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曾懷疑過,從古至今,凡以酒入詩的人,真的都是嗜酒如命者、抑或都是酒國英雄(雌)?
酒,自古便是詩人筆下的常客,不僅因其助興,更因其能模糊現實與理智的邊界,使情感得以恣意流瀉。詩人借酒入詩,或許不是真的想寫酒,而是借酒之名,說說自己難以啟齒的思念、孤獨、憤懣、抱怨與夢想。

pixabay
在這樣的理解下,詩中那些對酒當歌、月下獨酌的畫面,就不只是風雅,更是一種情緒的出口與心靈的自白;抑或者是寫詩人對現實與自我拉扯下的逃逸與對抗。正如李白的對月邀影、杜甫借酒悲秋、辛棄疾以酒言志,都不是單純為了寫「酒」,而是為了寫清醒時不能承受的現實、不能發洩的情緒。
酒入詩,不只是技巧或題材的選擇,而是一種在醉意中說真話、在朦朧裡求坦白的心靈姿態。正所謂『酒,是通往詩的門;詩,是通往真我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