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聞
- 川普政府與政策:
-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哈佛大學因「系統性違反聯邦法律」被禁止獲得新的聯邦研究資金,引發學術界對政府干預高等教育的爭議 [NPR].
- 川普提名的社會保障署署長弗蘭克·比西尼亞諾(Frank Bisignano)於參議院財政委員會確認聽證會上作證,強調將改革福利制度以應對財政壓力 [NPR].
- 川普政府計畫對外國電影徵收100%關稅,引發好萊塢業界擔憂,認為此舉可能損害全球市場競爭力 [NPR].
- 社會與基礎設施:
- 紐瓦克機場連日來數百航班延誤與取消,暴露美國空管系統的脆弱性,聯邦航空管理局承諾加快現代化升級 [NPR].
- 美國中西部抗議活動延續,民眾針對關稅推高的生活成本表達不滿,部分城市如芝加哥的示威活動規模擴大 [The Guardian].
- 科技與安全:
- 非同意性成人內容網站MrDeepFakes因關鍵服務供應商終止合作導致數據丟失,宣布不會重新上線,凸顯數位隱私與監管的爭議 [NPR].
國際新聞
- 歐洲政治與選舉:
- 德國國會第一輪投票未能選出新總理,基督教民主聯盟(CDU)領袖弗里德里希·默茨(Friedrich Merz)未獲足夠支持,第二輪投票於5月6日進行,凸顯德國政局不穩 [Reuters].
- 英國改革黨(Reform UK)在地方選舉後聲勢上漲,領袖法拉奇預測保守黨將進一步失勢,民粹主義持續影響歐洲 [Reuters].
- 俄烏與中東衝突:
- 俄羅斯警告烏克蘭若在5月9日二戰勝利日前採取行動,將面臨嚴重後果,北約與美國密切監控局勢 [The Guardian].
- 以色列空襲葉門胡塞武裝設施,衝突加劇中東緊張,聯合國呼籲各方克制 [Reuters].
- 亞太與拉美動態:
- 菲律賓為5月12日全國選舉維持高度戒備,確保選舉安全,同時應對美國關稅對出口經濟的潛在影響 [Reuters].
- 薩爾瓦多總統布克萊延長免費公車政策至5月12日,因首都高速公路施工,展現其親民形象 [NPR].
- 體育與文化:
- 國際米蘭在歐洲冠軍聯賽半決賽中以7-6總比分戰勝巴塞隆納,追平歷史紀錄,進入決賽 [Al Jazeera].
經濟新聞
- 川普關稅政策與市場反應:
- 川普關稅政策引發全球經濟動盪,全球股市5月6日下跌,S&P 500與納斯達克指數分別下跌0.5%與0.7%,因投資者擔憂關稅對經濟增長的長期影響 [Reuters].
- 福特汽車表示,關稅將使其2025年收益減少15億美元,凸顯汽車行業的脆弱性,企業加速調整供應鏈以降低成本 [Yahoo Finance].
- 全球併購(M&A)合約數量在4月降至2005年2月以來最低,反映關稅戰對全球經濟信心的重創 [Reuters].
- 美國經濟數據與展望:
- 油價因關稅與OPEC增產下跌,布倫特原油跌至每桶57美元,緩解通脹壓力但影響能源行業利潤 [NPR].
- 美國抵押貸款利率略升至6.80%,關稅帶來的通脹預期限制聯儲降息空間,房地產市場復甦受阻 [Investopedia].
- 美國2024年商品貿易赤字達1.2萬億美元,關稅未能縮減逆差,經濟學家預測2025年GDP增長可能低於1.8% [The New York Times].
- 企業與產業動態:
- 美泰(Mattel)警告關稅成本上升,儘管加速轉移製造供應鏈,其股價在財報公布後下跌 [Yahoo Finance].
- 盧西德(Lucid)汽車堅持年度生產預測,但關稅對其供應鏈構成挑戰,顯示電動車行業的壓力 [Reuters].
- 能源行業整合加劇,Sunoco以90億美元收購Parkland,推動燃料分銷市場重組 [Reuters].
- 全球經濟連鎖效應:
- 英國央行因川普關稅對經濟增長的影響,預計採取鴿派貨幣政策,推遲加息計畫 [Yahoo Finance].
- 日本與東盟強化金融安全網,試圖緩解美國關稅對亞洲出口的衝擊,同時加速區域貿易協定談判 [Reuters].
- 全球資金持續流向歐洲與日本,金價升至每盎司3300美元,顯示投資者對關稅戰的避險需求 [Investopedia].
- 財政與政策挑戰:
- 聯邦儲備系統5月7日預計維持利率不變,關稅帶來的價格上漲與經濟放緩風險使貨幣政策陷入兩難 [NPR].
- 白宮2026財年預算案削減1630億美元支出,關稅收入難彌補財政赤字,國會兩黨談判陷入僵局 [Yahoo Finance].
- 美國國債規模達36萬億美元,關稅不確定性加劇債務上限談判的複雜性 [Investopedia].
總結
2025年5月6日的美國新聞聚焦川普對哈佛的資金限制、航班延誤危機及好萊塢關稅爭議,顯示其政策引發的廣泛影響。國際新聞涵蓋德國政局動盪、俄烏與中東緊張、菲律賓選舉準備及足球盛事。經濟新聞顯示,關稅戰導致全球股市下跌、併購活動創20年新低,汽車與能源行業受創嚴重,油價下跌緩解通脹但影響利潤,全球資金流向歐洲與日本,貿易戰重塑經濟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