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級生,在窮忙的日子裡,默默地為自己財務目標而努力著。
工作好幾年,還清學貸的那一年,才覺得心裡踏實,可以實實在在地存錢,
也陸續接觸了好多理財的知識,
在眾多流派中,我選擇了一條保守且適合我的投資方式—ETF的資產配置。
堅信ETF投資配置意念,在初期獲得不少收益。
但隨著近幾年台美股瘋狂的漲勢行情,讓我動搖了意念,從中賣股來追求飆股,
一開始嚐到甜頭後,還洋洋得意,
趁著鋒頭之上,研究各種賺快錢的方法,那陣子台美股熱度最高的時候,槓桿ETF的話題也從中竄出。
而我又自以為是地改變了投資策略。
最一開始的配置早已四不像,拼拼湊湊的投資殘骸,
追漲賣跌,反反覆覆,也沒賺幾個錢。
加上自己因為賺錢膨脹心態作祟,在支出上大手大腳,
在漲最多的時候,卻什麼也沒留住。
因近期有了買房的需求,不得不去思考理財的意義是什麼?
「我是不是太過急躁。」
「是不是,穩定的配置才是我的歸途。」
所以,我選擇迷途知返,重新對焦財務目標,
回歸投資的初心,去紀錄重新財富累積的過程。