污染(斜率遞減)。這其實也反映了MRS遞減。

  同樣地,我們也可以畫出x1為壞商品、x2為好商品;又或著是兩者都是壞商品的無異曲線,就留給各位練習。

接下來呢?

  今天我們聊到當市場上有兩種商品,將效用水準相同的組合相連可以得到消費者的無異曲線。它們不會相交。而無異曲線的斜率被稱為邊際替代率(MRS),代表消費者願意為了一單位的x1放棄多少x2。一般我們假設MRS是遞減的,也符合經濟直覺。

  在下次我們繼續來聊常見的無異曲線的例子。商品間可能是相互替代(Substitution)、就像同是汽水的七__和雪__、也可能是互補的(Complement),像是咖啡和奶精。我們會聊聊這些怎麼反應在效用上,並畫出相對應的無異曲線。

  那麼我們下次伍德的十分鐘個體經濟學專欄見!


*1. 假設只有一種商品時,我們無法如此分析。當市場上有兩種商品時、且效用為凸姓(Convex;見Ch 1)時,我們可以把市場簡化為感興趣的其中一樣商品,以及「其他商品」。這是個體經濟學方便的「複合商品定理」(Composite Commodity Theorem)。

*2. 有的課本定義MRS時不取絕對值,數學上比較方便,但是在討論經濟直覺(大小)時比較癟腳。伍德這裡用有絕對值的版本。轉化為邊際效用比值時也不用煩惱正負號的問題。

