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週報內容包括投資洞察、投資組合個股分析、買賣策略與對帳單、觀盤重點與投資計畫,透過方格子訂閱專題每週發佈,提供投資朋友參考。

❶ 投資洞察:匯率變動的影響與因應策略
近期台幣匯率波動劇烈,台幣兌美元匯率在4月1日最低為33.274元,升值至5月5日最高為29.59元,波段升值幅度為3.684元(+11.07%),尤其是5月2日和5月5日連續兩天都升值9角多,讓人措手不及,投資朋友持有美元資產和債券ETF的財富瞬間蒸發,對於匯率變動的影響,我們應該如何因應?
① 台幣升值的影響
台幣升值是指新台幣相對其他貨幣,例如美元,變得更有價值,影響可從幾個角度看
- 對出口產業的影響(負面):出口企業以美元收款、台幣計帳,台幣升值,美元貶值,台幣計帳變少,毛利率會下降,台灣是出口導向的國家,將受到衝擊。
- 對進口產業與消費的影響(正面):以外幣計價的原料或商品成本下降,有助抑制通膨,國人購買力提升。
- 對投資市場的影響(好壞參半):台股短期會吸引外資熱錢流入而上漲,出口產業長期業績變差,進口內需產業長期受惠。以美元計價的海外資產(股票和ETF)價值縮水,換回台幣變少。投資人兌換外幣會變多。
②投資策略調整
- 持有海外資產需要注意匯兌風險,建議分批換匯,緩和匯率波動。
- 台股投資受惠升值標的,選擇進口或內需產業。
- 未來會有海外支出,例如旅遊或留學,台幣升值是絕佳的換匯時機,可分批準備。
③ 台灣券商發行的「台幣計價+已避險」的美股ETF、美債ETF
- 這些ETF本質上是美國資產,但在台灣掛牌,用台幣買賣,配息以台幣發放,已內建「匯率避險機制」,匯損風險低。
- 匯率避險機制是ETF發行商透過「遠期外匯合約(FX Forwrd)」這種金融工具來進行避險,假設ETF要投資美國債券,以美元計價,為避免匯率波動造成淨值起伏,發行商會同時與銀行簽訂遠期外匯合約,約定未來某個時刻用固定匯率將美元兌換回台幣,因為匯率風險已經鎖定,不論這期間匯率漲跌,ETF淨值都不受影響,你的報酬=資產本身的報酬,不包含匯兌損益。這些ETF產生的避險成本,會吸收在內部費用或以降低配息方式彌補。
- 台灣發行的避險ETF,通常為台幣計價且明確標註「避險」或在公開說明書中說明,ETF淨值不會受匯率漲跌影響,ETF價格由市場交易決定,隨著匯率波動而定,買賣當下如果沒有參考ETF淨值,就會出現損失。本周從市價和ETF淨值呈現折價,淨值下跌比較緩和,ETF實際的避險效果與程度則需要有更多實際數字考證研究。對於台灣發行的避險ETF,可以分批買進,ETF淨值具備避險機制,分批換匯買進,在台幣升值趨勢下,也可以趁機換更多美元買進的效果。
以元大美債20年(00679B)為例,為避險ETF

以元大AAA至A公司債(00679B)為例,為避險ETF

以元大投資級公司債(00720B)和元大美債1-3(00713B)為例,為避險ET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