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系列 #2|《為什麼你需要緊急備用金?不是因為你會倒楣,而是因為人生本來就會有風浪》
緊急備用金,是讓你在生活崩塌時,還能保住選擇權的錢
✦ 如果你曾經…
- 接到醫院電話,一聽就知道不是好消息
- 被公司叫進會議室,走出來時失去了收入
- 或只是某天起床,身體突然不聽使喚
像我曾經歷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導致短時間內無法工作,幸好當時有預存的備用金,才讓我在頓失收入的期間,壓力不至於太大,能夠安心養傷
那你就會懂,人生有些苦難,不是因為我們不夠努力,而是它本來就在路上
💬 一個財務顧問的真話:
「沒有備用金的人,就像赤腳走在碎玻璃上,一邊努力生活,一邊忍著痛不敢停下來。」
這不是誇張,而是我見過太多硬撐的人「身體已經在喊停,內心卻因為沒錢只能說還不能休息」
缺乏緊急備用金,你可能會面臨以下「痛點」:
- 債務循環:突發狀況發生時,若沒有備用金,可能動用信用卡預借現金或申請高利率的小額信貸,一旦無法按時償還,就容易陷入利滾利的債務陷阱
- 生活品質下降:為了應對突發支出,可能需要大幅削減日常生活開銷,例如伙食、休閒娛樂,甚至影響到基本的生活需求,導致生活品質嚴重下降
- 心理壓力倍增:時時刻刻擔心「萬一出事怎麼辦」,這種不安全感會形成巨大的心理壓力,影響情緒健康和睡眠品質,甚至可能導致焦慮或憂鬱
- 無法應對健康危機:當自己或家人生病,需要一筆醫藥費或暫時無法工作時,沒有備用金會讓情況雪上加霜,不僅耽誤治療,也讓家庭陷入困境
- 失去選擇權:在遭遇失業等困境時,因為經濟壓力,可能被迫接受不理想的工作條件,或是在需要大筆支出時,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失去生活的主導權
所以我們今天不是來講道理的,而是來重新定義什麼是「安全感」
🧩 緊急備用金=人生風險的避震器
它不是要你為了「怕發生壞事」而不花錢,而是:
即使壞事發生,我還能沉著冷靜的掌控局面
你也許會問:「我每個月只賺這麼一點,怎麼存得下來?」
我懂你,我曾經也是這樣,我們不追求完美儲備,而是打造一個「能喘息的空間」
🔢 要存多少才夠?給你一些實際的建議:
各種生活階段的建議金額:
- 剛開始工作/單身:3 個月生活費房租、食物、交通、生病備用等
- 家庭責任較多者:6 個月生活費包含小孩、長輩、車貸房貸等
- 不確定性職業者(自營、接案):9~12 個月生活費因收入波動大,需更多備援
✔ 小提醒:這筆錢不應該投資、不應該隨便花,也不該和日常帳戶混在一起
📌 最好放在一個獨立、低風險、隨時可取出的帳戶內,例如數位銀行高利活存
✅ 3步驟建立你的「安全感錢包」
✦ Step 1|算出你一個月基本生活費
房租+伙食+交通+保險等必要的生活支出,「讓你活下去」的最低金額
✦ Step 2|設定合理目標,不必一口氣存齊
就算你現在一個月只能存1,000元也沒關係
慢慢來,會比你以為的快
✅下周會教大家怎麼整理收支,點下追蹤,獲得及時提醒
✦ Step 3|建立「不被打擾的儲蓄帳戶」
專帳管理!跟日常開銷的帳戶分開,這筆錢不是用來「花」的,是用來「保命」的!
想想看,如果當初我因為車禍無法工作時,沒有這筆錢,情況會有多麽狼狽與無助
🌊 有備用金的人,即使世界崩塌,也能先坐下來喝口水
我知道,對一些高敏感的人(我✋)來說,風險不是數字,是一種無法入睡的焦慮感
而緊急備用金,就是讓你知道:
你有權利在崩潰的時候不用立刻站起來
📥 免費下載|緊急備用金規劃表(Excel模板)
你可以輸入生活費、自訂目標金額、自動試算存多久會達成,也歡迎改成你自己的版本
💬 最後,想聽你分享:
- 你曾經突然「需要一筆錢」的時刻是什麼時候?(像我的車禍經歷,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 如果你現在開始規劃備用金,你希望達成的目標是什麼?
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故事,也可以私訊我幫你簡單看一下填表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