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版:給股市新手的操盤秘訣

免費版:給股市新手的操盤秘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給股市新手的操盤秘訣由「股市老耿」以淺顯易懂的方式,為股市新手提供實戰操作與心法,涵蓋從基礎的五檔價量解讀,到進階的買賣時機判斷、技術指標選用與當沖、隔日沖技巧等完整學習地圖。

一開始強調學會觀察五檔價量,例如買單平均張數若大於賣單2倍以上,短期內下跌機率大,反之亦然。觀察第一、二檔的真實掛單意圖,則可判斷是否真想買賣。若出現單邊爆大量且無成交,則可能是假動作或誘多殺多。

主力常以假反彈手法掩護出貨,因此要學會分辨「真反彈」或「誘多」。透過觀察盤中掛單數量、追價速度,可區分程式交易與人為控盤。若短期價位波動不大但有連續掛單未成交,可能是主力測試市場底線。

均線判斷是基礎工具之一,如跌破季線易出現賣壓,反彈只是逃命波。強勢股通常多頭排列,弱勢股則相反,且觀察均線是否呈現頭頭高、底底高亦為關鍵。

電視分析師常透過族群飆漲+放量來尋找進場點。技術分析準確性雖有限,但若搭配趨勢、量價與指標仍可提升勝率。例如三角收斂型態勝率較高,但整體來說,基本面選股報酬仍優於技術面。

初學者應依序學習:K線與價量、均線型態、KD、MACD、RSI等,再根據股性調整策略。常用看盤工具如三竹股市、XQ全球贏家、Goodinfo 等,皆為新手入門必備。

書中也點出幾個活躍的隔日沖與當沖券商(如凱基台北、元大虎尾等),他們操作特性為觀察短期放量突破後迅速進出。

對於設定目標價與買賣點,建議搭配同族群本益比、業績趨勢、產業發展與市場地位綜合評估。賣出時可依跌破均線、爆量紅K、利多不漲等訊號操作。買進點則觀察技術突破、法人布局與族群同步上漲。

書末提供多達30條操作口訣(如「價量先行」、「利多不漲必跌」、「小賠大賺」等)作為快速記憶與風險提醒。

整體而言,「給股市新手的操盤」兼具技術分析、實務操作、心態提醒與工具推薦,適合新手快速建立交易判斷力。

記得點選此處訂閱取得更多圖文解說

第1章:基礎工-學會看五檔價量

第2章:從五檔價量預測多方和空方到底是真想買還是真想賣

第3章:從五檔價量預測多方和空方防守價位

第4章:判斷反彈是真反彈還是假反彈

第5章:從五檔價位變化看目前現在是程式交易在控盤還是人為控盤

第6章:從五檔價位變化看主力或大戶們是否在測試底線

第7章:從均線看壓力點和支撐點

第8章:如何判斷強勢股或弱勢股?

第9章:電視上的分析師們通常都是如何抓進場點的

第10章:技術分析準確嗎? 由統計分析來驗證給你們聽

第11章:技術指標百百種,該先學哪些呢?

第12章:看股票工具百百種,新手該挑哪一種呢?

第13章:常見的隔日沖與當沖券商及其操作特性

第14章:投資者是如何給個股目標價?

第15章:當沖操作技巧與步驟分享

第16章:隔日沖操作技巧與步驟分享

第17章:如何設定股票合理賣出點

第18章:如何抓股票買進點

第19章:如何抓股票勝率較高的起漲點而買進

第20章:股市聽到大家說且有幫助的口訣整理列表

記得點選此處訂閱取得更多圖文解說


avatar-img
股市 | 行銷 | 老耿的經驗寶庫
0會員
28內容數
二十多年前,研究生的我創立全台最大IT社群網站。 二十多年後,小耿變成老耿了,我將多年來的投資經驗以有別於專業性文章,深知新手們遇到的問題,在此提供淺顯易懂,並分析大戶或主力操作手法與他們的策略。 這些投資心得分享,部份是自己觀察後的心得,更多資訊都是從大戶那邊學來的,讀完這一本,任何的新手都可以立即進入股市實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第1題:股價跌破淨值就代表可以買嗎? 表面上來看,股價低於淨值似乎是一種「被低估」的象徵,許多投資人會認為這代表買進的安全邊際高,風險低。但實際上,「跌破淨值=買點」這個邏輯並不一定成立,反而常常可能掉入價值陷阱。 ✔️ 為什麼大多數情況「看起來」可買? ·        淨值代表公司帳面上的
從零出發,靠自己在股市或理財世界打下一片天,真的可能嗎? 當然可能,而且真實存在。這不是一句勵志口號,也不是理財講師編出來的銷售話術,而是我親眼見證,甚至親身接觸過的事實。這些人,有的是身邊的朋友、有的是在投資社群中默默累積資產的大隱於市者。他們大多並非含著金湯匙出生,沒有靠爸靠媽,從學生時期
這些在股市中流傳的操作口訣,看似簡單,實則蘊含大量的經驗智慧與市場心理。每一句都曾經被無數交易者在不同階段反覆驗證,既能幫助新手建立交易觀念,也能提醒老手避開陷阱。以下,我將這些股市實用口訣進行整理與擴寫,搭配具體例子與說明,讓你更能理解它們背後的含義與應用時機。   趨勢與量價篇 1. 價量
第1題:股價跌破淨值就代表可以買嗎? 表面上來看,股價低於淨值似乎是一種「被低估」的象徵,許多投資人會認為這代表買進的安全邊際高,風險低。但實際上,「跌破淨值=買點」這個邏輯並不一定成立,反而常常可能掉入價值陷阱。 ✔️ 為什麼大多數情況「看起來」可買? ·        淨值代表公司帳面上的
從零出發,靠自己在股市或理財世界打下一片天,真的可能嗎? 當然可能,而且真實存在。這不是一句勵志口號,也不是理財講師編出來的銷售話術,而是我親眼見證,甚至親身接觸過的事實。這些人,有的是身邊的朋友、有的是在投資社群中默默累積資產的大隱於市者。他們大多並非含著金湯匙出生,沒有靠爸靠媽,從學生時期
這些在股市中流傳的操作口訣,看似簡單,實則蘊含大量的經驗智慧與市場心理。每一句都曾經被無數交易者在不同階段反覆驗證,既能幫助新手建立交易觀念,也能提醒老手避開陷阱。以下,我將這些股市實用口訣進行整理與擴寫,搭配具體例子與說明,讓你更能理解它們背後的含義與應用時機。   趨勢與量價篇 1. 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