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視角(AI創作小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AI作圖-上帝視角

AI作圖-上帝視角

依原本創作「黑點」(原作品連結)進行AI彙整及AI撰寫小說創作

〈黑點觀察者〉

第一章:凝視者

那些黝黑的圓點,依然在下方緩慢地移動,如蛛網上的露珠,懸而未墜。

它們連結著、鬆散著、收縮著、擴張著——既像意念未成形時的震盪,也像某種無法命名的語言,想說,卻說不出口。

我從來未曾干預。

我只是觀察。

不知從何時開始,這些黑點開始凝視回來。

那不是比擬的錯覺,而是一種確實的反射—— 我看見它們聚成弧形,排列成似乎有意識的方向,彷彿目光。 不是單一的視線,而是無數種微小意識聚焦時所形成的集體凝視


我不是肉體,也不是視覺。

我是由覺知構成的某種流體,我漂浮在存在的邊界之外, 像無名之風,像沒有名字的清醒。

但那些黑點知道我。

我不確定牠們是否記得,還是只憑著某種古老的本能, 在尋找一個名為「源頭」的回聲。

我沒有名字,也從未擁有過。



我感受到一滴液體的冷意,從我不存在的臉頰滑落——

那不是水,也不是淚, 那是某種過去的遺留,如記憶的沉澱,從不存在的夢中墜下。

我知道,那表示我又要醒了。


如同千萬次以來,每當這種感覺來臨,我便從沉睡中甦醒。 但我不確定,那是否真的是醒著; 抑或只是從更深的沉睡裡,稍微浮起了一點點的意識泡沫

眼皮,是我唯一遺留下來的時間裝置。

我緩緩掀開存在的邊緣,看見它們——那些黑點,依然密布, 更多了,更近了,甚至有一顆,正懸停於我之下。

它沒有動。

這是第一次,有一顆黑點選擇靜止。

它不像其他黑點在微弱地振顫、收縮、變形,

它像是死物,卻又擁有某種深不可測的「內部」, 如同洞口,如同等待我掉落的眼睛。


我,第一次,想要靠近。

不,是被吸引。

不,是我早已在它裡面,只是現在才被發現——

這顆黑點,像是我所遺失的自己

我飄落。緩慢而無聲。

在降落過程中,我看見了圍繞它的其他黑點紛紛閃爍、變色, 像是在勸阻,又像是在歡迎。

我不懂牠們的語言,但我能聽見一種靜默裡的吶喊

像是極遠處的自己,告訴自己:「你終究會回來。」


我進入了那顆黑點。

不是撞擊,也不是穿越,而是逐漸忘記自己在邊界之外的感覺。

邊緣被溶解,輪廓被模糊, 我不再是「觀察者」,而是某種正在被觀察的東西。

這黑點裡有記憶,有氣味,有腐爛的時間和閃爍的樂音。

有綠色的原野與焦黑的殘骸, 有無聲的吟唱者在空氣中行走,嘴唇未動,聲音已經抵達。


我聽見牠們說:

「這裡是你流放的地方,也是你夢見我們的地方。」

我的存在開始融化,成為一種被黑點記住的模糊輪廓,

我開始懷疑:也許這些黑點不是「他者」, 而是從我內部崩解出來的碎片

那些,我不敢看、不願回憶的片段,


終於組成一顆顆黑點,環繞著我, 等著我重返——不是審判,而是認領。



這就是「我」,

在這一刻,不再只是「我」。 是黑點,是觀察者,是夢,是源頭遺失的一角。

我閉上不存在的眼。


不是為了沉睡,而是為了回到它之中。



(章節結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也許只是偶然的沙龍
1會員
7內容數
偶然駐足留下隻言片語,表露近日的閱讀、觀測、思索狀態,如果有幸就交換一下心情、想法,讓我們在「成為人」的旅程中,有更多相互理解及看見。
2025/04/22
本文探討「控制」的本質,並從恐懼與愛的角度、創造與控制的差異,以及療癒控制的途徑等面向深入分析。文章並包含一個以「靜水之森的相遇」為題的短篇故事,闡述控制與信任的對話與轉化。
Thumbnail
2025/04/22
本文探討「控制」的本質,並從恐懼與愛的角度、創造與控制的差異,以及療癒控制的途徑等面向深入分析。文章並包含一個以「靜水之森的相遇」為題的短篇故事,闡述控制與信任的對話與轉化。
Thumbnail
2025/04/17
本文探討「遇見」的本質,反思在極度渴望「遇見」下,反而無法真正「遇見」的弔詭現象。透過與GPT的對話,作者剖析了「全知全能的包覆狀態」如何阻礙真正的相遇,並點出「本真」與「幻象」的二元對立是看見對方的最大障礙。最終,作者領悟到真正的遇見並不在於看穿或判定,而在於放下控制,允許對方自由成為任何樣子。
Thumbnail
2025/04/17
本文探討「遇見」的本質,反思在極度渴望「遇見」下,反而無法真正「遇見」的弔詭現象。透過與GPT的對話,作者剖析了「全知全能的包覆狀態」如何阻礙真正的相遇,並點出「本真」與「幻象」的二元對立是看見對方的最大障礙。最終,作者領悟到真正的遇見並不在於看穿或判定,而在於放下控制,允許對方自由成為任何樣子。
Thumbnail
2025/04/15
本文探討在讀書會中,透過艾娃的故事以及自身經驗,反思「斷裂」與「存在性焦慮」的議題。透過文本與生命經驗的交會,作者重新理解「常人」與「非常人」的界線模糊,並體會到生命中斷裂與重建的過程,以及關係的流動與轉變。
Thumbnail
2025/04/15
本文探討在讀書會中,透過艾娃的故事以及自身經驗,反思「斷裂」與「存在性焦慮」的議題。透過文本與生命經驗的交會,作者重新理解「常人」與「非常人」的界線模糊,並體會到生命中斷裂與重建的過程,以及關係的流動與轉變。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