*3. 我們會在最後幾章討論工作和休閒取捨的模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伍德‧瓦懷特的沙龍
9會員
58內容數
數學系、經濟研究所出身,人生軌跡從台灣、美國到日本,沙龍內容從小說、音樂到經濟,歡迎有不同興趣的各位一同來聊聊! 另於巴哈姆特小屋、Penana筆耕中。
2025/04/07
伍德的十分鐘個體經濟學專欄,每篇十分鐘,帶你了解個體經濟學。今天我們談消費者怎麼以「效用」(Utility)替商品打分數,並且從中延伸相關概念。此外,到底為什麼日常中重要的水那麼便宜、沒什麼實際功用的鑽石卻那麼貴?這次也討論了「水與鑽石的矛盾」。
Thumbnail
2025/04/07
伍德的十分鐘個體經濟學專欄,每篇十分鐘,帶你了解個體經濟學。今天我們談消費者怎麼以「效用」(Utility)替商品打分數,並且從中延伸相關概念。此外,到底為什麼日常中重要的水那麼便宜、沒什麼實際功用的鑽石卻那麼貴?這次也討論了「水與鑽石的矛盾」。
Thumbnail
2025/04/05
  歡迎各位回到伍德的十分鐘個體經濟學專欄。本週國際政經重大話題莫過於美國第47任總統川普在白宮玫瑰園洋洋灑灑宣布了對一百多個國家的「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伍德本期就以個體供需均衡的角度切入,從學理上來聊聊到底關稅對一個國家的經濟有什麼影響。
Thumbnail
2025/04/05
  歡迎各位回到伍德的十分鐘個體經濟學專欄。本週國際政經重大話題莫過於美國第47任總統川普在白宮玫瑰園洋洋灑灑宣布了對一百多個國家的「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伍德本期就以個體供需均衡的角度切入,從學理上來聊聊到底關稅對一個國家的經濟有什麼影響。
Thumbnail
2025/03/25
伍德的十分鐘個體經濟學專欄,每篇十分鐘,帶你了解個體經濟學。今天我們從消費者的問題開始聊起,談經濟學家怎麼建構人們的偏好(Preference),了解人類的喜好。
Thumbnail
2025/03/25
伍德的十分鐘個體經濟學專欄,每篇十分鐘,帶你了解個體經濟學。今天我們從消費者的問題開始聊起,談經濟學家怎麼建構人們的偏好(Preference),了解人類的喜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伍德的十分鐘個體經濟學專欄,每篇十分鐘,帶你了解個體經濟學。今天我們承繼上次的討論,來聊聊市場上若有兩種以上商品時,效用及無異曲線(Indifference Curve)的相關性質。
Thumbnail
伍德的十分鐘個體經濟學專欄,每篇十分鐘,帶你了解個體經濟學。今天我們承繼上次的討論,來聊聊市場上若有兩種以上商品時,效用及無異曲線(Indifference Curve)的相關性質。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均線的應用技巧,包括均線排列、斜率變化和交叉信號的解讀,強調了均線在判斷市場趨勢中的重要性,並提醒投資者需要結合其他因素做出全面的投資決策。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均線的應用技巧,包括均線排列、斜率變化和交叉信號的解讀,強調了均線在判斷市場趨勢中的重要性,並提醒投資者需要結合其他因素做出全面的投資決策。
Thumbnail
用多空趨勢線串聯股市金脈簡單來說內建一套投資邏輯,這套系統基於經濟學中的「適應性預期理論」發展而來,主要依賴過去的觀察和經驗來進行投資。這本書橫跨了產業面、基本面、技術面與籌碼面,我覺得下面的重點,你可以思考一下對你的投資有沒有幫助。
Thumbnail
用多空趨勢線串聯股市金脈簡單來說內建一套投資邏輯,這套系統基於經濟學中的「適應性預期理論」發展而來,主要依賴過去的觀察和經驗來進行投資。這本書橫跨了產業面、基本面、技術面與籌碼面,我覺得下面的重點,你可以思考一下對你的投資有沒有幫助。
Thumbnail
技術指標源自統計學原理,反映市場變化的概率分佈,而非預測工具。本文了解指標背後邏輯有利活學活用,甚至自行改良創新。
Thumbnail
技術指標源自統計學原理,反映市場變化的概率分佈,而非預測工具。本文了解指標背後邏輯有利活學活用,甚至自行改良創新。
Thumbnail
這篇文章將分享作者在量化交易中的一些心得和經驗,包括使用線性表示商品未來合理價格、避免以單一指標決定交易等。透過這些觀點,讀者可以獲得更多對量化交易的理解。
Thumbnail
這篇文章將分享作者在量化交易中的一些心得和經驗,包括使用線性表示商品未來合理價格、避免以單一指標決定交易等。透過這些觀點,讀者可以獲得更多對量化交易的理解。
Thumbnail
在《無痛買單》一書中作者下寬和(Shimokawa Hiroshi)提出價格決定基準大致可分為四大類型:價值基準、競爭基準、成本基準以及消費者心理基準。每一種基準都從不同角度切入,解析了定價背後的複雜性與多方面的考慮。 一、價值基準,主要是站在顧客角度。以消費者的立場,透過消費者所認知的商品/服務
Thumbnail
在《無痛買單》一書中作者下寬和(Shimokawa Hiroshi)提出價格決定基準大致可分為四大類型:價值基準、競爭基準、成本基準以及消費者心理基準。每一種基準都從不同角度切入,解析了定價背後的複雜性與多方面的考慮。 一、價值基準,主要是站在顧客角度。以消費者的立場,透過消費者所認知的商品/服務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觀察者如何從銷售數量的日線圖中,以及通過歸納統計和經濟理論進行解讀,透過時間統計分析消費者的行為特徵,以及角度數據如何關注臺灣市場的消費。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觀察者如何從銷售數量的日線圖中,以及通過歸納統計和經濟理論進行解讀,透過時間統計分析消費者的行為特徵,以及角度數據如何關注臺灣市場的消費。
Thumbnail
透過探討指數級增長、常態分布與冪律分布在選擇行業時的應用,強調了分析邊際成本和市場分布特性的重要性。作者挑戰傳統追隨者思維,提倡創新和尋找獨特優勢,並透過服務業例子展示如何應用這些底層邏輯進行前瞻性決策,幫助讀者識別增長機會,制定成功策略。
Thumbnail
透過探討指數級增長、常態分布與冪律分布在選擇行業時的應用,強調了分析邊際成本和市場分布特性的重要性。作者挑戰傳統追隨者思維,提倡創新和尋找獨特優勢,並透過服務業例子展示如何應用這些底層邏輯進行前瞻性決策,幫助讀者識別增長機會,制定成功策略。
Thumbnail
大家最常聽到供需由市場來決定,但是常常商業上卻不是這樣。 供需理論裡面:最重要就是需求與供給之間的關係。 在經濟學模型中用以決定市場的均衡價格和均衡產量[Equilibrium]。 這個曲線模型的因果關係為價格(Price)是因、數量(Quantity)是果。
Thumbnail
大家最常聽到供需由市場來決定,但是常常商業上卻不是這樣。 供需理論裡面:最重要就是需求與供給之間的關係。 在經濟學模型中用以決定市場的均衡價格和均衡產量[Equilibrium]。 這個曲線模型的因果關係為價格(Price)是因、數量(Quantity)是果。
Thumbnail
理性是指決策者以有效率的手段追求一致的目標 經濟模型的建構: 先排除(控制)外在因素,單純觀察現象與現象之間的因果關係,並逐步摸索其中的法則 科學分析的過程: 觀察、推理、假設、檢證。 經濟問題→理論分析→解決 效用:滿足感因個人主觀而有所差異 相同的金錢價值會因「效用」 高低而有所不同
Thumbnail
理性是指決策者以有效率的手段追求一致的目標 經濟模型的建構: 先排除(控制)外在因素,單純觀察現象與現象之間的因果關係,並逐步摸索其中的法則 科學分析的過程: 觀察、推理、假設、檢證。 經濟問題→理論分析→解決 效用:滿足感因個人主觀而有所差異 相同的金錢價值會因「效用」 高低而有所不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